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庆建系100周年 系主任否认生存困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大中文系庆建系100周年 系主任否认生存困难

2010年10月23日 21: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周其凤 北大校长
陈平原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10月23日电(蒲波) 23日上午,北大中文系举办建系100周年庆祝大会。系主任陈平原在会上澄清社会上对中文系“生存困难”的误解,认为随着中国人日渐“小康”,中文系等人文学科开始“触底反弹”。

  2010年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100周年。百年来,从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门”开始,众多名家任教于北大中文系,秉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理想,为学科建设、学术传承、文化进步乃至民族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3日,数千名校友云集北京大学百周年大讲堂,重温历史,联系感情。

  北大中文系的未来发展:

  立足国内,沟通两岸三地,背靠东亚,面向欧美

  北大校长周其凤在致辞中说,回顾既往发展历史,中文系和北大一样走过了自己辉煌的一页,展望未来,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艰难历程中,中文系如何承担起应有的职责,这是面向未来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师生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希望北大中文系能在保持过往优势的基础上,拓展深化新领域,取得新突破,突现创新的能力,自觉强化一流大学、一流中文学科的意识。

  据北大中文系系主任陈平原介绍,百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全日制本科生7285名,专科生675名,硕士研究生1701名,博士研究生778名,总共10439人。其中外国学生939人。这些都是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书因此记录在案的。此外,改革开放30年,北大中文系还接收了博士后18名,接待国外访问学者和高级进修生1773人,国内访问学者和进修教师1870人,3661名学者在北大的时间一般只有一年两年,但对北大中文系传统的体认和接纳同样让人欣慰。

  “对北大中文系来说,做得好那是应该的,做得不好,我们心里有数,要努力改进。”陈平原说。他谈到北大中文系在学术界的未来发展方向,“立足国内,沟通两岸三地,背靠东亚,面向欧美,不满足于在国内学术界引领风骚,在国际学术界要占有一席地位。”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大胆判断:

  中文系等人文学科,开始“触底反弹”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陈平原在发言中特别提到,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才发现社会上对北大中文系颇有误解,“以为我们生存十分困难”。

  陈平原介绍,北大中文系本科招生情况很好,最近三十年,北大中文系一直没有扩招,一直稳定在80-100人,视每年考生水平上下浮动。北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转专业,中文系每年大概转出去4-6名,转进来10-15名。

  陈平原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北大中文系学生中,各省市文科第一名的很不少;九十年代以后,家长都希望孩子念能赚大钱的院系,中文系风光不再。“可最近几年,情况又有变化,开始有各省市文科第一名报考北大中文系。今年我们总共招了四名各省市文科第一名。”

  在陈平原看来,不是说第一名就比第二、第三好很多,那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代表社会上开始重新看好中文系。“我稍做分析,成绩顶尖而愿意选择北大中文系的,大都是大城市的孩子(如北京、上海)。一是视野比较开阔,二是家庭相对富裕,故更多地考虑个人兴趣而不是就业前景。因此,我有个大胆判断:随着中国人日渐“小康”,中文系等人文学科,开始‘触底反弹’了。”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哉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