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群:毛岸英是拆弹专家 火中救出朝鲜妇女小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杨大群:毛岸英是拆弹专家 火中救出朝鲜妇女小孩

2010年10月20日 10:53 来源:沈阳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军旅作家杨大群
图为被毛岸英营救的朝鲜居民“阿妈妮”母子。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毛岸英才勇双全,是个拆弹专家”

  电视剧《毛岸英》今晚在央视播出。著名军旅作家杨大群通过本报首次公开有关毛岸英的一些故事和图片,以纪念毛岸英烈士逝世60周年——

  今晚,34集电视剧《毛岸英》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这是为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与毛岸英烈士逝世60周年而特意安排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0月19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在朝鲜战场上曾与毛岸英共同相处一个月时间的著名军旅作家杨大群。今年85岁的杨老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记者独家首次公开有关毛岸英的一些故事和图片。

  “刘秘书”是个翻译专家

  据杨大群介绍,毛岸英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起初到朝鲜战场,除了彭总司令外极少有人知道毛岸英的身份。而彭总司令身边有三个秘书,一个军事秘书,一个政治秘书,还有一个是机要秘书。这个机要秘书姓刘,后来才知晓,他就是毛岸英。”“至于为什么姓刘,后来与毛岸英妻子刘思齐交谈时得到证实,这缘于刘思齐的父亲姓刘。”

  “刘秘书平易近人,和他熟了之后,他叫我‘杨大个子’,我也叫他‘刘大个子’,他身高和他父亲差不多,有1米83左右。”“有一次,我到司令部去,看见他在外屋烧了一大壶水,里屋放了一大堆书,他嘀嘀咕咕地念着,书里的东西看不懂,全是外文。我就问他‘你在干什么呢?’”“我在译书呢!”“他的回答让我吓一跳,心里想,这个机要秘书水平真高啊!”

  杨大群表示,毛岸英当时在志愿军司令部任俄语翻译,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精通英语和法语。“据我了解,法语是他后来学的。”

  毛岸英是拆弹高手

  据杨大群讲,毛岸英才勇双全,在朝鲜战场上十分勇敢。有一次拆除炸弹的经历令他记忆犹新。“那是在司令部附近发现有一个美军投下的定时炸弹。很多人不敢靠近,还有的人要采取危险办法销毁。但是毛岸英却大声叫喊,不让任何人靠前,他只身一人临近炸弹。”

  “当时大家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因为这个炸弹分三节,三节当中,哪一节拆除不彻底,都有爆炸的可能。而毛岸英手中的拆弹工具却又十分有限。那么大个炸弹一旦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毛岸英仔仔细细地拆了一部分又一部分。额头渗出了一层又一层的汗水。最后终于把炸弹拆掉了。拆出了一大堆黄色炸药,那炸药看着就让人害怕。”

  杨大群说,后来才知道,毛岸英曾在苏联和东欧地区参加过多次战争,并在苏联坦克连中任过职,对于坦克的构造、部件组合等了如指掌,并学会了一手拆弹的本领。

  被他营救的“阿妈妮”照片首次公开

  杨大群向记者展示了几幅泛黄的照片,有两幅是他在朝鲜战场上照的。另一幅是一位抱着孩子的朝鲜妇女,旁边是茅草房。杨大群表示,这位妇女就是当年毛岸英从火堆中救出的“阿妈妮”。

  “阿妈妮是人们对朝鲜身为母亲的中年妇女的通称。”“还记得那是二次战役之前,美军飞机轰炸朝鲜民房,致使民房大片大片地起火。而民房距司令部所在位置不远。当毛岸英得知民房里还有百姓时,就奋不顾身地跳入着火的房屋营救,最终把这位阿妈妮救了出来。获救的阿妈妮哭喊着说房子里还有自己的孩子(就是照片中的小孩)。听到这里,毛岸英的举动更令人震惊,他毅然拿起一盆水向自己的头上和身上浇下,然后再次跳进熊熊大火,并将孩子救出。”

  杨大群称,这位阿妈妮后来被志愿军称为“小龙女”,也就是杨大群于1952年创作的作品《刘排长与小金枝》中的小金枝,而刘排长就是毛岸英。

  据杨大群讲,关于阿妈妮的故事还有一部分,毛岸英牺牲后就被掩埋在阿妈妮家附近。后来“刘秘书”的身份被揭开后,志愿军要将毛岸英的坟挪走,可阿妈妮说什么也不让,并说坟里埋的是她儿子,她和家人要为这位恩人守墓一辈子。最后,一位志愿军首长说,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儿子。这样阿妈妮才不再阻拦,并向北京方向连连鞠躬。

  他对朝鲜人民感情深

  杨大群与毛岸英接触的细节还有很多。包括一次毛岸英问杨大群,“打起仗来,你们记者在哪‘记’啊?”杨大群回答“就在阵地旁边的一个小窝棚里。”“自己在里边害不害怕?”杨大群坦陈“真是挺害怕的,怕敌人的飞机啊!”“那你莫不如到阵地来,这儿连喊带叫的肯定不害怕,然后你还可以亲身体会,有内容写。”杨老说,“结果我真的把工作地点搬到了阵地,连喊带叫的,的确不害怕了。”

  据杨老讲,毛岸英平时和朝鲜百姓相处特别融洽,尤其是对穿白色民族服装的朝鲜妇女感情极深。这是为什么?原因是一看见穿白衣、白裤或者白裙的妇女,毛岸英就会想起自己的母亲杨开慧。因为杨开慧平时就喜欢着白色服装。对于这一点,刘思齐也表示认同。

  本报主任记者 李彤

  见习记者张娇岩文并摄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