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以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然而,当年专门为修建避暑山庄及寺庙提供砖瓦琉璃的五窑沟皇家古窑,如今却破坏严重。由于周围村庄拆迁,古窑遗址周边大量的砖瓦琉璃构件,正在被成堆成堆地兜售。
文物被成堆地售卖
承德兰义和老人和老伴王枢坤是当地对五窑沟研究最全面的专家,十几年来,为了保护、传承、记录下五窑沟的今昔,两位老人曾几百次到五窑沟调查研究。10月7日,两位老人再次来到位于承德市安远庙以东约两公里的五窑沟村。眼前的一切让老人非常震惊,“窑址破坏得非常严重”。
兰义和告诉记者,五窑沟皇家古窑是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的“摇篮”,其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然而,五窑沟并未得到应有的保护。“我找过文物部门不下几十次,但从没有见到实质性的保护措施。”无奈中,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五窑沟遗址——— 一本图文并茂的关于五窑沟研究的书籍即将出版。
最近的这次踏访,老人看到了从不愿设想的一幕———“五窑沟将要消逝了”。仅存的窑口破损严重,行将坍塌,许多曾经用来修建农房围墙和房基下遗存的砖瓦琉璃构件,正随着村庄的拆迁,被人成堆成堆地售卖。
兰义和说,那天他们遇到几位自称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人。“他们是专门来看五窑沟的,他们说这个窑址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但五窑沟的现状让他们触目惊心。”在一农户家门口,兰义和和老伴看到一堆琉璃构件,其中一些构件自己都是第一次见到。“那一堆要价3500元。最后一共120多件,被来自北京的几个人以2500元买走,他们租了一辆货车拉回了北京,不过他们说如果今后承德修建博物馆,还会无偿送回来。”
通过了解,兰义和还得知,最近五窑沟遗址经常有外地人光顾。老人告诉记者,这些文物一旦散落各地,很难再能搜集回来,“这对于国家、对于承德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但不知何故相关部门一直未给予重视。
23孔窑口现仅残存3孔
10月21日10时,记者来到五窑沟皇家古窑遗址。原来包围遗址的村庄已拆完,有村民正在废墟上整理砖瓦。看到有外人到来,一位正在清理房基的村民问:“是来找瓦片的吧?”
据村民介绍,现在旧砖瓦琉璃构件已很少了,“每天都有人来,外地人买走不少。今天你是第一个。”这位村民说,此前村里到处可以看到完整的琉璃构件,“有整个龙头,有拼起来的龙头,这么说吧,只要避暑山庄外八庙里有的,这里都有。”该村民指着不远处仅存的三孔窑口说,“勾机拆房时,有人想用勾机把窑口拆了,想看看里面有没有琉璃瓦片,让村民给制止了,要不然真就一点不剩了。”村民们告诉记者,大家都知道五窑沟是文物,但整日为生计忙碌的村民们无暇考虑怎样保护,“何况政府都不怎么管呀”。
兰义和老人介绍说,1997年这里仍能找到23孔窑口,但随着村庄扩建,目前仅留下3孔窑口。“当时村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以前烧制的成品和半成品,都用来修围墙盖猪圈了。”记者在仅存的3孔窑口处看到,最东侧的窑口已经坍塌,最西侧的窑口也出现许多裂缝,现在靠一根木棍支着。
300年古窑遗址告急
兰义和老人介绍说,五窑沟何时建成、何时停产,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多年来,他通过文献记载、建筑物、遗址区域内的诸多实物遗存,初步推断五窑沟曾生产了近200年。
兰义和老人说,“圣祖(指康熙)朱批”上谕的记载,对考证五窑沟起源年代非常重要。1702年8月25日,康熙传谕工部,对热河上营“差官划界布桩,此后禁断行猎、放牧”,并进一步谕称,“著于山东、直隶招延工役,近于围场伐运木植,兹地选山采石,预修窑场。”乾隆四十年(1775年)曾有一道内务府奉旨查普乐寺下磬锤峰砖窑的奏折,所说地址与五窑沟遗址地址吻合。
2002年10月16日,避暑山庄复建水心榭南北两端木牌坊时,兰义和在碎石残砖中偶然发现了11块上有“窑印”的残砖,其中两块字迹完整清晰,分别有“新样”和“兴隆窑记”字样,这与他在五窑沟收集的两个窑印一模一样。兰义和在对诸多资料实物推断的基础上,认为五窑沟在1709年前已经开始生产。而对于五窑沟停产的时间点,兰义和判定为“辛酉政变”时期的咸丰十一年(1861年)前后。
近年来,对于五窑沟皇家古窑遗址,承德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对其加强保护,承德市也在2003年制定的《承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2009年制定的《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到了有关五窑沟等文物古迹的保护等内容。但从目前来看,五窑沟古窑址在经历了300余年后,正因为疏于管护随时都有消逝的危险。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