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刘心武《空间感》写尽社会人生 回首七十载

2013年02月19日 14: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刘心武《空间感》写尽社会人生回首七十载

  中新网2月19日电  近日,刘心武的最新作品集《空间感》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2012年,刘心武正古稀之年,回首七十载,人生之思与时代之感奔涌,不由付诸笔墨。他将这一年自己在《上海文学》中开的纪实散文专栏,以及散见于报刊的小小说,甚至尚未问世的随笔一起集结,与读者一起回望生活,体味独特的生命印记,独具匠心地带领读者走进一座时空长廊。

  “于时间敏感,对空间麻木,是一种心智的缺失。愿与读者诸君共勉:在流逝的时间中,能越来越铭心刻骨地回味、体悟那些镶嵌过或正框围住我们生命的空间。”正如刘心武自己所说,这部收录了刘心武2012年所有作品的集子,堪称一部关于时代、社会、人生的特写。在书中,刘心武运用其独特的纪实性大散文,从空间回望时间,以一个个独特的空间作为切入点,记录亲身经历或亲闻的一些往事,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烟云次第展开:改革开放前后的北京饭店、巴黎市内卢森堡公园宽阔的台阶上的路线之争、落实政策之后北京的“政策楼”、东四胡同里的平凡市民在大时代中的悲欢离合、在巴黎与高行健的交往……今天对这些事件的叙述,除了更客观外,也更多了几分宽容与理解,显示了对历史的一种“人文”的解读。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纪实性的大散文,是2012年刘心武在《上海文学》杂志开辟了《空间感》的专栏,每期一篇,全年共十二篇。谈到纪实散文的创作,刘心武表示自己以前多半偏爱“超级现实主义”、“照相现实主义”,“对现实作精微逼真的描绘,倡宽厚,吁温良。”唯有长篇小说《四牌楼》是“真事隐、假语存”的手法。但是这部小说问世后,刘心武反而有了更多思索:真事何必定隐?于是他开始钟情于纪实文本,但又不甘心于归附所谓的“报告文学”,于是有《私人照相簿》《树与林同在》的产生,文字与真实的照片交融在一起,试图引出读者深长的思考。刘心武对这种文本,有着独特的阐释:“我让它有小说的特性,即出人物、有情节、设悬念、重细节,比如本书《你在东四第几条?》这篇,当成短篇小说阅读亦可,但里面的所有内容皆为真实存在。”

  第二部分是刘心武的一组小小说,是他为报纸副刊撰写的。对刘心武来说,写小小说是否有点太大材小用?对此,他自己却不以为然:“不少读者没有时间啃大部头书籍,他们会阅读每天到手的报纸,翻翻副刊,浏览短文。这样的短文写好了,也可以拨动读者心弦。作为一个喜好写作的人,我心中一直有自己的读者存在,我知道他们期待着什么,我要在他们面对现实的焦虑中,和他们相濡以沫。我无力成为一座巍峨的灯塔,却可以点燃一支支亮烛。现在将这一支支亮烛排成方阵,奉献给喜我纳我的读者诸君。”

  本书第三部分收入的,是刘心武的一些尚未面世的随笔。不管是《刘心武文存》40卷,还是2011年出版的《刘心武续红楼梦》,2012年出版的《人生有信》,以及漓江出版社推出的《刘心武评点〈金瓶梅〉》,这本《空间感》都是完全不同的一个集子:内容与以前所出完全不重复,不是小说,也不是研究,展现的是另一个刘心武。

  首次面世,刘心武异常珍视。他亲自为这个集子创作了彩插作品,如同童心玩味,穿越于时代风云之中,镶嵌在生命和记忆之中。正如刘心武自己所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总不免镶嵌在一定的时空中。对时间的敏感,往往大于对空间的敏感。”显而易见,从时间流逝中,我们已经生发出诸多喟叹;但对自身所置身过的空间,有所感悟,而特意从“空间感”的角度诉诸文字,也非常必要。刘心武铭记了这一个个生活画面,更向读者展开了一幅幅时代长卷。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