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苏童新作《黄雀记》将问世 通过冤案拷问人性心灵

2013年06月14日 10:44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苏童新作《黄雀记》问世的消息引来社会各界关注,用《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的话说“感觉会有一些重要的文学奖项朝这部作品飞来”。《黄雀记》目前尚未出版,但已在《收获》杂志上刊载,有消息称:《黄雀记》的出版定于今年八月。

  昨日,程永新在接受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采访时坦言,《黄雀记》在苏童的创作生涯中,堪称一部重要作品:“他的灵气又回来了!”

  通过冤案拷问人性心灵

  《黄雀记》究竟写了什么?对此,程永新表示:“苏童的上一部长篇《河岸》曾获得了曼布克亚洲文学奖,那部作品事实上是对历史的回顾,表现民族苦难,它所讲述的是那样的一个东西,里面有很多象征、隐喻。但是《黄雀记》是一种历史跟当下的紧密结合。”

  程永新说,故事从小拉开始,小拉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南京流传很广的一种舞蹈,而这种舞蹈也恰似一种时代的象征。在跳舞的时候,一个男孩子企图去勾引一个女孩子,结果这个女孩子被另外一个男孩子强暴了,可是关进监狱的却是最初勾引她的那个男孩子……这是一个冤案。“关进监狱的男孩过了几年以后,变成了一个成熟的男人,他被释放了,故事从这里开始——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里面还涉及苏童惯用的香椿树街,以及一连串的拷问:怎么面对过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关于忏悔、关于自省、关于生活、关于人性,方方面面,展开了非常细腻的描述和每个人面对心灵的拷问。”

  程永新表示:这部小说无疑是苏童最重要的一部小说,它做到了历史和当下的紧密结合,引申出最终的拷问,拷问的是关于民族内在的一些问题。“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反省、没有拷问的话,很多问题是不会被发现的,而这样浑浑噩噩混过去是不可以的,我们很多问题需要一个正面的回答。”程永新称《黄雀记》就是一个巨大的象征,是苏童最重要的一个创作。

  “苏童最重要的作品”

  据悉,苏童今年恰逢五十岁,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黄雀记》视作自己的生日礼物。而程永新称它是苏童最重要的作品,这般垂爱的《黄雀记》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

  “我觉得从《河岸》到《黄雀记》,苏童似乎经过了一段时间写作的调整,他开始起飞了。”程永新透露,在《黄雀记》这部小说里面,包括带有诗意的叙事,这正是苏童充满灵气的特征。关于象征、隐喻,他充分发挥了写作的长处。故事中的一切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将对生活的思考推进到了一种极致的地步,所以说《黄雀记》是一个充满灵气的作品,也是苏童用他独有的叙事方式对这个世界、对当下的复杂性进行全面的拷问。

  有网友称:《黄雀记》中的三个人都有性格缺陷、不完美、不讨人喜欢。而对此程永新则认为,这正是三个生活在当下的活生生的人物。“缺点每个人都有,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你比如说里面强暴女孩子那个男孩,他怎么面对过去?过去是抹不去的,做坏事的明明是他,可是关进去的却是另一个人。当然,他也曾努力地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方法来弥补当年的罪行,可是内心的罪行是无法弥补的。所以说三个主人公都没有办法绕过自己的内心,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苏童提供了很多视角来思考人性的问题,思考历史的问题,可是无论是写历史还是写当下都是要表达未来,生活的路要怎样走下去。”

  程永新说,一个实力派的成熟的作家,这正是苏童厉害的地方,他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会引发内心的联想。

  延伸阅读

  苏童作品批判性越来越强

  自《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搬上银幕更名《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苏童这位当时年仅二十六岁的作家就开始为更多人所熟知。而时隔数十年,苏童的《黄雀记》与其之前的创作是否会有些不一样?他的文学地位已然无可置疑,三年一部的更新速度并不能算作是快,有说法认为苏童的写作完全是一种休闲式的写作。

  程永新认为,苏童无疑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对短中长篇领域里面都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 “我个人以为:他的短篇在中国作家当中留下很多名篇。苏童的创作开始有所不同是从《河岸》开始,作品的指向充满了张力和拷问。他过去的小说虽然有批判性在里面,但并不那么沉重,所以相比从前,现在的小说变得越来越沉重。 ”

  程永新说,这种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他所关注的问题,对生活的核心开始变得沉甸甸。整个小说就是一个象征——关于每个人的心灵的拷问,实际上也是对我们生活的复杂性的拷问。

  程永新表示,苏童新作《黄雀记》在艺术上处理得非常的完美,是一个三段式结构,“这样的一种结构,如果一个不成熟的作家会写的很庸俗,可是苏童恰巧根据生活的来源将故事表现得接近完美:叙事语言、艺术风格、人物刻画,充分发挥了他的长处,那个充满灵气的苏童又回来了。 ”

  如果说《河岸》比较沉重让诸多年轻人不感冒的话,那么《黄雀记》或许会相对中意。程永新认为,它抓住年轻人眼球的关键之处在于话题非常敏感。 “而且三个人物从年轻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会引发年轻人的共鸣:租房子、生活压力、以及对物质化跟商业化的处境的描述,这些都跟年轻人有切不开的关系。 ”程永新说,这也是他认为苏童写作充满灵气的理由之一,他实际上照顾了不同年龄层的阅读趣味。

  记者 顾珍妮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