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楼故居亟待保护 曾护送蔡锷逃脱袁世凯监视
荥阳老城南关的韩凤楼故居
记者 朱金中 文图
引子
前不久,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仪式上,莫言的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
看完他的演讲,心有感触。故事,是文学中最为核心的东西,作为一名作家,讲故事是最基本的技巧,也是最高超的艺术。
同样,对记者来说,也得会讲故事。
一名合格的记者,是一个能讲故事的人;一名优秀的记者,是一个能把故事讲得津津有味的人。或许和作家不同,记者讲的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而不能有艺术加工,他不能坐在家里编故事,只能是到现场去了解故事;他不能去提炼改造故事,只能是如实地还原故事。
作为“厚重河南”的记者,或许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因为我们讲述的,不是新近发生的故事,而是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故事。这些故事,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已经鲜为人知,有的支离破碎,有的前后矛盾,有的纷繁复杂。
我们要做的,是在历史的锦缎中细细剥离出一丝微微闪耀着厚重光芒的故事,讲给读者听。
我们,讲历史的故事。
前不久,我接到不少热心读者的来电来信,提供他们家乡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古迹。巧合的是,在这些线索中,名人故居占了很大比例。不少读者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他们家乡,出过不少名人,这些名人或许在中国历史上算不得一等一的知名人士,但在地方史上却占有一席之地。他们身后,留下的故居、祠堂、祖宅等,由于各种原因,或破败不堪,或无人修葺,让人感觉可惜。
“他们为家乡、为国家也做了不少好事,他们的故居、祠堂、祖宅,我们应该加以保护,这些古建筑都有着时代烙印,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不应该在现在这个时代消亡,让它们留存下来,让后世知道这些遗迹,是我们的时代使命。”一位热心读者如是说。
为了能让更多的读者了解那段历史,“厚重河南”想通过“故事·故居·故乡人”这个小栏目,为广大读者讲述河南大地上那些和故居有关的故事。
这些故居、祠堂、祖宅,或许只是一栋风格古朴的建筑,但因为历史上有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物在此居住、在此生活、在此工作,而被赋予了独特的历史价值,不仅浓缩了那个时代的风格,也见证了一段历史故事。
韩凤楼,这位当年护送蔡锷秘密逃脱袁世凯监视的护国将军,在荥阳留下了他的故居;王抟沙,这位以实业兴国的河南知名乡绅,其祖籍祠堂就在巩义;赵秉钧,民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位总理,他的故居又在哪儿呢?
“故事·故居·故乡人”系列将不定期推出,为您讲述河南大地上有关名人故居的故事。同时,我们也真诚欢迎读者继续提供线索,如果您的故乡有历史上的知名人物,那些知名人物的故居、祠堂、祖宅仍在家乡保留着,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希望您听到的,是河南厚重的味道。
公益人士热心古建筑保护
认识金鑫先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两个月前一位读者打来电话,建议我去写写荥阳的韩凤楼故居。我向这位读者询问韩凤楼故居的详细情况,他不愿多谈,只是向我极力推荐金鑫先生。一开始我以为金鑫是专业的文史专家,等见了面才知道,他是一位热心古建筑的公益人士。
“我生活、工作在郑州市区,但从小在荥阳长大。1970年我父母被调到荥阳后,我就跟着他们在那儿生活,一住就是6年,对荥阳非常有感情。”今年47岁的金鑫说,正因为有了感情,所以他对荥阳的古建筑非常热爱,尽管现在郑州市区工作,但一有空,就往荥阳跑,去调查那里的古建筑,对荥阳的古县衙、魁星楼等古建筑了如指掌。
而对韩凤楼故居的重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几年前,我到北京去出差,恰好住的地方离棉花胡同的蔡锷故居不远。蔡锷将军,护国名将啊,想着得去参观参观。结果在故居里看蔡锷介绍的时候发现有一段话,说,蔡锷当年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是他的心腹爱将韩凤楼想法护送他秘密逃出了北京城。下面还有韩凤楼的简介,说是河南荥阳人。”金鑫说,这给他很大震动,这是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大事啊,居然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事情是我们荥阳人干的。
从北京回来后,金鑫连忙赶到荥阳,“我记得小时候在荥阳,听一些老人们说,有个什么将军的故居,跟蔡锷有关,我估计就是韩凤楼。”经过一番调查,金鑫先生很快找到了韩凤楼故居。
“找到韩凤楼故居后,我就想,荥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不光有韩凤楼这样的名人故居,还有很多很多具有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建筑,我虽然只能算半个荥阳人,但也得为保护这些古建筑做点事情。”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金鑫在网上不断寻找热心古建筑公益事业的志同道合者,组织起来前往荥阳,调查古县衙、魁星楼等古建筑的现状,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对这些古建筑加以保护。
但根据金鑫等人的调查,韩凤楼故居、魁星楼、荥阳古县衙等古建筑的现状并不让人乐观:韩凤楼故居的一间厢房已经坍塌成废墟;荥阳古县衙也是屋顶坍塌、门窗遗失、垣残壁断、荒草丛生,垃圾成堆、残破不堪,特别是县衙大堂,多处大面积塌顶后已经危及巨大的木质圆柱安全;魁星楼内部木质的楼梯、支架等断裂、腐朽的情况也很严重,楼底过道被改造成杂物间,门口则垒砌了垃圾池,臭气扑鼻……
“这些打着时代烙印、极具典型意义的古建筑,不应该在现在这个时代消亡,让它们留存下来,让后世知道这些遗迹,是我们的时代使命。要是再不保护,等这些古建筑一旦消失,郑州乃至河南的一些历史将不复存在。”金鑫说,看到这些情况,他们这些热心公益的人都感到惋惜。
故居只剩下4座建筑
2012年11月22日,一个阴天,我约了金鑫,一起到荥阳去看韩凤楼故居。
车子穿过郑州市区,进入荥阳,来到荥阳老城南关索河实验幼儿园,韩凤楼故居紧挨着这座幼儿园。
据史料记载,韩凤楼,字五峰,是从荥阳走出的将军。他出生于1885年,民国时期跟随蔡锷参加辛亥革命起义、讨袁护国运动,立下赫赫战功。在任云南讲武堂堂长时,韩凤楼是朱德的老师。抗日战争期间,韩凤楼隐居南山,不事敌伪。1944年,朱德总司令写信求其协助抗日。新中国成立后,韩凤楼留居大陆,任政协河南省委首届常委、省政府参事室参事。
“以前韩凤楼故居是相当大的,听当地老人们说,包括幼儿园在内这一大片地都是韩家的老宅。”金鑫指着幼儿园围墙的墙基说,这些黄土夯就的墙基和旁边韩凤楼故居的墙基大致一样,可以想象,当年韩家的宅院规模实在是不小。
如今的韩凤楼故居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只剩下主楼、两侧厢房及正对主楼的门房共4座建筑。
穿过一条小路,就来到韩凤楼故居前,映入眼帘的竟是一个高高的土堆。“这边的一处厢房已经完全坍塌,成了一堆废墟,那一侧的厢房早被改造成了民房。”金鑫说,除了门房还在,就剩下主楼和主楼前的两侧厢房了。
门房已经破败不堪,朝南的大门已经被用砖砌封,外面还刷了一道白漆,墙上还醒目地写着假证骗子的电话。
故居的空地上,还开辟出了一小块菜园,种上了青菜。菜园旁,是后来才盖起的一间民房,主楼和两侧的厢房前,有一道红砖墙,墙上的大门上着锁。红砖搭建的民房和砖墙,和青砖青瓦的主楼明显不搭界。很显然,韩凤楼故居还住有人。
“韩凤楼故居后来被收归国有,作为公房,分配给了当地一位公务员居住。今天他好像不在家,因此门还锁着。”金鑫如是说。
主楼为双层,楼上楼下都是典型的四间房构造,墙体厚实,门当户对保存完好。尽管一些木质的楼梯、支架也出现了断裂、腐朽,但基本保存完好,只是还保留着几个“严肃活泼”的大字。“韩凤楼故居新中国成立后据说被当过学校使用,因此还保留了一些那个时代的痕迹。”金鑫笑着说,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历史的烙印了。
透过门缝,我们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主楼檐角的龙、马、鹿、麒麟等镂空砖雕,栩栩如生,十分精美。“作为荥阳的古建筑,韩凤楼故居可以说是荥阳老城众多古民居的优秀代表,不但建筑十分精美,历史价值也十分深厚。相对来说,韩凤楼故居还算保存较好,如果能把这座故居好好维护,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肯定会有积极的社会意义。”金鑫说。
记者名片:朱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