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2010文化盘点:电影烧热炕 两岸文化交流更顺溜

2010年12月17日 10:0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岁月不居,春秋代序。上海世博会的精彩场景仿佛还在眼前、教育规划纲要的热烈讨论好像还在耳畔,转瞬间,又该年终盘点了。

  与大喜大悲的2008年、峰回路转的2009年相比,2010年似乎略显平淡,但这平淡之中却生长着一种内在的力量。如果说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文化事业一片繁忙,文化产业逆市上扬,还有些仓促应战的意味,那么进入2010年,姹紫嫣红的文化领域,云卷云舒的教育战线,呈现出的却是一种自信和从容。这种自信和从容赖以支撑的精神力量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源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再次被唤起的“文化自觉”。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这应该是文化自觉的本质含义。从“睁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从戊戌维新到五四运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文化自觉就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渗透着、呈现着。如果说过去的文化自觉是缘于救亡图存的急迫,那么今天的文化自觉,更着眼于全球化趋势,也更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质。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的地位日益突出,实现了新的跨越。这种对文化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都显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新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贯穿在深刻的文化思考中。它最刚性的彰显,就是国家一系列文化战略的确立和方针政策的制定。2010年,国家又有一系列文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出台,有促进电影产业繁荣的,有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其中最“给力”的,要算《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这是首个金融全面支持文化产业的指导性文件,填补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政策,使得《唐山大地震》等许多艺术水准较高的影视精品走红市场,据悉我国电影票房年底有望达到100亿元左右。经济通过发展方式转变以谋求更大发展,而文化在助力这个转变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的产业。

  文化自觉又体现在艰苦的文化实践上。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推开、攻坚克难阶段。转企改制、制播分离、三网融合、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这每一个词都包含着丰富细致的文化创新,虽不像“羊羔体”、“曹操墓”、“学历门”那样在网上流传广泛,但它们所担当的历史重任、所体现的文化自觉,是一些网络热词不可比肩的。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回眸2010年,中国文化迈出的每一步,都诠释着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互联网正在悄然改变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网民既是网络文化的享受者、又是创造者。尤其是微博,进入中国只有一年,市场注册用户已接近7500万,创下中国互联网应用发展之最。今年的数字出版,也迎来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汉王科技的上市,电子书阅读器销量呈爆发式增长。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字化进程比我们预料的要快得多。

  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向来奉行润物细无声,而非坚船利炮的轰鸣。今天的文化“走出去”,同样是靠优秀文化的彰显和示范。2010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是今年“走出去”的两大亮点。刚刚闭幕的第五届孔子学院大会,吸引了96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位大学校长和代表。可以说,孔子学院在发挥语言教学、人文交流、合作共赢的作用上,显示出强烈的文化自觉。

  往往一个“个案”,不经意间便成为时代的“范例”,甚或成为历史的 “节点”。今年也有不少这样的个案和节点。北宋黄庭坚的书法长卷《砥柱铭》拍出4.368亿的天价,成为“拍卖亿元时代到来”的标志,虽不乏商业炒作之嫌,但毕竟让人看到了文化价值的回归。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驿站,上海世博会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平台,在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上亮出硬功夫。

  上善若水,泽被万物。当文化自觉也像水一般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定会变成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从而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境地。今天的中国文化,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逐步与世界文化交融,而这种交融也更加“以我为主”,既有“变”的追求,也有“不变”的坚守。在文化自觉中前行的2010年,展现了这种“追求”,秉持了这种“坚守”。

  回望,为了铭记;盘点,为了思考。

  2010年里,那些令我们悲、令我们喜、令我们惊、令我们思的诸多人与事已经随时间远去成为历史。岁月能衰老容颜,但不应衰老记忆。此时此刻,让我们用盘点对抗遗忘。

  我们不敢奢望通过盘点全面展示过去一年中国文化的全貌,但至少希望能够记住几个有意义的节点。虽然视角各有不同,观点千差万别,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回望和盘点能够获得拉开距离后的客观,获得尘埃落定后的从容。理性与建设性,永远是我们审视中国文化的基础。

  ——编 者

  阎 肃 著名剧作家、词作家

  文艺创作 排毒养颜

  2010年,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是振奋人心的一年。党中央“反三俗”口号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向困扰文艺界已久的种种“低俗、媚俗、庸俗”之风开起猛烈火炮。在这一轮讨论中,文艺创作的基本价值和原则得到澄清,撇开种种乱相,重新回归常识:无论文化娱乐发展到什么时代,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和界限,绝不能含糊,这是文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需求。

  当前是文艺创作最好的时代,可繁荣背后也有隐忧。一些作品基本道德界限模糊,到了混淆视听的地步。电视相亲一窝蜂,出现“拜金女”。舞台选秀扎堆,出现惊世骇俗的“伪娘”。网络歌曲里面,一夜情、潘金莲和西门庆都成为传唱热点。影视翻拍改编、恶搞风盛行。很多青少年涉世不深,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成形,如果大量接触这些节目,以后还怎么跟他们解释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基本道德标准?有人说这是消遣的娱乐,不用那么严肃,无伤大雅。我把这些称之为“地沟油”:不仅没有营养,还有毒素,连消遣也不行!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0年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整治电视相亲、选秀节目,规范网络文学、游戏、音乐,整顿文化演出,舆论一片叫好。荧屏上俗风渐消,网络上色情、暴力、凶杀色彩渐退,文化演出渐趋健康向上。正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还涌现出一批既有理想,又有想象力,不乏创造力的好形式和好作品。最近网络上流传的两位农民工演唱的《春天里》,靠着朴实和感动,而非炒作和包装,深深打动了人们。这说明弘扬真善美的好作品还是大有市场的。

  张艺谋 著名导演

  电影热炕 烧得发烫

  2010年,中国电影这块炕,烧得格外烫。今年年底国内电影票房有望达到100个亿,全国新增银幕将突破1000,照此发展,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时代是伟大的,可时代不等人。全世界的眼光正越来越向中国电影市场倾斜,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思考——这些银幕是不是都在放映国产电影?除了节节攀高的票房数字,有多少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好作品?拍电影找到一个好剧本太难。年轻导演成长太慢。我们老说电影要走向世界,可真正能进入世界主流市场做规模放映的,唯有古装动作片。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中国电影的希望在年轻人。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年轻观众对国产电影的持续热情。电影导演也是跟着时代走的,我期望未来十年、二十年,会有更多王艺谋、李艺谋出现,拿出更好的作品与好莱坞电影抗衡。这个时代的年轻导演要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要强:既能拿海外电影节的大奖,也为国内观众喜闻乐见。适者生存,两条腿走路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艺术,并不意味着堕落。现在对导演的要求是:既不让投资人赔本,又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和艺术才华。导演不妨接触和尝试各种类型的电影。拍了一部好电影,不能把欢呼声当补药吃,范进中举;拍了不好的电影,也很正常,要经风雨,羽毛被打湿、折了翼都没关系,保持平常心,学习、进取、努力,下一部才会更好。

  烧得发烫的炕上做一些冷思考,结论就是:无论是大片还是小片,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只要能拍好,观众都会买账。走过了2010年的中国电影,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龚 克 天津大学校长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宣言

  2010年将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个里程碑就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这个纲要确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走向,即走向“素质教育”!纲要称之为“战略主题”,就是说今后十年的中国教育就是要做好“素质教育”这篇大文章。

  有人不以为然,说素质教育只是针对“应试教育”的举措,不足以作为“战略主题”。殊不知,“应试”恰恰是中国教育的症结。中学应试为了升大学,小学应试为了升中学,连大学也染上了应试病,甚至学前教育、继续教育都不能幸免。应试本无罪,错在把应试当成了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的真谛就在于匡正教育的目的,把教育的目的指向“人”,指向人的素质发展。

  还有的人说,素质教育已经讲了多年,关键是要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应该作为主题。改革固然是关键所在,但改革本身不是目的,改革是要革除那些妨碍实现目的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素质教育才是目的。所以,我赞成以“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因为这样的主题选择抓住了教育的根本,而改革是“题中应有之义”。

  确定以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是纲要的历史性贡献。然而,提出“主题”并不等于解决了问题。行成于思,正确的教育思想是成功教育实践的指南;但毕竟“行胜于言”,一个行动胜过一打宣言,纲要真正的历史价值要看应试教育的今天能否真正转变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明天,这一转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要靠我们大家努力干。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