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几百名演员扮演的活字印刷字模通过不断变幻,用大篆、小篆、楷书三种不同字体展现了同一个汉字——“和”。
这一幕至今让人津津乐道,而这个包含“和谐”“和平”“和睦”等意义的汉字,最近再度被评选为“最中国”的汉字。
最新一期的《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该社组织的“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100个“最中国”的汉字中,既有代表着社会文明发展的耕、禾、农、家、田、丝、工,也有包容着中国哲学、宗教、社会文化思想的儒、道、佛、悟、戒,体现国家情怀的中、东、北、土、社、九、鼎、国。
50余名中国历史、语言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先行海选出374个汉字,再进行终审。主办方同时还在中国国家地理网、汉字网等网站上广泛征求网友意见。“和”字赢得了网上投票的最高票数,也获得了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李贞德等专家的大力推荐。
《中华遗产》由中华书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和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该刊主编黄秀芳原本预估评选结果会是见仁见智、千人千字,但最终却是令人意外的“英雄所见略同”。“尤其是票数比较集中的汉字,若将它们排列起来,几乎就是儒家文化的关键词:天、和、礼、道、德、仁、义、忠、信。”
法国学者、法语联盟法语学校校长Xavier Garnier和其他一些专家就共同推荐了“德”“善”。推介理由说,“德”表现出深厚的人文理性,“善”则是人性的本色,中国人以“止于至善”作为至高境界的哲学追求。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泰用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这一名句,来描绘心目中的“最中国”汉字——“淡”。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淡”字反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和“淡定”的处世哲学。
与“淡”对立的则是不怎么讨喜的“贪”字。“贪就如同附着在中国文化上的斑斑锈迹,伴随着国人几千年。其中是非得失,在新的时代特别值得我们反思。”参与评选的青岛政协文史专家李明说。
入选的汉字中还有许多代表中华民俗文化的字,如“龙”“凤”“宝”“玉”。网友“诡辩术”说,龙作为中国几千年的图腾延续至今,“龙”字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凝聚,目睹了时代更迭和王朝兴衰。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次评选,用汉字梳理、诠释、认识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用汉字说明中国。
(记者李寒芳)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