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雷同的苦难算不算抄袭?张翎回应涉嫌抄袭指控

2010年12月09日 09:47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托翁这句名言,在百多年前加拿大华人劳工身上恐怕并不适用。

  “他们几乎怀着同一个梦想,沿着同一条水路,甚至不少人是同乘一条船到达彼岸的,从事的又是同一种工作,受着同样的煎熬。连他们写的家书,似乎都用大体相同措辞。”华人评论家林楠接触到加拿大铁路华工后裔时,得出这样的感叹。

  也许正是苦难的相似,造成了小说《金山》被举证“抄袭”与“剽窃”同题材英文小说的窘境。

  张翎利用国内读者不懂英文?

  11月下旬至今,举报者以笔名“长江”,在国内某博客网站连发多篇博客,指证《金山》系“搅拌式抄袭”了《妾的儿女》、《残月楼》、《金山华工沧桑录》等获奖英文作品。“这些英文作品中的许多细节,经过改头换面,重新拼凑,都变成了张翎《金山》中的素材以中文出现。张翎利用了土生华裔作家不懂中文,而国内读者不懂英文的现象,才巧妙地钻了这个空子。”

  “她是个出色的翻译者和高水准的编辑,但绝对不是作者。”“长江”尖锐地写道。

  昨天,张翎打破沉默,向本报发来声明,“我以一个视文学近乎生命的严肃作家的人格,向读者保证,《金山》是我多年孕育锤炼而成的原创小说”。

  约45万字的《金山》首发于2009年4月号《人民文学》,当年7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而后与被改变成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小说《余震》等一起,被收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的《张翎小说精选》。小说以方家第五代子嗣从加拿大卑诗省回广东开平故里省亲为经线,对方家历史的叙述为纬线,交叉辐射网织般地讲述了一个被太平洋隔开的华人家族的血泪长卷。

  在《金山》的最后几页,记者看到详细罗列了中文与英文参考资料共38册(种),其中就包括如今被“长江”举报为“被抄袭”的《金山华工沧桑录》、《妾的儿女》、《火车上的鬼魂》等书(并非“长江”在博客中所写的“真正从中抄袭的那些文学作品却一本也没有列在上面”)。

  张翎在声明中说:在过去十个月时间里,有人在网上“多次以匿名化名方式出现,提出《金山》涉嫌抄袭的指控,并恶毒攻击我个人和我的家人、师友,却至今拒绝提供有关抄袭的文本依据。我期待着指控者以真实身份出现,我,并委托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雷同的苦难算不算抄袭?

  抄了还是没抄?记者采访中发现,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大历史环境下群体命运的相似或“雷同”,究竟是否抄袭与剽窃的“证据”?

  与“长江”针锋相对的,加拿大华人文学研究专家、加拿大约克大学副教授徐学清撰写专文比较《妾的儿女》与《金山》,以两部作品中人物的事件表和时间结构表为对照,做出了结论——不仅人物形象,两者在结构上也迥然不同。

  “例如收集华工白骨这一历史事件,在郑蔼龄的《妾的儿女》,李群英的《残月楼》,余兆昌的《收骨人的儿子》和《金山》里均有涉及,但是细节情节完全不同,假如说《金山》也有收集保存白骨的内容就是抄袭,为什么不说《妾的儿女》抄袭《残月楼》,《残月楼》抄袭《收骨人的儿子》呢?同样,‘华裔男孩给白种人家庭当佣人’的题材,不仅葛逸凡的《金山华工沧桑录》中有,李群英的《残月楼》和余兆昌的《收骨人的儿子》里都有,因为这是当时华人能得到的为数很少的普通职业中的一个。”徐学清说。

  徐学清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对历史题材具有独占的专利权。张翎之前已经有过许多华工题材的小说,张翎之后也一定还会有许多华工题材的小说出现。小说的关键不在于讲什么故事,而在于怎么讲,讲得是否有创造性,独到性。加拿大早期华工史以及华侨后代的生活远远没有被描写穷尽,假如在目前阶段就“划地为界”,被写过的题材就不能再写、否则算抄袭,“那文学就不能发展了”。

  巧的是,在这场论争中,还出现了两位作家抢一位“原型”的奇特现象。按照“长江”的说法,《金山》中一位绰号“猫眼”的女主人公的原型系“改头换面”《妾的儿女》中的“梅英”;然而,加拿大女作家刘慧琴最近则发表文章声援张翎,披露“猫眼”的原型正是她的生母,张翎在创作过程中采访过她多次而塑造了这位人物。

  “在侨乡,‘去金山’是穷苦农民唯一的出路。我外公自己就是‘卖猪仔’来到北美,先到旧金山当矿工,后来‘咸水埠’(老华侨一直是这样称呼温哥华的)当华工。来北美前他已结婚,有了一个儿子。但是一直没有钱回去。直到我来到北美,听到老一辈华工的窃窃私语,才知道我的亲外婆是外公在旧金山从人贩子手上买下来的,是外公的妾……”刘慧琴说,在这块土地上,她的家族五代人(很快就会有第六代)已经生活了一百多年,“有和其他华工或是华人相同的家史,但也有我们自己独有的经历。”

  面对如此狭窄的往事空间,“作家写华工沧桑,难免有似曾熟悉的印象,但这绝对不是抄袭。”如果算是抄,那大家都是抄了,抄的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匿名的学术论争对文化建设不利

  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他目前看到的关于抄袭的一些举证,其实是文学常识,称为抄袭并不妥当。

  他说:“《金山》出版后不久,社科院便有一位学者张铠先生想委托我转赠给张翎他自己的长篇历史小说《苦力》,书中也大量提到了华人闯金山、修铁路的情节。具体来说,加拿大华工的历史,如修铁路、当佣人、在异国支持抗战等,这些都是属于公共领域的知识,是人人可用的素材。”

  韩敬群认为,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华人“苦力”史、华人“创业”史为题材的小说和纪实类文学作品很多。“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特定人物的大体经历必然是相似相通的。我们能说,他们是互相抄袭吗?”韩敬群反问道。此次“抄袭”成话题,其实是“长江”利用了本土读者群对于大洋彼岸曾经发生过的那段华人历史相对陌生。

  韩敬群希望通过记者向社会呼吁:正常的学术交流建设文化,而非正常的、匿名的学术论争起到的作用是破坏文化,“相煎何太急”。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