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哈金《南京安魂曲》:与泪水相伴而成的作品

2011年12月12日 16:01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哈金近影

《南京安魂曲》封面

  文\海南日报记者 蔡 葩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4周年祭日。哈金的《南京安魂曲》在向我们传递国耻不该忘记的同时,也在证明着,在通往伟大的写作中,技巧、技术和语言的花哨,并不一定比一颗质朴的心灵更重要———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历史上不能忘却的伤痛。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在大屠杀中有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南京安魂曲》(哈金著,季思聪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讲述的正是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传教士明妮·魏特琳作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导主任,怀着巨大的勇气与舍身精神,坚守校园,建立了当时在南京屈指可数的国际安全区之一,为上万名的妇女、儿童在那个噩梦降临时刻提供了可以暂时栖身的庇护之所。而她自己却在难民营解散后,遭到不公待遇,患上忧郁症,离开人世……侵华日军烧杀掳劫的暴行,生死交割的恐怖日夜,人性的残暴和温暖,夹杂在亲情与民族大义之间的挣扎,得以真实而全景地再现。

  书中叙述人“我”———高安玲是明妮的助手,她目睹了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人的尊严被残酷剥夺,人的生命被无情践踏的人类悲剧。作者以明妮的女英雄形象表达了超越国界、不计个人利益得失的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呼唤珍惜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生存权,让读者回到历史现场,更深刻地认识过去,更全面地思考未来。

  金陵女子学院是事件的发生地。一所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在南京被日军攻陷之后成为难民救济所。在灾难中的妇女儿童和少数成年男子在这里开始了噩梦般的经历,日军在南京城的强奸杀戮也在这里展开,而中国难民之间的友情和猜忌、互助和冲突也同时展开。《南京安魂曲》像纪录片似地全景式记录,那惨不忍睹的场景,那不堪回望的细节,当中有温暖感人的场面;有友爱、信任和正义之举,也有自私、中伤和嫉妒之情……正如余华所说,“在巨大的悲剧面前,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丑陋都在不断放大,有时候会在同一个人身上放大。”

  本书作者哈金,是海外富有盛誉的美籍华人作家。哈金原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辽宁,1977年考入黑龙江大学英语系,1985年于山东大学取得美国文学硕士学位,并于次年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因为美国人很难发出雪飞这个音节,又因为喜欢哈尔滨,于是取笔名哈金。母语是中文却靠英语写作的哈金,在考上大学前,只读过四年小学。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出国留学生。1999年,历经种种挫折与成功考验后的哈金终于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该奖有着五十多年的历史,是美国文学界最重要、最权威的奖项。哈金是美国历史上获得该项大奖的第一个华裔作家。二十多年前因为喜欢福克纳而研究美国文学的哈金,如今终于和自己的偶像福克纳一同被写入获奖名单。2005年,哈金又获美国笔会/福克纳奖、2006年获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会员称号。此外,《等待》和《战争垃圾》分别入围2000年和2005年普利策奖小说类决赛名单。哈金几乎拿遍美国大大小小的文学奖项,被媒体誉为“美国历史上公认最杰出的华裔作家”。

  著名作家余华在为该书作序时说:“我只用一个夜晚就读完了哈金的新作《南京安魂曲》,我不知道需要多少个夜晚还有白天才能减弱这部作品带给我的伤痛。我知道时间可以修改我们的记忆和情感,文学就是这样历久弥新。当我在多年之后找回这些感受时,伤痛可能已经成为隐隐作痛———那种来自记忆深处的疼痛。身体的伤疤可以愈合,记忆的隐隐作痛却会旷日持久……

  《南京安魂曲》令人灵魂震撼之处还在于,哈金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完全虚构的历史叙述人高安玲。她作为金陵女子学院的中方教职员工,与明妮·魏特琳一起留下坚守已成难民营的校园。高安玲受过良好的教育,通晓西方文化,丈夫是懂日语的学者,儿子在日本读书、娶了日本妻子,最终被迫加入日军。这位反战的正直青年,最后被游击队作为汉奸处死,高安玲一家人在辗转得到消息后悲痛欲绝,但无法言说。战后东京审判时,高安玲与自己的日本儿媳和孙子相见,却不敢相认。她反对战争,仇恨侵略者,可又要天天陪着明妮忍辱负重地与日寇周旋。小说的结局以安玲的隐忍而生,明妮的含冤而死告终,留给人们深沉的情感冲击和理性思考。

  作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哈金,他写作的认真态度也备受到赞誉。2008年,哈金开始构思《南京安魂曲》。然而困难重重,材料太多,难以取舍,找不到角度,“选择魏特琳是想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这件事,但写起来变了很多。这本书也是讲述者高安玲的故事,直到改到第32遍才找到这个角度。”在写作的3年多时间里,哈金一直生活在70年前南京的气氛中,“自己很沮丧,但这是工作的条件,没有选择,常常哭完了还得写下去。”

  这正是哈金与泪水相伴而成的作品。它让我们面对历史的伤痛,在追思和慰灵的小路上无声地行走。“在这个意义上说,哈金写下了他自己的安魂曲,也写下了我们共同的安魂曲”(余华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