两岸学者及陈氏后人庐山拜谒陈寅恪墓
中新社庐山6月17日电 (苏路程)2013年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夫妇归葬庐山十周年,17日,来自海峡两岸40余位专家学者及30余名陈氏后人来到江西庐山拜谒陈寅恪夫妇墓。
盛夏时节,世界自然遗产庐山风景秀丽、到处郁郁葱葱。在庐山植物园景寅山内,一座由数个石头叠成不规则形状的墓碑矗立在万绿丛中,陈寅恪夫妇的骨灰就安葬在墓碑下。
“陈寅恪先生是国学大师,在学术界享有盛名,每年慕名来瞻仰陈寅恪的游客非常多。”庐山植物园研究员鲍海鸥告诉中新社记者,由于很多游客会向朋友讲述陈寅恪的故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此参观。
陈寅恪是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人,曾留学日本及欧美,通晓22种语言,在唐史、敦煌学等文史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陈寅恪先生及夫人唐筼1969年相继逝世后,骨灰一直寄存在公墓。“文革”结束后,陈寅恪女儿希望能完成父亲归葬杭州祖墓的遗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2003年6月,庐山植物园建成“景寅山”,最终促成陈寅恪夫妇顺利安葬江西庐山植物园。从此,一代国学大师在去世34年后终于入土为安。
“一鞠躬、二鞠躬……”,站在陈寅恪墓前,陈氏后人深深地向祖辈鞠了三个躬。陈寅恪的女儿陈流求告诉中新社记者,植物园有陈封怀之墓,陈封怀是陈寅恪的侄子,两人嫡亲叔侄,感情深厚。“江西是我们的老家,父亲安葬在这里,和大哥在一起,也算了却他归葬故土的心愿。“
在陈寅恪夫妇墓地,记者看到,一块镌刻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石头横卧在两块石头之间。正在此参观的井冈山大学教授何建良告诉记者,“陈先生是国学大师,成就非凡,有很多值得后辈学习的东西,那六个字就是他学术风骨和人格的写照。”
凝望着陈寅恪夫妇的墓碑,第三次来此瞻仰陈寅恪的刘姓曾外甥女说,“小时候,听家人聊起过曾外祖父,但不懂他的思想。现在,我慢慢地开始领会。在我看来,独立、自由就是要积极向别人学习,坚持走自己的路,对自己负责。在以后的成长路上,我会一直以这个为指导,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