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与“罗门拱立”
段逸山
“程门立雪”是一则著名的尊师重道的典故。据《二程语录·侯子雅言》与《宋史·杨时传》载:杨时与游酢登门拜访程颐,正逢程颐瞑目静坐,杨、游二人不敢惊动打扰,就恭恭敬敬在门外侍立。等到程颐醒来,已经雪深一尺(约合今近七寸)。上海中医学院(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首任院长程门雪即以此典得名。
杏林医苑有一则“罗门拱立”的佳话,说的是朱震亨拜见罗知悌,毫不逊色于“程门立雪”。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著名的金元四大医家(刘完素、李杲、张从正、朱震亨)之一。《丹溪心法》所附元明之际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与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丹溪翁传》载有朱震亨向罗知悌拜师事。公元1328年,朱震亨已然享有医名,他认为《和剂局方》是“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捧着成书于北宋的《和剂局方》,来一一对号地治疗朱震亨所处元末患者的疾病,是不能完全对证施治的。他深感医学的根基在于《素问》、《难经》等中医学经典著作,但是他家乡浙江义乌没有精晓中医经典的人。为了求得真学问,朱震亨不畏路途遥远,到处寻访名师。兜了一大圈,访知钱塘罗知悌是刘完素再传弟子,并广泛通晓李杲、张从正二家之说,便决意投其门下。
罗知悌字子敬,号太无,原是南宋理宗赵昀的近侍小臣。南宋灭亡后,闭户扣扉,潜心于医,得刘完素高徒荆山浮屠的真传,但是傲慢不驯,胸襟狭隘。“先生十往返不能通”,朱震亨多次登门求见,罗知悌都杜门不纳。朱震亨不惜甘受冷落,“志益坚,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任凭风吹雨淋,都毕恭毕敬地站立在罗知悌门前。幸得杭城士子私下再三劝导罗知悌,说您知道门外站着的是谁吗?那是有名的朱彦修啊,“君居江南而失此士,人将议君后矣”……于是罗氏南面收徒以后,尽其心力传授刘完素、李杲、张从正的学术,而一概以《黄帝内经》为依据。朱震亨跟随罗知悌学医一年有余,果然医技倍增。元代著名理学家许谦是朱震亨早年的理学老师,半身不遂十多年,经朱震亨治疗,效果显著,从此朱震亨名声大增。他还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著名论断,成为滋阴学派的代表人物。由于罗知悌没有著作传世,缺乏具体记载,在中医学术传承史上有所脱节。今有清代抄本《罗太无先生口述三法》,题作“朱丹溪先生述”。丹溪之学由是获睹端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