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10月18日,一把大火吞噬了一座精美绝伦的宫殿。
2010年10月18日,一场冷雨笼罩着废墟上的残垣断壁。
整整150年,大火早已熄灭,灰烬可以消散,但英法联军的历史之罪以及中华民族的历史之辱,却是冷雨冲刷不尽的。
如同圆明园正觉寺山门广场“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石”上的四个大字——“不能忘记”,也像18日晚“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主题晚会”的主题歌——《不能忘却的纪念》。
谁在纪念——不是以仇恨而是以良知的名义
历史无法更改,但历史必须正视。
18日下午,《1860:圆明园大劫难》的作者、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和《追寻失落的圆明园》的作者、中国历史学家汪荣祖共话万园之园的兴衰历程。
布立赛称赞“这是一场富有勇气的纪念活动”,他希望自己的书能够增强“记忆责任”,并再次呼吁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无条件归还中国。
据布立赛介绍,多数法国读者对这段历史不再回避。“我收到了很多读者来信,特别是当年当事人后代的来信,他们还把祖辈的日记和收藏拿给我看,对祖辈们在中国所干的那些不光彩的事情感到羞愧。”
正视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布立赛认为,对圆明园来说,最重要的是历史事实。对待历史,我们可以宽恕,但不可忘却。
作为一位严肃的历史学家,布立赛说,圆明园劫难的罪魁祸首是英国人,法国人可以算是随从。但对待历史问题,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态度很不一样。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专门为《1860:圆明园大劫难》的出版写信祝贺,而且法国人对劫掠圆明园的行为感觉很羞愧,但英国人却认为一切都是战争的法则,没有丝毫愧疚之情。
“可能很多英国人都不了解真相,希望将来有一天《1860:圆明园大劫难》能在英国出版,让更多的人知道真实的历史。”
去年2月,佳士得不顾中国人的强烈反对,强行拍卖圆明园铜兽首。据悉,在拍卖会前夕,布立赛曾到现场宣讲真相,甚至写信给法国总统萨科齐,希望他能代表法国政府将兽首铜像买下送还中国。
新西兰友好人士玛丽·鲍灵是英军后裔,今天,她带着一对瓷瓶来到中国。“不是我家的东西必须归还。”
两天前的16日,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半身雕像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揭幕。雕像底座上用中法文字表达了“永久呼唤文明与和平的尊重,永久纪念人类的正义与良心”的愿望。雕像南侧的书型石雕上镌刻着雨果强烈谴责圆明园暴行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在地球上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叫做夏宫……这个神奇的世界现在已经不见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我相信,总有这样的一天——这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雕像由法中友协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法国东方华人协会共同捐赠。
谁在遗忘——漠视和对抗
布立赛,鲍灵……有良知的人们都在纪念。但也有人在漠视、在遗忘。
对圆明园方面推出的学术会议、系列展览、中外文化交流、主题晚会等一系列活动,英法媒体或者“忽略”,或者“不触痛痒”。英国《独立报》称,圆明园将修复文物搬到网上是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欧洲电视1台和法国电视5台简单提及纪念活动,但对圆明园被焚,则只提到“在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斗中被焚毁”。
在今天的主题晚会上,圆明园学会发布了一份倡议圆明园流散文物“物归原主”的全球倡议书。
圆明园流散文物到底有多少,有推测说光流散在海外的就有150万件,但由于圆明园的文物名册已遗失或被焚毁,没人说得清。
影响文物回归路的,并不是文物名录的调查,而是对待掠夺文物的态度。为了寻找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圆明园管理处曾于2009年10月成立工作组专程赴美国寻访,以摸底流失文物并完善文物资料数据库建设,寻到超过400张老照片及流失文物。
根据197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签署的国际间共同保护文物与合法管制文物进出口协定,私藏赃物者必须将文物物归原主。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他们在出发之前,已经预感到此行可能不太顺利。
据圆明园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介绍,去年10月18日启动的圆明园海外流散文物摸底调查在第一站美国之行回来后搁浅。“一方面由于资金紧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海外寻宝动静太大,已造成一些海外博物馆不理解,甚至对寻宝小组戒备森严,比如在研究人员到达之前,人家就已经准备好了律师函等法律文件,随时准备对抗。”
陈名杰说,也有很多美国的博物馆对他们的努力表示理解:华盛顿弗利尔和赛克勒博物馆派专家介绍馆藏文物和圆明园老照片,还破例紧急安排工作组到地库参观其镇馆之宝;美国国会图书馆将馆藏与圆明园有关的文献资料搜罗备至,欢迎工作组的到来;费城艺术博物馆不仅热情接待,还特别邀请工作组出席其新馆开馆仪式;洛克菲勒档案中心和赛勒姆博物馆则提供了大量圆明园老照片和西洋楼铜版画图片等。陈名杰透露说,圆明园管理处还将择机开展赴欧洲和日本的寻宝之行,以期能建立一份较为完整的名录。
虽然文物流失国追讨文物“回家”有相应的国际公约作为法理依据,但实际追讨起来困难重重。
在文物主权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认为文物是属于全世界人类的财富,应该被存放在一个最有利于其保护的博物馆;另一种则认为文物承载着特定民族的文化记忆,应当归还所属国。
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认为,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非法出境的文物我们要永远保留追索的权利,“但有时也不能太着急”。
中国现阶段的文物回流形式大致可分为依法索回、国家购买、民间购买和捐赠。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多次运用法律和外交手段,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通过国际合作,成功索回流失海外文物。比如,1998年从英国追索回从香港走私出境的中国文物3000余件;2001年从美国追索回被走私的河北曲阳五代王处直墓彩色石雕像等。
实际上,人们对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关注,已经超越了这一事件本身,对它的“寻找”更多的是一种象征,“纪念和寻找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勿忘历史、倡导和平,加强对圆明园的保护和研究。”陈名杰说,他向记者介绍了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的下落,“回归已有五个,知道下落还有两个,就是去年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的。”
如何修复——“博物馆式修复”
在今晚的主题纪念晚会上,圆明园委托中国文物基金会主持修复的150件圆明园文物宣告完成,其中部分文物拟明年起在全国巡展。这150件文物是历年清理圆明园遗址及考古发掘采集和出土的文物,虽有青玉老人山子、“花甲联芳”玉扳指等精品,但绝大部分是受损的石雕及瓷器残片。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说:“整体看,它们从艺术品的角度讲不是顶尖的,毕竟好东西都被人家抢走了。但不管怎样,它们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常珍贵。”
150件文物的修复,并没有采取以假乱真的“商业修复”方法,而是严格按照“博物馆式修复”的原则,损毁处用石膏补缺,让人看到修复的痕迹,也就是曾被破坏的痕迹,突出它的沧桑感,从而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
据了解,圆明园管理处正按照《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推进工作,目前圆明园遗址“四十景”中已经有18处完成了垃圾清理、考古勘探;修缮了正觉寺,复建了二宫门。陈名杰说:“可以有选择地恢复一部分内容,比如土木建筑之类,让人有强烈的对比,更能激起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但西洋楼、大水法肯定不能重建。对这个问题,一定要理性看待。”
圆明园要不要整修、如何整修,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但利用数字技术“还原一个真实的圆明园”已在学者们的努力下成为现实。日前,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次发布一项名为“再现圆明园”项目的最新成果——圆明园22景的3D复原效果图,公众可在相关网站上一睹圆明园昔日盛景。
本报首席记者 江胜信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