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看来,作家成名的关键又是什么?能否谈一下发行商的一些包装、经营之道?
黎波:专业化!在计划经济时代,作家的命运只能自生自灭。火的时候,很多出版社来找你,不火的时候门可罗雀。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在他们火的时候,没有人去有意识地包装他们,以形成产业的模式。那个时代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讲,他们同样也没有这种愿望,即签约作家。很多事情已经从之前的那种狂热、不理性在逐渐向规律靠拢。这期榜单靠前的作家,有一个特点——有的作家会更换合作的出版社。这其中,作家可能会对出版社的操作不到位存在一些看法,于是再去找别的出版社进行合作。基本上来看,有比较强势的团队来操作,作家就能维持很长一段的在榜时间。
吴怀尧:对作家来说,成名最关键的还是作品本身,是否受到读者欢迎。对于成功的出版人来说,他们重视的首先是图书购买理由的开发,读者为什么要买这本书,在出版之前必须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其次,是如何帮助读者理解你所卖的图书。其中,书名对图书来说至关重要,如何将有力的关键词植入到书名中去,是思考的第一步。书名必须直接体现阅读价值,用最快的速度向读者介绍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要知道,一本图书摆在书店的书架上,它与大多数读者接触的机会只有1~2秒钟,距离为2~3米,如果一本书的封面不能迅速引起读者的兴趣,那么,90%的读者会立刻将视线从这本书移开。
黄集伟:还是那句话,能写出符合读者胃口的产品是一切的关键和基础,其他都不重要。
今年的榜单和去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今年又新增加了《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据了解,《哈利·波特》作者罗琳,一年从中国获得的版税收入在9000万元左右。尽管有些作家对于榜单给予沉默和质疑,但中国作家和外国作家收入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王小山:国外对版权的保护是非常到位的。罗琳的作品中文版刚一发布,对方就提出抗议,让盗版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没法流行。这无不体现出他们对作家的保护的到位。而中国任何一个作家的作品在网上都搜得到。另外,在包装、营销上国外也有一些先进之道。
黄集伟:原因很复杂。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受众对异域文化的差异化存有好奇心,俗话说即“隔锅香”。再有就是,引进版的流行产品无论在文本内容上,在产品线的完整上,在商业经营的手段上,都比本土更为成熟。
吴怀尧:差距在于他们的作品畅销全球,我们作家的作品,目前还只能在国内卖。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