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亚运契机,广州市政府针对非物质历史文化开展了大力的传承保护工作。27日,记者从广州市委了解到,《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纳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其中,以粤剧等为“排头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重头戏。走西关,听粤剧,叹广州,必将是亚运期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政府给力 建设荔湾“曲艺之乡”
扎根荔湾,传唱南国。粤剧是岭南文化奇葩,更是老广州们茶余饭后必备的“艺术消遣”。2003年,广州荔湾区被评为“中国曲艺之乡”,是当时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
走进现在的荔湾,以粤剧粤曲节目为主角的文化广场、文化公园和老酒楼饭店几乎随处可见,各区街道为粤剧发烧友们免费提供场所,办置乐器和活动器材,形成了“大街小巷,笙歌不绝”的广味文化氛围。
民间攒劲 支持街坊“振兴”粤剧
除了政府给力,各类社会团体也在积极地为粤剧的繁荣发展做着拾遗补漏的工作。
早在1992年,时任广州市长黎子流倡议成立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18年后,基金会已发展成支持粤剧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基金会理事长刘长安告诉记者,基金会全力支持粤剧创作和演出活动,并选拔培养优秀的粤剧人才,近几年还将关注范围延伸到广州周边其他城市,出资促进了江门、肇庆等多市粤剧团的发展。
刘长安说,传承粤剧,关键是要带领发烧友们“有所为,有所乐”,对粤剧感兴趣的人多了,粤剧的繁荣与振兴也就指日可待。
娃娃唱戏 传承粤剧后继有人
广州市重视粤剧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和发扬,自1996年,荔湾区艺术学校就专门开设了业余少儿粤剧班。
“区艺术学校是输送粤剧苗子的重要阵地之一,目前有四个少儿粤剧班,65个学生。”荔湾区青少宫副主任徐虹告诉记者,“谁说粤剧只是老年人的生活寄托?我们这儿的孩子爱粤剧,迷粤剧,得了很多奖!”
刘思琪是刚从少儿粤剧班“毕业”的好角儿,今年暑假获得了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从前胆小害羞的她经历了无数次的舞台锻炼,如今变得十分开朗活泼,“亚运会来了,唱粤剧给老外听。”这是她目前最大的心愿。
记者吕楠芳,通讯员赵雁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