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逝世一周年:贡献是火箭 最大梦想是科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钱学森逝世一周年:贡献是火箭 最大梦想是科学

2010年10月29日 14:55 来源:科学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钱学森逝世一周年:钱学森,最大梦想是科学

  再过两天,10月31日,就是钱学森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了。

  55年前,也就是1955年9月,当钱学森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向新中国渐行渐近的时候,期待他归来的老友、学生以及国内科技界,也正准备为他的梦想,为共同的科学梦想搭建舞台。熟悉他梦想的人说:“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火箭,而他最大的梦想还是科学。”

  “等人坐满了就兴旺了”

  1955年底钱学森抵达北京,组建中科院力学所,是他回到新中国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在钱学森回国前,中科院的力学研究只有一个研究室的规模,这就是设在中科院数学所的力学研究室,钱伟长担任研究室主任。1955年9月,得知钱学森即将回国的消息后,钱伟长嘱托郑哲敏代笔,向中科院打报告,建议组建中科院力学所。

  1956年1月16日,陈毅副总理亲笔签署批复了中国科学院呈交的《关于成立力学研究所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钱学森出任所长,钱伟长担任副所长。新组建的力学所,连会计一共只有18人,在数学所借了几间办公室开始了科研工作。

  到1957年,中科院院士俞鸿儒来到力学所工作时,力学所的规模已扩大了许多,但当时在中科院化学所的一层楼中办公,条件依然颇为艰苦,用俞鸿儒的话说:“连扫地的一起算起来,不过70多人。”

  目前位于北京北四环边上的力学所主楼,就是当年钱学森亲自选址建设起来的。1958年初,钱学森带领力学所搬进新“家”的时候,“他指着能容纳252人的礼堂说:‘等人坐满了,就兴旺了。’”俞鸿儒回忆说。

  然而力学所的兴旺发展远远超出了钱学森的预期,到1958年底,这个小礼堂已经不够用了。当年,连同在力学所访问、短期工作的人员算在一起,超过了2000人。

  俞鸿儒说,尽管1957年他初来乍到的时候,力学所条件很差,“但我还是感到来对了地方”。他说,力学所当时有两点很吸引人:一是钱学森的学术成就,二是钱学森的爱国热情。

  1955年10月,力学所组建之初,钱学森就提出了“每个组的研究方向要围绕着国家的重大问题”。

  1958年,根据国家需要,钱学森对力学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科院院士郑哲敏说,当时钱学森对力学所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上天、入地、下海、一般工农业”的要求。“力学所的摊子一下子就大了起来。”郑哲敏回忆说,钱先生甚至还认真研究过炼钢,并提出欧美采用的“平炉炼钢”比苏联式的“转炉炼钢”在质量上更高。

  尽管这个庞大的框架并没有在力学所一直延续下来,然而,在铺设这个框架时所做的前期工作,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此后几年的一批新的科研机构,都出自力学所“门下”。

  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就有5家科研单位从力学所分离出去,它们是:中科院自动化所,上海机电设计院,人造卫星设计院,国防科委第十七研究院,目标识别研究所。

  这些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力学所时,大多是由钱学森亲自领导的,从力学所独立出去的时候,其科研骨干也大多出自力学所。

  第一个科学馒头

  “钱先生当年在为力学所选址的时候,就体现出了他的前瞻性。”俞鸿儒说,当时这个地点比较偏远,钱先生为力学所未来的发展考虑,没有选择更繁华些的地带,而是选在了这里,目的是为力学所未来的发展留出空间。

  当时力学所主楼的内部设计也体现出国际一流水准,俞鸿儒说,每个房间都有自来水供应,完全符合实验室的要求:“钱先生是按照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标准进行规划的。”

  前瞻性的建设,在几位院士看来,是要现实钱学森前瞻性科研的理想。郑哲敏称之为“第一个馒头”,他说,钱先生对这“第一个馒头”一直非常重视,而这“第一个馒头”,中科院院士吴承康说,也正是中国科学院的特色。

  “对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之间的关系,钱先生有非常明确的认识。”他提出了基础科学要“拉开距离,先走一步”的理想。我国航天领域的很多基础科学问题,都是在力学所完成攻关任务的。

  1960年,在钱学森的领导下,力学所与有关部门协作,攻克了许多飞行器发展中遇到的重大气动力热关键科学问题。

  吴承康说,这些工作都是走在生产之前、为型号研制提供了基本数据和方法的研究工作。非常完美地实现了科研与生产之间的“接力”关系。

  钱学森曾提出过物理力学的概念,几天前在纪念钱学森的活动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说:“钱先生在几十年前提出的物理力学要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理念,现在看来也是具有前瞻性的。”

  “钱先生一生最大的贡献是火箭,而他最大梦想是科学。”曾追随钱学森多年的学生与同事郑哲敏对《科学时报》记者说。中科院力学所是钱学森回国后创办的第一个科研机构,在郑哲敏、吴承康看来,力学所的建所思想,是钱学森技术科学的集中体现。在钱学森看来,技术科学要应用和发展自然科学和数学的理论手段,来解决工程面临的实际问题,科学要以新的概念、技术和方法来带动工业前进,并促使它不断发生质的飞跃。

  他们认为,经过了历史考验,并回顾力学所几十年的起伏历程,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是正确的,即使到了今天,还应该成为力学所乃至技术科学的发展道路。

  作为火箭专家、我国火箭事业早期的擎天柱,钱学森圆满地完成了他的任务,而在熟悉他梦想的人们看来,他技术科学的梦想,尚未实现,道路修远。

  1与120

  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的郭传杰在谈到他初到科大的感受时说,这个学校有着不同于别处的独特的学风和氛围,让他深感惊异。追本溯源之后,才恍然领悟。

  中国科技大学的建立,是钱学森对中国科学院,对中国科技界的又一杰出贡献。中国科技大学是在钱学森的倡议下建立起来的,目的是为实现技术科学的理想培养人才。在科大建立之初的数年间,钱学森一直坚持亲自为学生讲课。他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基础要扎实,并在一个方面冒尖”。而这个“冒尖”,就是他技术科学“要先走一步”的理想。

  重视人才培养,在几位院士看来,是钱学森、钱伟长这两位老科学家的共同特点。1957年,工程力学研究生班就是在二钱的倡议和领导下创办的,二钱都坚持亲自为该班授课。

  一位当年研究生班的学生讲述了他与钱学森的一段对话。当年他曾问钱学森:“您在国外发表了那么多有影响力的论文,为什么现在不写了呢?”钱学森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在这里给你们上课,组织科研,要花很多时间,自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写论文。但我不遗憾,你们班上有120个人,把你们教好了,你们中将来会有不少人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比我一个人发表文章更有力量。”

  由于钱学森深知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关系到科研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从创建力学所的时候,就突出关注这个问题。

  在1956年2月2日给郭永怀的信中,钱学森写道:“我们现在为力学忙,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到力学所来,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这里的工作,不论在目标、内容和条件方面都是世界先进水平。这里才是真正科学工作者的乐园!”

  除了对人才的重视,钱学森另一个让后辈钦佩不已的,就是他的素养。在俞鸿儒看来,钱学森超凡的演讲能力是一个突出例证,他能提纲挈领地抓住问题的核心,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

  当年人造卫星作为一种新事物曾使国内外瞩目,国内大多数人对这项技术一无所知又充满好奇。钱学森便受邀讲解人造卫星的基本知识。俞鸿儒说,当时,“在我看来,为外行讲解人造卫星,实在是太难了,这么复杂的技术,要在短时间内讲清楚讲明白,几乎不可能”。

  在听了钱学森的讲解后,俞鸿儒深感钦佩。当年,钱学森只讲了3点:一,它为什么不掉下来;二,怎么能把它打得这么高;三,它在那里有什么用。俞鸿儒说:“听了钱先生的讲解,我真是佩服,可不是吗,虽然人造卫星技术非常复杂,而核心问题,不就是这三点吗。”

  在钱学森去世一周年之际,那些曾追随钱学森科学理想的后辈们,如今已大多是学界泰斗了。回顾钱学森早年的工作,回顾技术科学在我国50多年的发展历程,展望钱先生亲手创建的力学所未来发展,他们表示:应该矢志不移地坚持钱学森开创的创新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根本道路,搞好丰厚的科学储备,时刻为完成国家的重大任务做好科研准备工作——这是纪念钱先生的最好方法,也是继承和发扬钱学森科学传统的最好途径。

  作者:洪蔚

  (中科院力学所原副所长、力学所所志编撰者王柏懿老师为本文提供了大力支持与帮助)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