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机枪扫射 脚趟冰水过河
一位通信兵的朝鲜岁月
亲历者:王国斌
1948年2月入伍的王国斌老人,家中珍藏了13枚军功章,包括全东北解放纪念章、全华北解放纪念章、华中南解放纪念章、海南岛解放纪念章,当然,还有那枚最珍贵的抗美援朝纪念章。王国斌1950年10月随部队第一批入朝,1958年10月随志愿军总部最后回国,他在朝八年,三次荣立三等功。如今,一个甲子轮回,回忆起60年前的往事,王国斌老人仍记忆犹新。
“敌人的电话线,不用白不用”
1950年10月19日,王国斌随军入朝,在志愿军军部电话连当通信兵。不到一周时间,第一次战役便打响了。战斗很激烈,部队前进很快,作为通信兵的他们,要及时保证军部与各师之间的有线通信,战斗打到哪,电话线就要铺到哪,任务非常艰巨。
铺设线路时,王国斌发现,路边总有敌人逃跑时随意丢弃的被覆线,这也可以利用呀。“反正是敌人的,不用白不用,还能节省我们的资源。”老人笑着回忆说。
因为是逃跑时临时丢弃的,所以敌人的被覆线很乱,十几条,几十条搅在一起,把它们分开需要时间。但是,干活时,总有敌机在头顶上扫射,王国斌要一边剪敌人的线,一边接自己的线,一边还要提防头顶上的敌机。正在接线时,听到飞机的声音,大伙都要大喊一声“隐蔽”互相提醒,跳到附近的沟里,等机关枪的声音没了,飞机飞走后,再继续工作。
因为想到用敌人的被覆线为我军服务,任务完成后,王国斌被记了一次三等功。
趟河架线 一双大头鞋冻成冰疙瘩
因为工作出色,王国斌被调到志愿军前线指挥部,负责前线指挥部的有线电话通信保证。当时,部里的通信人才急缺,三个人要负责一部总机、十部分机的有线通话。
为了防止美军在西海岸搞第二次“仁川登陆”,志愿军司令部成立了一个“西海岸反登陆前线指挥所”。为保证“志司”与“西海指”的通信联络,上级指派王国斌带领一个班,完成这次加挂线路的紧急任务。
线路铺设到大同江时,正好是12月,一个寒冬。江边的水面虽已封冻,但江心仍未完全冻上。如果走桥或者找其他已封冻的江面,就要绕很远的路,浪费不说,裸线也不好放。但若真趟河过去,江水的温度之低难以想像。作为班长,王国斌心中没有别的选择,他叫自己的兵从其他地方过江,自己扛着几十斤的电线趟着冰水向对岸走去。电线有两大捆,他就趟了两个来回。等到任务完成上岸后,大头鞋里面的水已经结冰,整只鞋都冻在脚上,成了冰疙瘩,走不了路,也脱不下来。班里的战士们赶紧用火烤,用手捂,好不容易把鞋从脚上拔出来,为了赶进度,继续架线,王国斌干脆把棉手套套在脚上,接着工作去了。
不慎落水 朝鲜老乡救了他的命
1953年夏天,王国斌所在的排负责总部至阳德方向通信线路保障任务。一天,他按常规和战友从营部向连部方向巡修,按着“顺线走,逐杆瞧、上下左右都看到”的程序,俩人爬山头、钻山沟、过树林、涉河流。到了下午返程时,突然下起暴雨,山洪暴发。两人正趟过一条小河沟,刚走到河心,接应的小战士接过王国斌手里拿的资料,一转身失去平衡,就被水冲倒了。王国斌赶紧将他扶起,又回身去捞掉在河里的小包,这时一个大浪打来,把他扑倒在洪水中。刚开始,他头脑还清醒,尽量抬头不呛水。可后来不知怎的,昏沉沉被冲到对岸。
迷迷糊糊中,王国斌突然感到温暖,隐约看到一位朝鲜老妈妈正用火盆为他取暖,烤衣服。原来,他被一位姓金的老人在河边发现,找人抬回家中,为他换了干衣服,烧了热炕,盖上厚厚的棉被,熬了姜汤……
第二天早上,连长也找来了,他们给老妈妈送来了感谢信和慰问品,王国斌也对着救命恩人深深鞠了一躬。
60年前的
手指移植手术
亲历者:刘桂兰
1951年初,刘桂兰刚满20岁,因为前方伤员过多,她便提前从山东医学院毕业,来到沈阳后勤第三陆军医院任实习医生。
刘桂兰说,当时,医院里的病人大多是冻伤,手足冻坏、变黑、感染、坏死,大部分人都被截肢。在刘桂兰管辖的病房里,一位16岁的小战士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天真活泼,就像个娃娃,却失去了手指脚趾,右手只余一个拇指和小指,吃饭写字都成问题。即使这样,这个小战士依然乐观地面对生活,在医院里,他努力学文化,进行功能恢复。刘桂兰看着很心疼,她突然想到:能不能给小战士做个手术,把小指移植到食指上?这样起码可以握笔,可以拿勺。征得小战士同意后,她亲手给病人做了手术。让大家振奋的是,手术成功了!
文艺兵
变身小铁匠
亲历者:张福元
1953年,正是我军防止敌人第二次仁川登陆阶段,为了和敌人抢时间,部队落实了打坑道的战备工作,组建了掘进组、爆破组、运渣组和被覆组,文艺兵也一一上阵,被分配了任务。文艺兵张福元被安排到供应打坑道的钢钎工具小组,专门负责提供钢钎。
由于物资紧张,眼看着钢钎影响了工期,张福元急在心里,他琢磨着自己搞个铁匠炉,自己打钢钎。
说干就干,张福元先去朝鲜老乡家借了个手摇式的小鼓风机,又到处捡石头,砌炉灶。点火试炉时,因为就他一个人,又要摇鼓风机,又要打钎头,还要沾火试验,根本忙不过来。没有打铁的大锤,他就用小手锤一下下敲。没敲几下,手上就磨出了水泡,根本握不住锤把,他干脆用毛巾沾水缠上手,接着打。
经过多次试验,张福元终于做出两根钢钎。他兴高采烈地把钢钎扛到工地上,一试之下傻眼了。“掘进组的战士们一试,不是钎尖崩掉一半,就是钎头秃了。”张福元笑着回忆说。
试验失败后,张福元没气馁,而是跑到军部找打铁师傅请教。“师傅说,这是火候的问题,时间、深浅都有关系。我一听,心里就明白了大半。”张福元说。听师傅讲完课,他没立即回驻地,而是在军部练上了手,让师傅面对面指导一番。等回到了自己的小铁炉,他再一试,果然成功了。
7车弹药紧急疏散
避免了一场大劫难
亲历者:陈希学
抗美援朝期间,设在丹东的军运处是援朝运输的指挥中心,每天的任务是把援朝部队和物资在夜间向朝鲜抢运。陈希学便负责这项任务。
运输物资时,也要和敌人打游击战。陈希学记得很清楚,1953年5月10日夜,七辆物资运输车停在军运处,在车站等待编组,军运处的领导和战士个个脸色凝重、严肃。陈希学知道,车上装的是要运往朝鲜的七车弹药。晚11时左右,突然接到警报,说敌人又来空袭了,防空指挥部赶紧下命令,把运输车向后方疏散,一个车头挂着七车弹药从丹东向后方疏散。车刚开走,敌人就投弹了。“那次敌人一共投了21枚炸弹,就在原先停放弹药车的地方,要是有什么万一,我们都不敢想。真是避免了一场大劫难,现在想想,险着呢!”陈老说。
本版稿件采写 本报记者 魏雯 实习生 初苒 摄影 王江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