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洱对话玛丽昂•波施曼 谈叙事方式互当“学生”
中新网北京9月2日电 (记者 张中江) 中、德两国作家李洱、玛丽昂•波施曼,1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就彼此作品的叙事方式、内容等展开对话。
这场对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德国柏林文学之家(LCB)共同主办。两位作家就彼此作品的叙事方式、叙事内容、文字风格、男女作家的视角差异、都市与乡村题材等话题展开对谈。
玛丽昂·波施曼表示,自己读了《花腔》之后,被这部小说深深吸引。其中采用的叙述技巧非常有吸引力,而且整个作品时间跨度非常大。它表现出来这样一个主题:每个人自己描述出来的现实,都经过自己的想象进行了一定的加工,是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有目的的再加工。
李洱则说,《花腔》和《游弋在暴风雨中》在叙述上有某种相似之处。比如在《花腔》里边故事会中断,插入别的故事和对历史的回忆。而《游弋在暴风雨中》讲述故事的时候,也不断地临时中断,然后插入对环境、街道、别的人物、邻居的一些描述。
他说,两部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自己更关心战争和革命题材,血腥的、人性复杂的一面。而波施曼的描述有如静物画,她要显示的是人与人沟通的不可能,以及在不可能中寻找一种新的可能。自己则是写人与人之间陷害,以及在陷阱当中有人在反省此事,然后寻找一种爱。
在随后的环节中,两位作家分别像“学生”一样,就对方作品中自己关心之处发问,并得到了回答。
玛丽昂·波施曼表示,自己无法区分《花腔》里面到底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哪些部分是作者自己虚构的创作。
李洱回答说,《花腔》首先是一个小说,其中大概有四千字到六千字之间是真的,别的都是假的。有两个地方自己不敢虚构。
李洱关心玛丽昂·波施曼更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国外被哪些人看到?
玛丽昂·波施曼回答说,自己在写《游弋在暴风雨中》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这个书是写给谁看的。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传达自己的一种认知,可以说这是一个实验性的作品。
作家简介:
李洱,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长篇小说《花腔》被认为是2001- 2002年度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入围第6届茅盾文学奖。首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李洱以长篇小说《花腔》与莫言(《檀香刑》)分享此项殊荣。2007年4月,《石榴树上结樱桃》德文版(Der Granatapfelbaum, der Kirschen trägt)由德国DTV出版社出版。《花腔》德文版(Koloratur)2009年由Klett-Cotta 出版社出版。
玛丽昂·波施曼,德国新生代作家。1969年生于德国埃森。大学时代攻读日耳曼文学、哲学和斯拉夫语文学。后出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放弃了博士论文的撰写。1997年至2003年,参与了德国与波兰的一项小学教育项目,在波兰教授德语。主要作品为诗歌和散文,曾十余次获不同城市和基金会颁发的资助青年作家创作的奖学金。现居柏林,是德国笔会成员。出版于2002年的《游弋在暴风雨中》是其长篇处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