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不同版本“民国四公子”:名副其实“官二代”

2010年11月04日 09:35 来源:法制日报-法治周末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几种不同版本的“民国四公子”

  这些“民国公子”的“爸爸”均系清末民初赫赫有名的高官大员,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王凯

  关于民国四公子,流传着许多不同的版本,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曾在《续洪宪纪事诗补注》中这样说:“人谓近代四公子,一为寒云(袁克文),二为余,三为张学良,四、一说为卢永祥之子小嘉,一说为张謇之子孝若。又有谓:一为红豆馆主溥侗,二为寒云,三为余,四为张学良。”

  张伯驹实际上是提出了民国四公子的三种说法:一、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卢小嘉;二、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张孝若;三、溥侗、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

  在这些人物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张学良了。除张学良外,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知名度可能最高。袁克文自幼聪慧,是袁氏诸子中最不同凡响的一位,袁本人也颇为自负,常以三国曹子建自比。袁克文无意于政治权位,袁氏称帝时,他与父兄意见相左,他的一首反对帝制的诗在当时曾传诵一时:“乍着微绵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南回寒雁掩孤月,西去骄风黯九城。隙驹留身争一瞬,蜇声催梦欲三更。绝怜高处多风雨,莫上琼楼最上层。”

  袁世凯死后,袁家树倒猢狲散,袁克文便往来于京、津、沪等地,从事收藏、书画、填词、作诗、撰文、唱曲等名士活动。1931年农历正月,袁克文在天津患猩红热去世,一生挥金如土的袁二公子身后只留下了20元钱的遗产,后事还是“青帮”里的徒子、徒孙凑钱帮他办的。出殡时,与其相交多年的一些僧人、道士都来送葬,甚至一些妓女也扎了白头绳来哭奠,风流才子袁二爷的后事成为当时天津卫的一大景观。

  张伯驹是河南都督张镇芳之子,他与袁家关系最为密切,1950年代末“洪宪太子”袁克定就是在他家去世的,后事也是由他一手料理。有人说张伯驹一生的职业就是“玩儿”,但他却玩儿出了大名堂、大学问。他在诗词楹联、琴棋书画、戏曲研究、文物鉴赏等方面成就不俗,旧小说里常用“诗词歌赋,无所不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来形容才子,张伯驹就是这样一个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1956年,张伯驹与夫人潘素将其一生收藏的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隋展子虔《游春图》,唐李白《上阳台帖》,杜牧《赠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黄庭坚《诸上座帖》等价值连城的珍贵书画无偿捐献给国家。

  晚年后,张伯驹担任过中央文史馆馆员、民盟中央文教委员等许多社会职务,1982年2月26日在北京平静离世,终年84岁。

  卢小嘉是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上海滩有名的花花公子,其最有名的“壮举”是与黄金荣为争夺一个女艺人而大动干戈。1940年代后期,这位卢公子移居台湾,以经商为主,1960年代末去世。张孝若则是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之子,留美出身,早年曾在北洋政府任职。张謇去世后,张孝若主持父亲留下的各项事业,1935年被手下保镖暗杀,时年37岁,其死因众说纷纭。

  溥侗是清末赫赫有名的洋务派领袖恭亲王奕欣的孙子,是四公子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和皇族。溥侗文化素养深厚,酷爱昆曲和京剧,据说当时的京剧名角言菊朋、李万春等人都曾以师事之。溥侗曾一人在京剧《群英会》中饰演周瑜、鲁肃、蒋干、曹操、黄盖五个角色,且都技艺精妙出神入化,引起了轰动。1950年6月,溥侗在上海病故,根据他的遗嘱,其后人将他葬在了昆曲的发源地苏州。

  还有另外一种版本的“民国四公子”也流传甚广,那就是孙中山之子孙科、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卢永祥之子卢小嘉。

  孙科是中山先生的独子,曾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院长、立法院院长等职,解放前夕被共产党列为43名战犯之一。后辞职旅居海外,1965年回台定居,1973年9月病逝。

  段宏业则是“北洋之虎”段祺瑞与原配夫人所生长子,从小寄养在亲戚家,十几岁才回到段祺瑞身边。和他的父亲一样,段宏业也酷爱围棋,是当时围棋界有名的高手。对于子女和亲属,段祺瑞要求极为严格,从不给予什么特殊照顾。他对段宏业虽然十分喜爱,但却没有为他的前途铺平道路,而是教育他从最低层做起,靠能力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这些“民国公子”的“爸爸”均系清末民初赫赫有名的高官大员,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虽然如此,他们各自的命运却迥然不同。

  来源:法治周末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