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干净”的爱情
多数时候是影视带红图书,《山楂树之恋》却是小说先走红才拍电影。小说改编成电影,作者会特别关心有没有忠于原著,而对于一般的读者或观众,改得好不好才是关键。电影《山楂树之恋》显然不能让原作者艾米满意,以至电影公映之后,她不断撰文批评,指出电影有一大堆硬伤。
从小说到电影,最大的改动在于对性的处理。小说把对性的探讨置于中心位置。静秋刚认识老三不久(第18页)就来了月经,弄脏床单,老三帮她洗床单。这个情节的设置给人突兀之感,却明白宣示了小说叙事的发展方向。再过不久,他们就有了第一次拥抱(第44页)、第一次接吻(第45页)。可以说,小说中两人爱情的进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女主人公性觉醒的过程,作者对此的描述细致入微。这样铺垫下来,就到了故事的高潮(第255~259页):男女主人公睡在一张床上,用手“看”对方的身体。显然,对于他们的爱情,性绝非可有可无。
然而,在电影里,性的元素几乎全被过滤掉了——电影的宣传语“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或许强调的正是这一点。但这是。这样的改动就无怪乎原作者会对电影大加鞑伐了。艾米:“如果电影编剧把性的内容都压榨没了,只剩下老三在生活上对静秋的帮助,那可能真的搞成《我的父亲母亲》了。”
更大的问题是,这样改动也扭曲了这份爱情与时代的关系,几乎使人物置于历史真空中。通过小说,我们可以体会到,她对性的无知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她对爱情的理解也打上了时代烙印。那时,正常的情感需求和表达都被贴上了资产阶级的标签,被视为洪水猛兽;因为父亲成分不好,静秋必须与之划清界限,并好好表现……这都决定了静秋处理感情的方式。考虑到时代背景,静秋对性的探求,对爱情的追求,简直可以用“大胆”二字来形容。对这份“大胆”,我想作者是持赞赏态度的。
相反,电影极力强调的却是故事的另一面。张艺谋似乎对那个时代充满怀旧之情。电影的宣传语则是“在商品社会感受久违的质朴”之类的,似乎在说,今天的社会物欲横流,那个年代的爱情才纯洁无瑕。难道,我们必须回到那个物质和自由都极度匮乏、正常的人伦和亲情都不要的年代,才能找回纯真的爱情吗?
我站在艾米一边,认为电影的改编完全失败。
不过,改编中也有亮点。小说结尾写道:“每年的五月,静秋都会到那棵山楂树下,跟老三一起看山楂花……她觉得那树上的花比老三送去的那些花更红了。”(291页)而电影结尾,镜头拉近,我们看到,被革命话语渲染成红色的一树山楂花,却是白色的。谎言由此揭开。这真是一个有力的结尾。
皮 特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