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志愿援朝整形外科手术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支整形手术队,手术队成员也是第一批为被战争毁容的志愿军战士整形的医生,“手术队”集体荣立战功。
日记摘抄
1951.7.3(星期二)
今天就要离开沈阳,早晨八点才起床,九点第五大队全体在东北旅社聚餐,国际医防第五大队今日起则各分小队各自走上不同方向,离别情依依。(一队去长春,二队去哈尔滨,三队过鸭绿江……)天降大雨,午后4:00乘军区第二招待所车去车站,浑身淋得通湿……今天
全体换上军装。
1951.7.26
白最英,朝鲜战士,21岁,头部与上颌被炸伤,我将做他一个星期的大夫。今天晚上我值班。
1951.8.8
今天是星期三,我主刀做两个患者,一为孙盛庆,20岁,右腿炸伤,改正瘢痕牵引,他是一个非常活泼的战士,非常诚恳开朗,在做手术时他说:“大夫多割几刀吧,只要把我的腿改直。”他是在朝鲜穿山头时被炸弹炸伤的,每句话都代表勇敢的力量。他说:“不是你们来,我就残废了。”……
昨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记者意外获得一本保存了近60年的“抗美援朝日记”。日记的主人是我国整形外科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原院长、博导王翰章教授。这本泛黄的日记,记录了王翰章1951年参加 “西南志愿援朝整形外科手术队”抢救志愿军伤员的日日夜夜……
妻子赠言期待丈夫光荣归来
一次在华西口腔医院采访中,副院长石冰教授偶然提起自己的老师王翰章教授是第一批为志愿军战士做整形手术的医生。昨日,在石冰教授的帮助下,记者终于见到已经92岁高龄的王翰章教授。
经历近60年的岁月,这本红布包裹的硬壳日记本边沿很多地方已经破损,封面、封底与内页,仅剩一根陈旧的棉线相连。
翻开日记本,老人娟秀的钢笔字写道:“抗美援朝手术队日记,1951年”。
日记本的扉页,是刚怀孕的妻子给他的赠言:“希望您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实行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在您光荣归来的时候,我们将有一个新中国的下一代来欢迎您!”落款时间1951年4月29日。
日记里有些文字显然是在仓促中写就的。“警报一响就要躲进防空洞,不然3分钟之后美国的飞机就飞到你头顶了。”
组建手术队师徒一起上战场
1951年,31岁的王翰章在华西口腔医院当了3年左右住院医生,是我国整形外科开拓者宋儒耀教授的弟子兼助手。当年年初,中央军委命令大西南组织一支整形外科援朝手术队,宋儒耀教授受命组建。很快,宋儒耀教授组织起了一支10人的手术队,包括他自己和王翰章。“当时我们的志愿军没有钢盔,颌面部损伤率应该是很高的。”考虑到这点,宋儒耀教授指示王翰章针对性准备手术器械。“我们很幸运,当时英国皇家空军野战医院、美国海军陆战队野战医院撤走时,很多先进手术器械留在了华西医院,我专门挑选整形手术器械带上。”
1951年4月31日,“西南志愿援朝整形外科手术队”离开成都前往重庆,与重庆一支10人组成的“胸腹外科手术队”合并后,成为“西南援朝手术队”,这是当时四川第一支援朝医疗队。6月29日,王翰章随队抵达志愿军后勤卫生部所在地——沈阳。
换上军装做手术常通宵达旦
在沈阳,王翰章和战友们穿上了志愿军军装。7月初,“西南志愿援朝整形外科手术队”抵达长春市郊,“那里被炸得到处是残垣断壁,没有一所好房子,只有日本留下的八大部政府大楼群还是完整的,我们就把野战医院建在了那里。”
医院设好的第二天,大量伤员就不断送来,“从没看到过这么惨烈的伤员。”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老人很激动,送来的伤员大部分是冻伤、爆炸伤、凝固汽油弹烧伤。
从那天起,王翰章就和他的同事们不分昼夜战斗在手术台上,“每天早晨,天不见亮起床……查完房就进手术室,一站就是一天,累了就和衣在地上眯几分钟,起来脱了衣服继续手术,回去时,已经是晚上10点过,又写工作笔记、手术记录。”伤员太多,人手太紧,“我们有时是通宵达旦,不停手术。”
回国后,王翰章和同事们用了10年时间来为志愿军伤员整形,“这些伤员大部分被毁容,不能见人,这对他们是最残酷的,我们想尽最大办法,让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交往。”
人物简介
王翰章,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前华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华西口腔医院院长。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临床学科评委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口腔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口腔颌面损伤与畸形整复的研究。擅长口腔颌面损伤与畸形整复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的设计。
整形大师·一生遗憾>>>
4次手术 希望被玻璃撞破
“西南志愿援朝整形外科手术队”病房开设的第二天,20岁的金汉奎就被转送到这里,他,成了王翰章老人一生的心痛。
至今,王翰章老人仍然记得,金汉奎是个北方汉子,高大魁梧,他是被凝固汽油弹烧伤的。“他很清醒,还跟我说话,但耳朵、鼻子没有了,双手只剩下手掌,脚也只剩下脚掌,双眼上下眼睑外翻,眼球完全暴露,嘴巴挛缩成了鱼嘴一样,只能用管子吸食流质。”检查后,王翰章发现这个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只有肚皮上的肉还是好的”。
王翰章用了3个星期时间来帮他抗感染。3周后,给他做第一次手术,放下他的眼睑,让他能够闭眼;隔一段时间后,又给他的嘴唇做整形,让他可以张嘴进食……将近半年时间里,金汉奎一共做了4次手术,每次手术植皮都是从他的腹部取皮。“受伤后,他一直没有看到自己的模样,每一次手术后他都多了一份希望……说伤好后就回去结婚。”没想到,一天,金汉奎无意中从卫生间的玻璃上看见了自己的模样,年轻的他一声绝望的嘶喊后,撞破窗玻璃从3楼跳下,闻讯赶到的护士只抓下了他的衣角……“他为什么就不能再坚持坚持啊?”说起那个年轻的战士,92岁的王翰章老人再度哽咽。 早报记者杨丹摄影方炜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