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俗专家称重阳最初不吉祥 为敬老应给年轻人假期

2012年10月23日 0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张中江)10月23日是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重阳节,也称老人节。民俗专家萧放表示,重阳节原本是需要避走高山、不吉祥的日子,曹魏之后才逐渐转为祈福、延寿的节日。重阳敬老很有传统,应该给年轻人假期陪伴老人。

  重阳节源于古代“避忌”观念 不离居所或有灾难

  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九日,双九相重,所以称“重九”。古时重阳节的习俗较多,主要有登高游玩、赏菊饮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民俗学者萧放介绍说,重阳节最早起源于古代“避忌”的观念。据传说,那一天要是不离开住的地方去山上的话,可能就会遇到灾害。有人避走山上之后,回到家中发现牲畜都死了,相当于代自己“受过”。所以后来形成传统:重阳一定要登高。离开固定住所,到高山上去回避一下。

  另有说法是,中国的节日是基本是上、下半年对照的。按照阴阳的说法,上半年是阳性,下半年是阴性。 “九月九”和“三月三”是对应的。“三月三”踏青,“九月九”则是“辞青”的时候,是告别温暖时节的日子,通过踏青、登高等行动体现仪式感。

  重阳敬老早有传统 专家呼吁给年轻人假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萧放说,重阳敬老的源头要早很多。“九九”本来是阳数之极,是个不好的日子。但重阳节的意义在汉魏时期转变了。

  那个时候正值战乱时期,人对生命的祈求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曹魏时期的曹植曾写过一首诗。其中写到“九九”,谐音为长久的久,这个节日后来就转变为可以祈福、延寿、避灾的好日子,祈求生命长久和老人产生了关系。后来历代都有重阳敬老的习俗,明清时期还有“九老会”。

  萧放表示,重阳被定为老人节,标志着这个节日的重点被调整到社会方面。节日以前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最开始是和自然协调,后来则是和社会相协调。而且老年人问题是目前最现实的问题,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

  所以,既然有这样一个传统节日和形式,又有现实问题,把这个传统节日作为老人节是非常合适的。这体现了对老人的关怀。

  他认为,政府和社会、媒体都应该关注老年人,用不同形式表达尊老敬老。一方面是慰问、救济、慈善,另一方面是对老人事迹的表彰。要对老人的价值给予肯定,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敬老。清朝乾隆时期曾经搞过“千叟宴”,现在民政部门也可以效仿这种形式,选一些老人代表,为社会作出示范。

  他还强调,重阳节要给年轻人假期,让他们有时间去看父母。或者也可以不放假,但请假不扣钱,把亲人团聚作为一个正当理由看待。此外,这一天,也可以倡导旅馆、餐馆对老人给予一定优惠,鼓励大家团聚。

  学者提出将重阳节设为“中华父亲节”

  近年来,由西方传入的母亲节 、父亲节等观念逐渐被中国年轻人所接受。一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则表示,事实上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也有类似的。

  著名学者李汉秋就呼吁,将重阳节定为“中华父亲节”。对这种提法,萧放表示认同。

  他说,中国的传统节日里都有孝道的成分,但为什么不讲“父亲节”、“母亲节”?是因为当时更讲究家族和祖先,不太突出个人。但到了今天的社会,很多人与家族成员的关系不那么亲密了,对父母则有最直接的亲情感受。所以在重阳这一天,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孝道,当然是可以的。

  新旧“二十四孝”的演变:现代社会如何可称“孝”

  在重阳节到来之前,媒体人王学武推出了一本名叫《亲疼》的书。这是他记录父母生前点点滴滴的博文汇总,篇篇朴实无华,却又感人至深。

  在该书的座谈会上,与会者在被王学武感动同时,也纷纷感慨,当下社会缺乏亲情和孝道。

  在更早之前的今年8月,由全国老龄办等发布“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号召现代人经常回家,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等。该标准一经出炉,便引发社会的热议。

  从传统 “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等令今人难以接受的典型,到今天“常回家、打打电话”的变化,尽孝是否变得更困难,标准为何看起来如此之“低”?

  对此,萧放认为,在以前的家族社会,孝道,是从法律到民俗习惯都全面维护的。儿子打老子就是大逆不道。而今现代社会缺乏孝道,则是一个现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疏远,防备心很强。

  现代人对家庭的感情淡薄,其中原因有很多。很多人因为忙碌或者生存困难,或其他文化的影响,相对淡薄一些。其实也不是不想尽孝,只是有时候确实是没时间。

  萧放说,人在一个家庭里成长,受到呵护,应该有感恩回报的意识。他对未来社会风气的转变有信心。因为,毕竟还有那么多人认识到亲情、伦理价值、道德,这些社会正向的东西。假以时日,社会对孝道的重视,还是能够恢复过来的。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