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米高梅的狮吼留给中国电影哪些弦外音

2010年11月09日 09:02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谁让这家电影公司名字中有个‘没’呢?”好莱坞老牌电影公司米高梅的破产,中国网民用这种惯常的调侃方式,表达着观点。如果不是同期发生的QQ大战360闹剧吸引了众多关注,米高梅话题的热度会更高一些。

  不少人是这次才刚刚把记忆里那声狮吼和米高梅公司联系在一起的。在电影文化还不像现在这样深入人们生活的时候,银幕上,片头前,扭着脖子发出明显音量过高的吼叫的那头狮子,是好片、佳片和大片的象征,那头可爱的狮子的一声怒吼,胜过当下的百篇影评,能让当年的万千观众迅速全情投入到电影故事里去。

  也许是受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的鼓励,米高梅刚刚传出破产消息的两三天时间,就传有国内电影公司要收购米高梅。但这种传闻总给人以不靠谱儿的感觉,竞购需要的数十亿美元倒不是大问题,问题在于万一收购成功之后怎么办?如果没有成熟的电影工业和雄厚的创作实力,单单买回那头“狮子”,意义不大。

  在某网站所做的调查中,对于米高梅破产表示“很难过”的网民达八成。这种难过心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家公司的电影作品曾参与或影响过我们的文艺生活,比如007系列、《猫和老鼠》、《乱世佳人》、《魂断蓝桥》、《绿野仙踪》等。大家为米高梅的破产难过,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那条与怀旧相关的敏感神经。

  但事实是,米高梅破产并非一些人所想的那样,从此再也看不到雄狮了。破产只是米高梅寻求生机的一种方式,随着破产带来的巨额债务免除以及其他电影公司强烈的收购意愿,米高梅公司可能会改头换面,但有着86岁高龄的“狮子”却因其具备强大的影响而不会被轻易放弃。这不,米高梅已经兴致勃勃地宣布第23部007电影的公映日期以及《霍比特人》的合拍计划了。

  造成米高梅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司发展方向的错误、创作人才的缺失、创意能力的匮乏、资本运作的失败、宣传渠道的单薄、忽视产业链开发等,都在验证中国那句古话“胜者王侯败者寇”。但通过米高梅的破产,也能清晰地看到,做好一家强大的电影企业,需要在方方面面均花费大量的心血。

  这本是一个更加属于米高梅的电影时代。比起其他几家好莱坞电影公司,米高梅应该是最早领悟“大制作”魅力的企业,1929年拍摄的《百老汇的旋律》,1958年推出的《宾虚》,都是险些掏空公司资金打造的史无前例之作,这些带有明显冒险特征的电影投资,缔造了米高梅的辉煌。但是,这个时代却是属于那些更具野心的公司的,比如2010年投资《阿凡达》在全球豪夺28亿美元票房的二十世纪福克斯。而米高梅在发展中迷失了方向,只能挣扎在债务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米高梅的破产,或许在证实着这样一个道理:拥有一家全面发展的电影公司固然重要,但深谙电影市场和观众心理、制作一部可以在全球掘金的电影,才是硬道理。米高梅曾有过每周公映一部电影的纪录,也曾制作过《西北偏北》、《洛丽塔》、《日瓦格医生》等有口皆碑的佳作,但是不能盈利,让它终于失去了让自己保持青春的造血能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泰坦尼克号》、《哈利·波特》、《2012》、《阿凡达》等大片的成功,让好莱坞电影公司明白了单一电影品牌的重要性。国内著名的华谊兄弟影业,亦在复制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发展模式,每年一两部大制作、三五部中等制作、十部上下的小成本制作,这种金字塔结构的拍片模式,保证了公司的盈利,也为探索多种类型电影的生存可能提供了经验。《非诚勿扰》3.5亿和《唐山大地震》6.6亿的票房,足以证明投拍大片的风险,要低于均衡发展、求全求多的风险。

  电影衍生产品开发,在中国只有图书、纪念品等少数几种,电影带来的收入,还仅限于票房和股市上的收入,这种收入模式是脆弱的、变数很大的。真正有竞争力的电影企业,应该以电影为核心,构建包括媒体、院线、实体产品、甚至主题公园在内的产业链,但就目前的环境而言,诞生如此庞大的娱乐帝国,还是遥远的事情。米高梅的破产,给国内电影企业带来的最大警醒应该是,集中优质资源做大事,把电影的单一品牌培育好,放弃鸡肋式的项目,追求商业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如此才能站稳脚跟。

  明年中国的娱乐产品市场,将会进一步地对外开放,这意味着中国将迎来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包括电影、音乐、游戏、图书等多种娱乐产品的冲击。而米高梅破产这个案例,恰是给中国电影企业上了生动一课,研究米高梅的兴起、盛极和衰落,国产电影的龙标(电影审查通过之后,由广电总局电影局颁发的贴在片头允许公开发行的龙符号标志)才不会在狮吼的余音下黯然失色。韩浩月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