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文字 复活有望
解读契丹语可以弥补13世纪之前蒙古语资料的匮乏。而对于汉语研究专家们来说,因为契丹小字是通过转写汉语借词记录了很多同时代的汉字的读音,因此,距今一千年前的汉语音韵究竟是怎样的,也可从中读到答案。
一种已经消亡了八百年的文字,后人为何要孜孜不倦地追踪它的来龙去脉?正如刘凤翥所说:“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讲,契丹文字属于历史的范畴。研究契丹文字的最终目的在于补史证史。《辽史》是在辽朝灭亡三百多年之后仓促编修的,错误缺漏比比皆是。在‘二十四史’中,辽史是最为陋略的一部书。现在传世的契丹大、小字碑刻共有44件,其中大部分是墓志铭。每一件墓志铭就是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历史,这对于补充、验证和订正《辽史》的记载有重大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王朝,契丹国有过极度辉煌的历史。但是因为辽代书禁甚严,史书记载,擅自向汉人传递契丹文字书籍者将被问斩。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契丹文字的书籍在与其同时代的北宋没有传播,更谈不上保存。而史书中仅有的五个契丹文字也是关于军事方面,极有可能是两军对峙情况下的模糊记录。因此,契丹王朝消失之后,关于它的一切也随着历史的远去被尘存起来。这些埋入地下近千年的石头,成了唯一的见证者和诉说者。遗憾的是,我们很难听懂这些“会说话的石头”,它们究竟在传达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历史。
此外,契丹语的解读对于语言研究也有极高的价值。清格尔泰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解读契丹语可以弥补13世纪之前蒙古语资料的匮乏。而对于汉语研究专家们来说,因为契丹小字是通过转写汉语借词记录了很多同时代的汉字的读音,因此,距今一千年前的汉语音韵究竟是怎样的,也可从中读到答案。
可是,与这些失传了几百年的古字对话,谈何容易?何况还是一种民族差异极大的古文字。从20世纪20年代契丹文字的陆续出土面世,到如今关于契丹文字在字音字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契丹文字研究已经有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宏观研究上经历过契丹文字与女真文字的辨认、大小契丹文字的分类,在微观上经历了从当初只是字义的推测到对文字拼读法和构拟字音的进步。几代契丹文字研究专家们呕心沥血,以求“死亡之字”重新复活。通过国内外契丹文字研究专家不懈的努力,截至目前,400多个契丹原字的一半已经被解读,1300多条词语和数十个句子的意义被探明。而在微观的语法研究方面,逐步释读了部分动词和静词附加成分的语法意义,有力地推动了该研究领域的继续向前发展。
但是,刘凤翥告诉记者:“虽然历经近一个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上述成绩,但是对于浩瀚的契丹文字大海来说,这些成果还是显得太渺小。从目前已有的统计资料来看,无论是契丹小字还是契丹大字,都还有80%以上的部分等待解读。”
相比浩瀚的研究工作,目前的研究力量也显得十分单薄。在契丹国的发祥地,如今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馆长王未想的一番话,道出了契丹文研究现状的一个尴尬事实:“第一,太枯燥。整天只与这些看不懂的文字打交道,对于时下追求刺激的年轻人来说没有丝毫的乐趣和吸引力。第二,出成果慢。刘凤翥用了一辈子的时间研究契丹文,到如今也才解读了有限的数量。没有成果,就没有职称,就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第三,没有经济收入。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的意志总是受利益驱动,没有钱的事情谁还愿意干呢?所以,馆里虽然一直有意愿从事契丹文字研究的人员,但都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所以,我认为培养人才最好还是从高校着手,就不会出现像这样的经济驱动意识。”一番话虽然刻薄,但却透彻。
老一辈契丹文字研究者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为了契丹文字研究的后续有人,仍然在不遗余力地作着奉献。为了普及契丹文字知识,刘凤翥曾在辽宁师范大学、西安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赤峰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中央民族大学举办过契丹文字讲座,并给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的关树东和曹彦生讲授了一个学期的契丹文字课程。目前,刘凤翥的助手康鹏博士在契丹文字研究方面的勤奋好学获得了刘凤翥的肯定。
除了这些个人的努力,目前契丹文字研究力量最强的应该是内蒙古大学。由清格尔泰指导的新一代契丹文字研究者吴英哲已在契丹文语法研究上颇有心得。
目前已经是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副研究员的吴英哲向记者介绍,内蒙古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起已为研究生开设了选修课“契丹文研究导论”。同时,为了系统地培养契丹文字研究力量,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语文研究所已经在北方民族古文字专业中专门开辟了契丹文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还增设了《辽史》选读和北方民族古文字研究等课程。
“为了收集契丹文字的原石资料,内蒙古大学斥资数万在民间征集契丹人碑刻,如今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的5件契丹小字墓志都是尚未发表的原石资料。在资料收集上,内蒙古大学已经遥遥领先于国内外同行。”吴英哲说,我觉得契丹文字的研究前景很好。因为资料越来越多,量的增加必然促进质的飞跃,我们正在培养人才,研究的人才也会多起来,研究的分工也更细了,譬如研究历史、语言等多方面。
吴英哲告诉记者,为了使得契丹文字研究实现电子化,内蒙古大学与蒙科立公司合作开发了契丹小字、女真文字库和配套的输入法,同时还开发了契丹小字文献综合查询系统。目前,这个系统能够自动检索、排序语料库中的任何词语。据悉,内蒙古大学目前正在着手研发契丹大字字库、输入法以及语料库。这些工作的完成将为契丹文字的分析研究和出版发行提供极大的便利。
而早在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已将契丹文字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科(绝学)”第一批名录,重点扶持包括契丹文在内的8种“死文字”研究项目。刘凤翥用十年时间呕心沥血完成的《契丹文字新研究》也将于近日完成校对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这是继1985年五人小组的《契丹小字研究》之后国内出版的又一契丹文字研究巨著。
对于契丹文字研究的未来,刘凤翥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虽然契丹文字研究目前仍存在着重重困难,但是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已近耄耋的清格尔泰如今仍在矢志不移地支持关注着内蒙古大学新一代契丹文研究力量的成长,他对记者说:“对于内蒙古大学如今正在取得的成绩,我感到欣慰。对年轻人要有耐心,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相信他们会接好契丹文研究这根接力棒。”作者: 唐红丽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