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徐悲鸿《五牛图》:水牛肌理骨骼把握精确(图)

2010年11月21日 10:21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作为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代艺术家,徐悲鸿对中国美术的取向有清醒的认识。在继承和发展中国绘画艺术的道路上,徐悲鸿最终采取了调和中西的折中做法,通过汲取西方油画素描的写实性,找到了中国绘画里几近失传的写实法则。他融形象之准确于水墨语言之中,既能体现出造型上的严谨,又能不失民族绘画特有的气韵与境界,笔墨上的质朴和苍劲,卓然自成一家。

  作为“北纬”秋拍一件重要拍品徐悲鸿的《五牛图》,采取平远构图,撷取景物十分简洁,近处几丛芦苇,五头水牛由近及远浮于水中。画面依次展开,至远处水天相接渺不可见,在咫尺画面上再现了烟波浩淼的广阔天地。水牛躯体的肌理和骨骼把握得很精确,造型生动。一只牛侧着脑袋,凫水时的舒适享受的神态表现得十分传神,牛背上垂首站着一只鱼鹰,张开的双翅正待收拢。整件作品,在抓住水牛骨干肌理和神态动作的同时,又准确捕捉了动物形体的瞬间动态变化,运用高质量的线条贯通,骨法用笔的连贯,将所描绘物象自身外溢的气质,自然而洒脱地流注在画面上。

  1942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一年,徐悲鸿在这一年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作品。在现存的徐悲鸿传世作品中,有很多作品都作于这一年。这幅《五牛图》,其创作意义显然不在于对花草动物客观物态的传神写照。南方多稻田,水牛主要产自于南方,1942年,中国最富裕的省份江浙地区早已沦陷在日寇的铁骑之下,锦绣江山剩下断壁残垣,大好中华只有半壁河山,但是中国人民仍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不屈不挠。凫水的五只水牛,均在休憩之中,仿佛寓意疲惫憔悴的中国人民;水牛双眼炯炯有神,象征着虽疲惫但不放弃的中华儿女。后面的三头水牛,大部分身躯都已经没于水面之下,似已疲惫至极,但是不沉的身躯,辽阔的大后方,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意志,也昭示出中华儿女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本幅《五牛图》经廖静文先生鉴定,确认为徐悲鸿真迹,并附有徐悲鸿纪念馆开具、廖静文先生签名盖章的鉴定证书。画面下方钤有谢稚柳、钱君匋、程十发等当代书画泰斗的收藏印章数枚,高度的形象概括,深沉的情感注入,饱含着徐悲鸿对于中华民族强烈深沉的忧患意识。这幅作品从烽火狼烟的1942年留存至今,并且保存完好,实在是难得,诚可宝之。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