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谒绍兴大禹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敬谒绍兴大禹陵

2010年10月14日 17:0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穿过夏风扑面的绍兴老县城,车子一路向东南方向行驶,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水波荡漾的护城河都渐渐消失在视线中,远处,原本一抹黛青色的会稽山,显露出郁郁葱葱的底色,黄色的殿宇、朱红的墙壁在山间绿树中若隐若现,屋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气度不凡。

  相传4000多年前,神州大地水洋洋而泛滥。大禹受命治水,历尽艰辛,终于遏制住了洪水之患。后来,“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禹陵为大禹之葬地,以山为陵。明洪武年间,即被钦定为全国该祭36座王陵之一。

  对于专程从杭州赶来拜谒大禹陵的李玲玲来说,眼前的景色并不陌生,3年前的春天,她曾围黄巾,着正装,站在公祭大禹的方阵中。此次,她是带着即将开学的女儿完成暑假中最重要的一课——大禹陵寻祖之旅。

  在浙江,像李玲玲这样自发前往拜谒大禹陵的家庭越来越多。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德泽被万方 轨范昭百代

  大禹陵是一处合陵、祠、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右侧有一个八角重檐石亭,上刻“咸若古亭”四字,俗称鼓乐亭,传为祀禹奏乐之所。亭旁有近年新建的“碑廊”,内立秦始皇东巡会稽时命丞相李斯撰写的《会稽刻石》等珍贵碑碣。

  李玲玲带着女儿经禹陵广场,跨过禹贡桥,站在甬道前古朴简洁的棂星门下。举目便见大禹陵牌坊与大禹陵碑,牌坊前有一横卧的青铜柱,名龙杠。龙杠两侧各有一柱,名拴马桩。旧时凡进入陵区拜谒者,从帝王到百姓,须在此下马、下轿,步行入内,以示对大禹的尊崇。

  甬道两侧古柏夹峙、庄严幽深。高大肃穆的大禹陵碑上书三个鲜红大字“大禹陵”,此三字系明嘉靖十九年(1540)绍兴知府南大吉楷书并勒石,豪放而雄浑,有顶天立地之气概。漆以朱红,耀眼夺目。碑前的两棵百年盘槐,夏天碧绿葱茏,冬季虬枝如铁。碑后是禹王山,相传大禹即葬于此。移步前行即到禹庙,这是大禹陵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始创于禹的儿子启,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祭祀、供奉大禹的庙宇。背依会稽之苍翠,面呈越中大地灵秀之气,庙宇更见雄伟壮观之气象。在禹祠的左侧有一井,名曰“禹井”,相传为禹所凿。有亭名“禹井亭”,其楹联云:“德泽被万方,轨范昭百代”。意为中华大地的人民都得到了大禹的恩惠,他为民忘私、不屈不挠的种种美好品德是人们的楷模,光照后世。

  年年有公祭 崇祖乃民意

  司马迁《史记夏本记》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

  从史书记载来看,有关大禹的五件大事都发生在绍兴。一是禹禅会稽。大禹在会稽山会诸侯,共同祭祀会稽山,从而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二是禹疏了溪。在绍兴有许多大禹治水的传说,而最有名的当推“禹疏了溪”,了溪,后称剡溪,为今天曹娥江的上游。三是禹会会稽。大禹在会稽山会诸侯,祭诸神,明君位,示一体,创建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四是禹娶会稽。大禹与涂山氏的结合,应是在禹“禅会稽”之时之地。五是禹葬会稽。大禹死后葬在会稽。

  绍兴是大禹的主要活动地,在绍兴还有不少地名与大禹有关,比如夏履桥,相传大禹治水经过这里,他的一只鞋被洪水冲走,老百姓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他失履的地方造了一座桥,即取名“夏履桥”。

  在百姓心目中,大禹是伟大的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立国始祖,他在治水中不畏艰险、身先士卒、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同时也为他赢得了后世子孙的崇敬和传颂。

  大禹死后葬会稽,即开始有了守禹陵、奉禹祀的活动,以后历时千年,承传不绝。最早的祭禹可追溯到公元前2059年左右夏启首创的祭禹祀典,到现代尤其从1995年以来,绍兴市每年到农历三月大禹祭日前后都会举行祭祀活动。如今绍兴公祭大禹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被列为“国祭”。

  姒族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姒大牛介绍说,祭禹典礼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大禹后人备受鼓舞,为了让祭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形式传承下来,姒族研究会经过讨论决定,恢复过去正月初一祭大禹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正月初一和大禹生日的农历六月初五,姒氏族人都要在禹庙前拜祭大禹,放鞭炮、焚香,然后按先长辈后晚辈顺序跪拜。在姒氏族规中,拜祭大禹与拜菩萨不同,不点蜡烛,而且双手抱拳,表明在姒氏族人眼中,大禹不是菩萨而是祖先。对大禹的公祭,也反映出民意。

  天下第一村 千年不易姓

  2007年,李玲玲参加公祭大禹仪式时,曾经走访过陵园附近的守陵村,那里居住着世代为大禹守陵的人。

  据史料记载,4000多年前,大禹的第六世孙少康,派庶子无余到会稽守祭大禹陵墓,建祠定居成“禹陵村”。这里居住的村民多为姒姓,他们是大禹的后代,世世代代在此守陵,该村由此被称为“天下第一村”。

  截至2000年,姒氏族人为700多人,分布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市及海外,禹陵村姒氏成为我国极其少见的千年不变其姓、不易其址的古老家族,引起了人类学研究者的关注,被中科院的课题组作为研究华夏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对象。

  绍兴的这个禹陵村聚集着全国最多的姒姓人家,村子原名守陵村,但有人嫌这个名字不好,于是改名为禹陵村。目前,这里的姒姓已传至145代。新禹陵村于2003年底开始改造新建,保留了原禹陵村有价值的建筑,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从外表看起来禹陵村是古旧的,但里面全是现代化设施。

  今年58岁的姒张富在稽山桥附近开了一个加油站,作为姒氏第143代子孙,他说:“我是1952年出生的,没有看到解放前的祭禹场面,很早就想以姒族后裔的身份做一次家族式的祭祀。”他的愿望几年前得以实现。

  青年同祭禹 奋进兴中华

  在陵区,李玲玲一家遇到了大禹陵景区管理处的徐文炎主任,他对这种民间自发前来祭禹的行为司空见惯:“每年都有很多学生特意前来,接受大禹的精神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平时绍兴城里来这里上德育课的学生就更多了。”

  我们从景区管委会提供的资料上看到,从2007年至今,景区已经免费接待学生20万人次,上海华东师大二中、上海洋泾中学、绍兴建功中学等学校每年都会前来举行学生成人仪式等活动。2007年,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联欢节“相约绍兴,同祭禹祖”活动在大禹陵祭禹广场举行。还特别针对小学生举办《治水英雄,立国始祖——大禹故事展》,此外,《大禹陵》一书和历年公祭大禹的实况录像资料等都会免费赠送给学校,有些资料还被学校当作乡土教材使用。弘扬先祖精神,激励今人奋进的祭祖活动在青年人中越来越被接受和传扬。

  穿过夏风扑面的绍兴老县城,车子一路向东南方向行驶,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水波荡漾的护城河都渐渐消失在视线中,远处,原本一抹黛青色的会稽山,显露出郁郁葱葱的底色,黄色的殿宇、朱红的墙壁在山间绿树中若隐若现,屋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气度不凡。

  相传4000多年前,神州大地水洋洋而泛滥。大禹受命治水,历尽艰辛,终于遏制住了洪水之患。后来,“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禹陵为大禹之葬地,以山为陵。明洪武年间,即被钦定为全国该祭36座王陵之一。

  对于专程从杭州赶来拜谒大禹陵的李玲玲来说,眼前的景色并不陌生,3年前的春天,她曾围黄巾,着正装,站在公祭大禹的方阵中。此次,她是带着即将开学的女儿完成暑假中最重要的一课——大禹陵寻祖之旅。

  在浙江,像李玲玲这样自发前往拜谒大禹陵的家庭越来越多。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德泽被万方 轨范昭百代

  大禹陵是一处合陵、祠、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右侧有一个八角重檐石亭,上刻“咸若古亭”四字,俗称鼓乐亭,传为祀禹奏乐之所。亭旁有近年新建的“碑廊”,内立秦始皇东巡会稽时命丞相李斯撰写的《会稽刻石》等珍贵碑碣。

  李玲玲带着女儿经禹陵广场,跨过禹贡桥,站在甬道前古朴简洁的棂星门下。举目便见大禹陵牌坊与大禹陵碑,牌坊前有一横卧的青铜柱,名龙杠。龙杠两侧各有一柱,名拴马桩。旧时凡进入陵区拜谒者,从帝王到百姓,须在此下马、下轿,步行入内,以示对大禹的尊崇。

  甬道两侧古柏夹峙、庄严幽深。高大肃穆的大禹陵碑上书三个鲜红大字“大禹陵”,此三字系明嘉靖十九年(1540)绍兴知府南大吉楷书并勒石,豪放而雄浑,有顶天立地之气概。漆以朱红,耀眼夺目。碑前的两棵百年盘槐,夏天碧绿葱茏,冬季虬枝如铁。碑后是禹王山,相传大禹即葬于此。移步前行即到禹庙,这是大禹陵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始创于禹的儿子启,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祭祀、供奉大禹的庙宇。背依会稽之苍翠,面呈越中大地灵秀之气,庙宇更见雄伟壮观之气象。在禹祠的左侧有一井,名曰“禹井”,相传为禹所凿。有亭名“禹井亭”,其楹联云:“德泽被万方,轨范昭百代”。意为中华大地的人民都得到了大禹的恩惠,他为民忘私、不屈不挠的种种美好品德是人们的楷模,光照后世。

  年年有公祭 崇祖乃民意

  司马迁《史记夏本记》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

  从史书记载来看,有关大禹的五件大事都发生在绍兴。一是禹禅会稽。大禹在会稽山会诸侯,共同祭祀会稽山,从而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二是禹疏了溪。在绍兴有许多大禹治水的传说,而最有名的当推“禹疏了溪”,了溪,后称剡溪,为今天曹娥江的上游。三是禹会会稽。大禹在会稽山会诸侯,祭诸神,明君位,示一体,创建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四是禹娶会稽。大禹与涂山氏的结合,应是在禹“禅会稽”之时之地。五是禹葬会稽。大禹死后葬在会稽。

  绍兴是大禹的主要活动地,在绍兴还有不少地名与大禹有关,比如夏履桥,相传大禹治水经过这里,他的一只鞋被洪水冲走,老百姓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他失履的地方造了一座桥,即取名“夏履桥”。

  在百姓心目中,大禹是伟大的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立国始祖,他在治水中不畏艰险、身先士卒、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同时也为他赢得了后世子孙的崇敬和传颂。

  大禹死后葬会稽,即开始有了守禹陵、奉禹祀的活动,以后历时千年,承传不绝。最早的祭禹可追溯到公元前2059年左右夏启首创的祭禹祀典,到现代尤其从1995年以来,绍兴市每年到农历三月大禹祭日前后都会举行祭祀活动。如今绍兴公祭大禹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被列为“国祭”。

  姒族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姒大牛介绍说,祭禹典礼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大禹后人备受鼓舞,为了让祭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形式传承下来,姒族研究会经过讨论决定,恢复过去正月初一祭大禹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正月初一和大禹生日的农历六月初五,姒氏族人都要在禹庙前拜祭大禹,放鞭炮、焚香,然后按先长辈后晚辈顺序跪拜。在姒氏族规中,拜祭大禹与拜菩萨不同,不点蜡烛,而且双手抱拳,表明在姒氏族人眼中,大禹不是菩萨而是祖先。对大禹的公祭,也反映出民意。

  天下第一村 千年不易姓

  2007年,李玲玲参加公祭大禹仪式时,曾经走访过陵园附近的守陵村,那里居住着世代为大禹守陵的人。

  据史料记载,4000多年前,大禹的第六世孙少康,派庶子无余到会稽守祭大禹陵墓,建祠定居成“禹陵村”。这里居住的村民多为姒姓,他们是大禹的后代,世世代代在此守陵,该村由此被称为“天下第一村”。

  截至2000年,姒氏族人为700多人,分布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市及海外,禹陵村姒氏成为我国极其少见的千年不变其姓、不易其址的古老家族,引起了人类学研究者的关注,被中科院的课题组作为研究华夏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对象。

  绍兴的这个禹陵村聚集着全国最多的姒姓人家,村子原名守陵村,但有人嫌这个名字不好,于是改名为禹陵村。目前,这里的姒姓已传至145代。新禹陵村于2003年底开始改造新建,保留了原禹陵村有价值的建筑,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从外表看起来禹陵村是古旧的,但里面全是现代化设施。

  今年58岁的姒张富在稽山桥附近开了一个加油站,作为姒氏第143代子孙,他说:“我是1952年出生的,没有看到解放前的祭禹场面,很早就想以姒族后裔的身份做一次家族式的祭祀。”他的愿望几年前得以实现。

  青年同祭禹 奋进兴中华

  在陵区,李玲玲一家遇到了大禹陵景区管理处的徐文炎主任,他对这种民间自发前来祭禹的行为司空见惯:“每年都有很多学生特意前来,接受大禹的精神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平时绍兴城里来这里上德育课的学生就更多了。”

  我们从景区管委会提供的资料上看到,从2007年至今,景区已经免费接待学生20万人次,上海华东师大二中、上海洋泾中学、绍兴建功中学等学校每年都会前来举行学生成人仪式等活动。2007年,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联欢节“相约绍兴,同祭禹祖”活动在大禹陵祭禹广场举行。还特别针对小学生举办《治水英雄,立国始祖——大禹故事展》,此外,《大禹陵》一书和历年公祭大禹的实况录像资料等都会免费赠送给学校,有些资料还被学校当作乡土教材使用。弘扬先祖精神,激励今人奋进的祭祖活动在青年人中越来越被接受和传扬。

  穿过夏风扑面的绍兴老县城,车子一路向东南方向行驶,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水波荡漾的护城河都渐渐消失在视线中,远处,原本一抹黛青色的会稽山,显露出郁郁葱葱的底色,黄色的殿宇、朱红的墙壁在山间绿树中若隐若现,屋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气度不凡。

  相传4000多年前,神州大地水洋洋而泛滥。大禹受命治水,历尽艰辛,终于遏制住了洪水之患。后来,“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禹陵为大禹之葬地,以山为陵。明洪武年间,即被钦定为全国该祭36座王陵之一。

  对于专程从杭州赶来拜谒大禹陵的李玲玲来说,眼前的景色并不陌生,3年前的春天,她曾围黄巾,着正装,站在公祭大禹的方阵中。此次,她是带着即将开学的女儿完成暑假中最重要的一课——大禹陵寻祖之旅。

  在浙江,像李玲玲这样自发前往拜谒大禹陵的家庭越来越多。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德泽被万方 轨范昭百代

  大禹陵是一处合陵、祠、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右侧有一个八角重檐石亭,上刻“咸若古亭”四字,俗称鼓乐亭,传为祀禹奏乐之所。亭旁有近年新建的“碑廊”,内立秦始皇东巡会稽时命丞相李斯撰写的《会稽刻石》等珍贵碑碣。

  李玲玲带着女儿经禹陵广场,跨过禹贡桥,站在甬道前古朴简洁的棂星门下。举目便见大禹陵牌坊与大禹陵碑,牌坊前有一横卧的青铜柱,名龙杠。龙杠两侧各有一柱,名拴马桩。旧时凡进入陵区拜谒者,从帝王到百姓,须在此下马、下轿,步行入内,以示对大禹的尊崇。

  甬道两侧古柏夹峙、庄严幽深。高大肃穆的大禹陵碑上书三个鲜红大字“大禹陵”,此三字系明嘉靖十九年(1540)绍兴知府南大吉楷书并勒石,豪放而雄浑,有顶天立地之气概。漆以朱红,耀眼夺目。碑前的两棵百年盘槐,夏天碧绿葱茏,冬季虬枝如铁。碑后是禹王山,相传大禹即葬于此。移步前行即到禹庙,这是大禹陵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始创于禹的儿子启,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祭祀、供奉大禹的庙宇。背依会稽之苍翠,面呈越中大地灵秀之气,庙宇更见雄伟壮观之气象。在禹祠的左侧有一井,名曰“禹井”,相传为禹所凿。有亭名“禹井亭”,其楹联云:“德泽被万方,轨范昭百代”。意为中华大地的人民都得到了大禹的恩惠,他为民忘私、不屈不挠的种种美好品德是人们的楷模,光照后世。

  年年有公祭 崇祖乃民意

  司马迁《史记夏本记》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

  从史书记载来看,有关大禹的五件大事都发生在绍兴。一是禹禅会稽。大禹在会稽山会诸侯,共同祭祀会稽山,从而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二是禹疏了溪。在绍兴有许多大禹治水的传说,而最有名的当推“禹疏了溪”,了溪,后称剡溪,为今天曹娥江的上游。三是禹会会稽。大禹在会稽山会诸侯,祭诸神,明君位,示一体,创建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四是禹娶会稽。大禹与涂山氏的结合,应是在禹“禅会稽”之时之地。五是禹葬会稽。大禹死后葬在会稽。

  绍兴是大禹的主要活动地,在绍兴还有不少地名与大禹有关,比如夏履桥,相传大禹治水经过这里,他的一只鞋被洪水冲走,老百姓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他失履的地方造了一座桥,即取名“夏履桥”。

  在百姓心目中,大禹是伟大的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立国始祖,他在治水中不畏艰险、身先士卒、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同时也为他赢得了后世子孙的崇敬和传颂。

  大禹死后葬会稽,即开始有了守禹陵、奉禹祀的活动,以后历时千年,承传不绝。最早的祭禹可追溯到公元前2059年左右夏启首创的祭禹祀典,到现代尤其从1995年以来,绍兴市每年到农历三月大禹祭日前后都会举行祭祀活动。如今绍兴公祭大禹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被列为“国祭”。

  姒族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姒大牛介绍说,祭禹典礼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大禹后人备受鼓舞,为了让祭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形式传承下来,姒族研究会经过讨论决定,恢复过去正月初一祭大禹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正月初一和大禹生日的农历六月初五,姒氏族人都要在禹庙前拜祭大禹,放鞭炮、焚香,然后按先长辈后晚辈顺序跪拜。在姒氏族规中,拜祭大禹与拜菩萨不同,不点蜡烛,而且双手抱拳,表明在姒氏族人眼中,大禹不是菩萨而是祖先。对大禹的公祭,也反映出民意。

  天下第一村 千年不易姓

  2007年,李玲玲参加公祭大禹仪式时,曾经走访过陵园附近的守陵村,那里居住着世代为大禹守陵的人。

  据史料记载,4000多年前,大禹的第六世孙少康,派庶子无余到会稽守祭大禹陵墓,建祠定居成“禹陵村”。这里居住的村民多为姒姓,他们是大禹的后代,世世代代在此守陵,该村由此被称为“天下第一村”。

  截至2000年,姒氏族人为700多人,分布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市及海外,禹陵村姒氏成为我国极其少见的千年不变其姓、不易其址的古老家族,引起了人类学研究者的关注,被中科院的课题组作为研究华夏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对象。

  绍兴的这个禹陵村聚集着全国最多的姒姓人家,村子原名守陵村,但有人嫌这个名字不好,于是改名为禹陵村。目前,这里的姒姓已传至145代。新禹陵村于2003年底开始改造新建,保留了原禹陵村有价值的建筑,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从外表看起来禹陵村是古旧的,但里面全是现代化设施。

  今年58岁的姒张富在稽山桥附近开了一个加油站,作为姒氏第143代子孙,他说:“我是1952年出生的,没有看到解放前的祭禹场面,很早就想以姒族后裔的身份做一次家族式的祭祀。”他的愿望几年前得以实现。

  青年同祭禹 奋进兴中华

  在陵区,李玲玲一家遇到了大禹陵景区管理处的徐文炎主任,他对这种民间自发前来祭禹的行为司空见惯:“每年都有很多学生特意前来,接受大禹的精神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平时绍兴城里来这里上德育课的学生就更多了。”

  我们从景区管委会提供的资料上看到,从2007年至今,景区已经免费接待学生20万人次,上海华东师大二中、上海洋泾中学、绍兴建功中学等学校每年都会前来举行学生成人仪式等活动。2007年,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联欢节“相约绍兴,同祭禹祖”活动在大禹陵祭禹广场举行。还特别针对小学生举办《治水英雄,立国始祖——大禹故事展》,此外,《大禹陵》一书和历年公祭大禹的实况录像资料等都会免费赠送给学校,有些资料还被学校当作乡土教材使用。弘扬先祖精神,激励今人奋进的祭祖活动在青年人中越来越被接受和传扬。

  吴重生 宋宾娜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