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长宁又发现汉代村落遗址(组图)
中新网宜宾3月31日电(方勇 陈泓宇 喻熹)“七个洞汉代崖墓群”是长宁县最具代表性的东汉古墓群,对研究东汉时期的巴蜀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31日,在四川宜宾长宁县古河镇被当地村民称为“小七个洞”的地方,又发现了一处分布错落有致的古代村落遗址被证实是汉代墓群。
长宁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卢根柱介绍,根据石洞的地理位置和洞内的情况看,这些洞应该是汉墓,后来演变成了少数民族居住之地,从整体规模来看,这里应该是村落的遗址。“石洞里面平整的石块应该是没有完成的石棺,而石洞门口的石孔应该是用来密封的。这对于当时的年代来说,其生产力水平还是相对比较高的。
”在这处遗址现场,记者看到,一道长约2公里弧形夯土墙形成的古城墙从山顶一直往两侧山脚延伸,几乎将整个山的左侧包围起来,像是一把藤椅的靠背。土墙表面凹凸不平,虽然有很多枯叶和杂草覆盖在墙上,但依然能清晰地看清它蔓延出去的方向。
在古城墙外围处,20多个洞口一字排开。每个洞口宽约1米、高约0.5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貌的变化,这些洞口显得十分隐蔽。据泡桐村文书罗中均介绍,3月初时,他爬进洞口,看见这20多个洞的里面洞洞相连,每个洞内部高约1.7米,宽约3.5米。“这些洞有可能是当时为了防御外来侵略用的碉堡。”
跨过古城墙的一处缺口,记者进入村落遗址内侧,穿过一片竹林与杂草,沿着悬崖边的小路走不到500米,记者看到悬崖边的五个崖洞,每个洞口宽约2米、高约1.7米,石洞门成方形,洞口两侧遗留的小石孔依然可见,洞内两侧是两块高约70公分、长约2米、宽约0.5米的表面十分平整的大石块,石块之间被人工镂空凹下去的石槽。“这样的石洞在古城墙内共发现了7个,从洞内的摆布看,这里应该是生活的地方,洞内的大石块是石床。”随行的古河镇党委副书记范永告诉记者。
长宁县建县至今有1300余年,而县境内古河镇发现几处汉代墓群,证明了长宁境内2000年前就有人的活动。汉墓群的发现,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产力状况,对进一步研究长宁县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