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生眼中的莫言:人如其名,用笔表达内心情感

2012年10月12日 1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济南10月12日电 (记者 孔凡元)“他游刃有余地驱遣文字,却自名‘莫言’。生活中的他,与名字很是相符,依然‘讷于言’,内心感情完全通过‘笔’来表达。”对于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他的学生、山东《大众日报》记者兰传斌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莫言是兰传斌在山东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兰传斌说,莫老师的教学特点与众不同,理论少,实践多,擅长谈创作体会,通过实践经验启迪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他上课严谨,不爱笑,好像在默默地眯起双眼,冷静地去看生活,但很重感情”。

  兰传斌已毕业6年,但他与莫老师之间的电话、邮件一直没间断过。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1日晚间揭晓,对于自己的恩师莫言凭借长篇力作《蛙》荣获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兰传斌认为,老师获奖实至名归:一个从山东高密东北乡上走出去的作家,他深耕创作之田30余载,作品从乡土中来,又超越乡土。

  兰传斌告诉记者说,莫言的作品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多才华出众的翻译者,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尤为突出,这也使他的作品在海外颇具影响力。

  兰传斌说,莫老师四季耕作,主张“作为一个农民写作”,时时顾盼社会历史,书写人间冷暖;他又提出“把自己当罪人写”,“要到没有路的地方去走”,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的莫言,原名管谟业,代表作品《红高梁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蛙》等。(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