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传奇人物传奇书:高罗佩和《秘戏图考》

2010年12月03日 20: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他是荷兰人,却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无所不通,他终身都是外交官,却以“汉学家”身份名世,他就是高罗佩。

  传奇人物传奇书:高罗佩和《秘戏图考》

  今年是荷兰外交官、“业余汉学家”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诞辰一百周年。对多数中国读者来说,“高罗佩”不是熟悉的名字,但系列古代公案小说《大唐狄公案》却大名鼎鼎,高罗佩正是该书作者。

  很少有人知道,《狄公案》不仅是世界上唯一一本用英文写就的章回小说,而且开启了“中国古代性文化”这一领域的研究,而该领域的第一本汉学专著《秘戏图考》竟是作为《狄公案》的副产品诞生的。所谓“秘戏图”就是春宫图,秘戏图和性文化,这个大多数学者避之唯恐不及、不登大雅之堂的专题研究,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来自荷兰的旷世奇才

  他是荷兰人,却被他的中国妻子称为“中国人”,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无所不通。他终身都是职业外交官,身在“汉学界”圈外,却以“汉学家”身份名世,他就是高罗佩。几十年来,不断有人开列标准不同的“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人”排行榜,每每榜上有名的,除了马歇尔、萧伯纳、司徒雷登等,还有高罗佩。这样的名单虽然见仁见智,并不十分客观,但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高罗佩在“殖民时代”结束之前,在来华的芸芸洋客中出人头地的程度。

  1910年,高罗佩出生于荷兰祖芬(Zutphen),幼年时随当陆军中将的父亲在荷属东印度的雅加达住过九年。他具有惊人的语言天赋,通晓的文字不下十五种,包括印尼文、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德、法、意、西、中、日、梵、藏、马来亚文、阿拉伯文,甚至北美印第安乌足族(Blackfoot Indians)的民族语言。25岁获博士学位后进入外交界,再也没有离开过。他先后供职于荷兰驻东京、重庆、南京、华盛顿、新德里、吉隆坡的使领机构。1967年病逝于海牙,终年57岁。

  高罗佩身为荷兰人,却是地道的“中国痴”、中国通。他给自己取的中国名“高罗佩”,姓和名分别是他本姓Gulik首音节和基督教名Robert的音译,字“忘笑”,号“芝台”,寓所命名为“犹存斋”、“吟月庵”、“犹存庵”、“尊明阁”等。高罗佩研究中国诗词,18岁就发表研究《诗经》的论文。20岁开始练习书法,自成一体,尤以行书见长。通国画,能模仿明代木版画。收藏“文房四宝”,将米芾的《砚史》译成英文并著有《米海岳砚史考》。早年学篆刻治印,汇编有《高罗佩印谱》,封面由齐白石题笺。对中国古琴颇有研究,能演奏“高山流水”,收集乐书琴具,研究琴谱,组建“天风琴社”,所著《琴道》被认为是古代琴学研究的权威之作。他能用文言作文,做格律诗,水准之高,普通中国读书人都望尘莫及。因为雅好收藏,他出版有500多页的巨著《书画鉴赏汇编》,讲解如何辨别中国文物的赝品。用他妻子水世芳的话评价:“他不是外国人。从我们认识到他临终,他没有一天断过练字。他最爱吃元盅腊肠、喜欢四川菜。他实在是个中国人。”

  水世芳乃是张之洞的外孙女,水世芳的父亲水均韶也是外交官,通晓法德英三国文字,曾在中国驻列宁格勒总领事馆工作,后任中国京奉铁路局局长和天津市长。

  高罗佩在驻日本兼驻韩国大使任上发现癌症,得知病情后,他没有告诉家人,独自加紧工作,临死前撰写完专著《长臂猿考》。中国古人认为猿、猴的区别巨大,猿是君子,猴是小人。高罗佩由中国古书而对长臂猿发生兴趣,先后养过四头长臂猿作为宠物,任凭它们在外交官邸的办公室里自由活动,观察习性,并随时录音、拍照,前后费时7年,终于在临终前完成了《长臂猿考》的最后一校。该书出版时,按照高罗佩的遗愿,书后附有猿啼的录音唱片。

  西方人写章回小说

  《福尔摩斯探案集》于清末被译成汉语传入中国后,风靡一时。身在日本的高罗佩对此愤愤不平,说:“中国历代循吏名公岂非含屈于九泉之下?盖宋有《棠阴比事》,明有《龙图公案》,清有狄、彭、施、李诸公奇案,足知中土往时贤明县尹,虽未有指纹摄影以及其他新学之技,其访案之细、破案之神,却不亚于福尔摩斯也。”他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公案,《包公案》(包拯)、《海公案》(海瑞)、《施公案》(施仕纶)和《狄公案》都不亚于福尔摩斯探案。在将清代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翻译成英文后,他开始亲自操刀,为他偏爱的狄仁杰撰写探案故事。

  1950年,第一部狄公案译成日文出版后大受欢迎。高罗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5年内写成四册130多万字的《大唐狄公案》,分别为四漆屏、淫僧记、跛腿乞丐、太子棺。书的封面和书中所配百余幅中国风格的插图,都是高罗佩自己画的,每幅上都有他的外文缩写签名:“R.H.V.G.”。为了方便读者,书末对中国古代的县衙公堂、司法制度、阴阳八卦、婚嫁习俗、教育制度都有详细说明,告诉西方人中国人习惯姓在前,名在后;在狄仁杰时代,中国人没有发辫,留长辫是1644年满洲人入关后强令推行的。狄公案被译成29种语言,在38个国家出版。Judge Dee(狄公)成为欧洲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多次被改编成电视剧。在帮助西方人了解中国方面,其影响远远超过任何汉学研究著作。就连最近由刘德华主演的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也要部分归功于高罗佩。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狄公案的中文版命运却很坎坷。高罗佩曾将第一本狄公《迷宫案》译成中文,照旧例写开篇词“临江仙”一首:

  运转鸿钧包万有,日星河岳胎鲜。人间万物本天然,恢恢天网秘,报应总无偏。

  在位古称民父母,才华万口争传。古今多少圣和贤,稽天行大道,为世雪奇冤。

  小说每回都有回首,对仗工整,回末仿古代小说的套路,设“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关节。是标准的章回体小说。可惜当时新中国的出版商不感兴趣,后来在新加坡出版,也没有引起关注。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经赵毅衡先生介绍回“娘家”。随后,中国才出版了陈来元、胡明的翻译本。

  狄公案的“副产品”

  《迷宫案》译成日语出版时,日本正流行浮世绘的“裸体”热,出版商为了迎合读者口味,准备给书配张裸女封面。高罗佩对此很不满意,认为古代中国是没有裸画的,裸女封面有悖历史真相。他决定自己从明清木刻版画中找合适的图作为封面。

  然而在配封面的过程中,高罗佩吃惊地发现,中国并非没有裸女图。他费尽周折在日本京都买到一套明代的春宫画版《花营锦阵》。应中国卖主的要求,高罗佩终生没有透露卖主的姓名。于是,这套画版的原藏主就成了一个永远的历史谜案。

  认识到这套春宫画版的社会、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高罗佩打算将该画版制成图画,再配上一篇讨论中国古代春册的文字,发表出来供有关专家研究。可因为对中国的秘戏图、性习俗、性生活一无所知,中外也完全没有相关的研究可供参考,高罗佩发现自己连这样一篇介绍性的简单文字都难以完成。性生活、性器具和性文化向来是中国人最幽秘的一部分,讳莫如深造成了研究资料和研究领域的真空。这反而引发了高罗佩的好奇和研究兴趣,他开始广集史料,探幽索隐。他费尽周折收集到了24幅秘戏图,并寓目过《胜蓬莱》、《风流绝畅》、《花营锦阵》、《风月机关》、《鸳鸯秘谱》、《青楼剟景》、《繁华丽锦》、《江南销夏》等八部春宫画册,又参照阅读了一系列明末的“情色禁书”,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中国古代性文化研究领域的拓荒和开山之作《秘戏图考》,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鼻祖。

  《秘戏图考》1951年最初成书于东京时,是高罗佩自己用钢板手刻的,并非正式出版。全书一函三卷,锦面线装,封面有他用中文题写的书名。卷一是三篇英文论文:《性文化的历史概览》从缕析古史旧籍、房中秘书、道家经典、传奇小说、野史笔记入手,勾勒了中国人自汉至明的性生活情形。《春宫画简史》讨论明代套色春宫版画的一般历史、制作方式和艺术特色,介绍八部春宫画册的版本情况、画面内容与艺术特色;《〈花营锦阵〉注释》专门介绍他收藏的印版《花营锦阵》,对题跋文字作注释和翻译,并附录有《中国的性术语》。

  卷二《秘书十种》是中文的,收录了卷一里征引的若干中文秘籍原文。其中《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全文及《房内记》的内容,在清末由长沙人叶德辉收入《双梅景暗丛书》,而《纯阳演正孚佑帝君既济真经》、《紫金光耀大仙修真演义》、《素女妙论》三篇房中秘文,《某氏家训》一篇残页,以及《风流绝畅》、《花营锦阵》两种春册题辞,都是首次发表,是研究中国古代性文化的珍贵史料。秘书后的附录分“乾”、“坤”二部。乾部选录卷一提到的旧籍的段落;坤部为“说部撮抄”,节录《肉蒲团》、《株林野史》、《昭阳趣史》三部小说的若干段落。

  卷三《花营锦阵》是一部春宫画册,高罗佩用自己收藏的印版,请工匠按中国传统的制作方法印制的,尺寸与式样均与明代原画相同,还原了正宗的明代春宫图。

  高罗佩撰写《秘戏图考》的动因之一,是纠正西方对中国人性习俗的偏见,强调“古代中国人的性生活在整体上是健康和完全正常的”。他考证,古代中国人的性观念相当开放。战国时的秦国的宣太后会在外国男性使臣面前,用性交比喻政治,宋代民间有半裸上身的女子相扑。另一个有价值的发现来自他收集的300多幅明代春宫图,显示在古代中国,正当的夫妇性爱是非常公开的,总有丫鬟等女人“在场陪伴”,只有不正当的男女性爱才会回避他人,是为“偷情”。高罗佩评价说:“中国房室之私,初无用隐匿,而可谓中华文明之荣誉也。”他甚至称房中书的编写者是“中国女权主义思想的先驱”,《某氏家训》的作者是“一个尤为关注妇女幸福与保护的见解独到的思考者”。

  在《秘戏图考》之后,高罗佩继续研究中国古代性文化史,十年后在荷兰出版《中国古代房内考》,被汉学界视为该研究领域的权威之作。

  秘戏图考的价值

  因为研究题材的敏感性和私密性,高罗佩在《秘戏图考》的英文自序中提到,秘戏图的资料价值很高。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图画在中国的套色版画中是屈指可数的精品,“实为明代套版之精粹,胜《十竹斋》等画谱强半,存六如(唐寅)、十洲(仇英)之笔意,与清代坊间流传之秽迹,不可同日而语”,为中国版画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一般认为中国画擅长山水花鸟,不擅长人物,尤其不擅长描绘人体,而春宫画册作为“描绘方位不同之裸体男女的技法娴熟的图画”,证明中国画家也有表现人体和描绘生活原型的能力,而且,明朝的套色版画有一个从缺乏自信心的尝试经由完美再进入颓废的发展过程。

  其次,秘戏图对社会史、文化史、医学史研究都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从社会史的角度来说,它们的产生最初具有宗教的涵义,内容与房中书、色情小说有内在联系,在特定时代的广泛流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尤其性风俗。从文化史角度说,秘戏图可以提供难得的古代生活细节,给研究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比如“它们对各式各样的家具、雕绘了花饰的屏风和多样化的装饰物的细致表现,在那个特定时期的内部装饰方面,提供了有趣的资料”,尤其是“在内衣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它们罕见于普通的中国绘画”,能弥补《中国历代服饰》一类著作中的缺陷。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版画描绘的各种姿势,具体反映了当时的性生活细节,而正如房中书所强调的,古代的性行为与养生有紧密联系。

  最后,秘戏图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证明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通过比较研究中国的春宫套色版画和日本的同类浮世绘作品,“清楚地证明了日本套色版画家对他们的中国先生的极端倚赖。早期的日本浮世绘画家不仅采纳中国的彩印技艺,而且紧紧袭用中国的绘画风格,有时甚至限于简单地把一种日本韵味移入中国画来创作他们的作品。”

  艰难曲折中文版

  当初,高罗佩撰写《秘戏图考》,旨在“备专门学者之参稽,非以供闲人之消遣”,并没有公开出版,只自己刻印了五十册,一册赠送私人,其余49册全部赠给各国图书馆、博物馆、大学或研究机构。中国没有此书,外国收藏单位也多视为善本,一般读者难得一见,这样,该书在世界各地图书馆里沉睡了数十年。

  期间,中国学人间或听闻有这么一本书,但都无缘一见。直到1986年,台湾九十高龄的俞大维老先生通过海外学人搜寻到一部保存完好的《秘戏图考》,推荐给出版商按原版式样影印重刊。可是,翻印的五百本书发行后不久,就因为“有伤风化”,被台湾司法当局查禁并罚款。

  但英文原版影印的《秘戏图考》还是流传了一部分,因缘巧合,其中的一本在上世纪90年代落到了中国大陆读者杨权手中。

  杨权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当时在中山大学出版社工作。买到价格不菲的《秘戏图考》后,杨权开始着手翻译,并交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不过做了相当多的技术处理,删去了原书中许多春宫插图和整个卷三《花营锦阵》,卷二《秘书十种》附录的说部文字也只存目。而且是“内部发行”。

  1992年7月,《秘戏图考》的中译本首次在中国内地问世。出版不久,就有人匿名致图书主管部门,说这部书“比《金瓶梅》还《金瓶梅》”,所幸有关部门没有追查。《秘戏图考》中译本在内地出版后引起广泛瞩目。尽管盗印本不下四五种,它的“内部发行”量还是超过了10万册!

  台湾出版界得知这情况,于1994年出版了该书的中文繁体版。与简体字版普通平装、定价18元不同,台湾版是大开本精装书,铜版纸彩色印刷,定价一万二千元新台币。内地简体版做了很多删节,台湾版不仅补全了这些内容,还增补大量原著没有的春宫画和浮世绘,附长文《歌枕的世界》介绍浮世绘春宫画,并将书名改成《秘戏图大观》,由龚鹏程题签,封面和扉页都未署作者和译者姓名。同期出版的还有巴黎大学俗文学研究者陈庆浩主编的《法国性文学大系》。

  《秘戏图大观》虽然价格奇贵却卖得很火,再次因为“妨害风化罪”惹上官司,不过因为社会开放程度变化,这一次台湾“新闻局”败讼,出版禁令被废止。

  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虽然有很多出版社垂青,内地和台湾都没有再出版该书。直到最近,海南出版社才通过正规渠道首次正式购买了《狄公案》、《秘戏图考》以及一本高罗佩传记的版权。目前,这几本书的译校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预计明年即陆续推出。

  陈 洁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