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罗布泊纪录片登陆央视 专家实地考察证百年预言

2013年01月17日 16: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7日电 (孙亭文 王若丹)自14日起到17日结束,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连续播出四集罗布泊大型纪录片,纪录了西域文化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镰重返罗布泊的考察经历,分为《最后的村庄》《寻找六十个泉》《最后的罗布人》等4个篇章。

  据悉,2012年11月,杨镰带领考察队及《走近科学》栏目摄制组,召集新疆绿洲文明国情调研组成员,一同重返罗布泊进行实地考察,验证美国气象学家埃尔斯沃思·亨廷顿有关塔里木盆地丰水期的预言。

  美国气象学家埃尔斯沃思·亨廷顿曾在1903年至1906年间,两次来到新疆,就气候与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野外调查。1907年,他在自己的调查报告中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在新疆塔里木地区,丰水期与枯水期总是相互交替出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塔里木盆地将迎来丰水期。

  据介绍,考察队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吐鲁番盆地,从北面的迪坎尔村进入罗布泊,沿途寻找六十个泉、135号营地和老阿不旦村,之后成功穿越罗布泊,途经若羌返回乌鲁木齐。杨镰在考察中详实地记录了罗布泊地区地形地貌和环境的变化。迪坎尔村的面积不大,500多户人家厮守着一块被罗布泊荒漠和库木塔格沙漠包裹的绿洲。

  在纪录片中,看着罗布泊最后的村庄迪坎尔,杨镰开始重新思考亨廷顿有关塔里木盆地丰水期的预言。“如果亨廷顿的预言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被称为‘旱极’的罗布泊,将会随着丰水期的到来,再次成为水草丰美的荒漠绿洲。一旦罗布泊绿洲得以恢复,‘死亡之海’将会迎来新生。”

  据悉,此次探险考察纪录片把罗布荒原的生命存在、人文地理特征、丝绸之路历史过程,展示在中外观众面前,进一步引领罗布泊、楼兰这“世纪话题”走向纵深之处,对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的变迁,是生动的例证。此次考察对于认识罗布泊交通咽喉的位置、生态环境的实况、人文地理与资源的前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罗布泊位于新疆若羌县境内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左右,在20世纪中后期因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杨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多次进入新疆探险考察,研究塔里木及罗布泊生态环境的变迁,考察过程长达三十年,期间著有《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新疆探险史图说》和《黑戈壁》等著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