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大历史教授王晓秋谈东亚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2)

2010年11月17日 19:1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本靠美国支持,推行市场经济模式

  1945年日本投降时,本土100多个城市被美军轰炸。广岛和长崎被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国土一片废墟,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为什么日本能很快恢复、重新崛起呢?

  1.战前工业化遗产是战后经济复兴的基础

  “二战”中,日本虽然被轰炸,但它的一些生产设备、技术优势还保留着,特别是它的智力资本和教育普及。日本当时已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设计人才,这些都为它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特殊的国际环境提供了发展机遇

  20世纪50—70年代,正好是世界资本主义上升和现代化浪潮兴起的时代,出现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尤其是冷战国际形势,给日本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西方阵营当时为了跟东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冷战,把日本看成是东亚的战略枢纽,看成是东亚的反共前哨和基地,所以对日本加以扶植。

  3.最重要的是美国的扶植支持

  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由于冷战需要,对日政策从压制打击转为扶植支持,提供美元贷款,削减赔偿,主导经济、民主改革。1951年,由美国操纵举行了旧金山和会,片面对日媾和。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安保条约》。规定美军驻扎在日本,与日本建立军事同盟,美国给日本提供安全保障。日本在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下节省了大量国防军费的开支。1986年以前,日本的军费在GDP中连1%都不到。所以我认为美国的扶植是日本能够所谓重新崛起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给日本带来了大量的特需供应。所谓的特需经济就是战争给它带来大量的订货单,向日本购买武器、弹药和其他各种军用品,订单之多以至于日本的工厂都来不及生产,这大大地刺激了日本的经济繁荣。

  4.日本自身的因素

  日本政府采取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的调控主要是通过通商产业省进行。通商产业省制定了官、产、学三位一体的产业政策。日本还实行了一些特别的经济制度,比如说日本的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工会制和个人储蓄制。这些管理制度也起到了一些推动的作用。

  日本重视科学教育和国民素质、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在这些内外因素合力的作用下,1979年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美国学者傅高义写了一本书叫《日本:世界第一》,主要讲日本是怎么创造这个奇迹的。日本人自己也说“日本可以说不”。当时西方普遍流传“日本威胁论”,日美的贸易摩擦很尖锐。但是到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各种危机也暴露出来。这以后很长一个阶段日本的经济都不景气。经济的不景气也引起了社会的右倾化和国民心理的扭曲。

  ■韩国确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路线

  朝鲜半岛在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时,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取得独立。但是它分裂成南部的大韩民国和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韩国和朝鲜。1950年爆发了朝鲜战争,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韩国也是满目疮痍,1960年人均产值仅83美元。然而从1962年经济起飞到70年代末,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韩国一跃成为实现了工业化的“亚洲四小龙”之一,1996年人均产值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韩国经济为什么能如此迅速地起飞呢?我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韩国经济起飞前的经济基础。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韩国积累了一些资本主义因素。“二战”后,在美国的推动下,李承晚政权进行了一些改革,包括土地改革、拍卖日资工矿企业、将银行私有化、启动城市化等,美国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援助。但是由于当时行政腐败,经济恢复得很缓慢。

  2.朴正熙上台以后,确立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路线。1962年5月16日,朴正熙军事集团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了一个军人独裁政权。但是朴正熙上台后,把经济发展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和国家目标。朴正熙政权虽然是一个军人政权,但是他却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有些学者把它叫做威权主义,就是利用政治上的专制来保护经济上的自由和发展。朴正熙还严惩贪污腐败,保持行政机构的廉洁和效率。

  3.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制定了几个五年计划,完成了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转变。政府与企业家密切融合。70年代初,韩国的经济增长很快,主要是靠轻工业的出口生产,以后又进一步鼓励发展汽车工业、重化工业等工业。韩国起飞以后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产业结构畸形、劳动力工资上升过快、外债负担过重、依赖国际市场和进口能源、中小企业发展不够等等。1979年朴正熙被暗杀,全斗焕军人政府上台。全斗焕开始推动政府主导型向民间主导型转变,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80年代,韩国经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增长。1987年卢泰愚上台,开始推行政治民主化改革与经济自由化改革的结合。1988年汉城奥运会对韩国是一个机遇。韩国的发展道路是先实行经济的现代化,再转向政治的民主化。韩国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和财阀相互依赖。这种特点也存在很多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财阀的膨胀、官商勾结,还有过热的民族主义情绪等等。韩国后来也出现了泡沫经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韩国的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能不能抓住机遇、能不能保持危机意识很重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也是一穷二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但如何发展,还需要不断探索。解放后曾照搬苏联发展模式,搞计划经济,“大跃进”走了弯路,接着是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浩劫。1978年三中全会后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30年高速发展。

  回顾上述东亚国家从古代到近代、现代的发展历史,最后再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1.传统与现代化的结合。东亚的传统文化是东亚国家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因素究竟是财富还是包袱?我们应该做全面的分析。我觉得这里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一种文化的自觉,这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文化自觉就是要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到底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知道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是什么,这样才能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失去自我,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用中国特色的文化来丰富世界的文化。

  2.机遇与挑战同在。回顾东亚各国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能不能抓住机遇、能不能应对挑战、能不能把外来的压力变成动力、能不能保持一种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近代的中国曾经多次错失机遇,而战后日本、韩国抓住了机遇。实际上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多,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国内的发展不平衡,贫富差别以及金融、能源、环境、安全等等都有很多风险和挑战。东亚发展历史上的很多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3.借鉴与创新并举。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后发型、赶超型的现代化,所以我们必然要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和东亚邻国的经验教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都是可以共享的,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简单地模仿和全盘照搬。我们必须要立足本国的国情进行探索,特别是要创新,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提高自主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们要不断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走东亚和平合作发展之路。东亚的历史证明,中、日、韩三国关系是东亚地区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历史上那种以邻为敌、以邻为壑,企图靠侵略、掠夺和损害邻国使自己富强的发展道路已经彻底破产了。中、日、韩三国是搬不走的邻邦,有着2000多年的文化交流传统,所以我们只能够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东亚各国应该发扬互信、互惠、互利、协作的精神,共同营造东亚地区和平稳定、合作共赢的环境,走一条东亚和平、合作、发展之路。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