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朗:未曾想遇见张爱玲 她近视但不带眼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宋以朗:未曾想遇见张爱玲 她近视但不带眼镜

2010年09月25日 08:41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宋以朗与“张迷”共同纪念张爱玲诞辰90周年和逝世15周年。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宋以朗:未曾想,遇见张爱玲

  【简介】宋以朗,1949年生于上海,出生4个星期后举家赴港。少时就读喇沙书院,1978年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统计学博士毕业,在美国生活了30年,2003年回港,创立知名博客“东南西北”。其父母生前拥有张爱玲小说的版权,逝世后,宋以朗成为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并一手促成张爱玲遗作《小团圆》的问世,而其英文小说《雷峰塔》和《易经》中译本则于9月下旬在港正式面世。

  【先锋语录】

  若让我父亲把《小团圆》销毁掉,想必少不得有人会为此批评他

  我有时都怀疑,若无这张相片,张爱玲会否这般出名?

  (担任张爱玲遗产执行人)我没有选择,所以只得面对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孙浩发自香港 已至傍晚时分,港岛中环半山腰间,一方斗室的葵里画廊透出明亮的光,一位中年男子面向一众男女轻声细语,悉数半个世纪前华语文坛上光华毕现且特立独行的那位奇女子。

  这男子就是宋以朗了,其广为人知的名号是“张爱玲遗产执行人”。近年来,这个名号一次次将笔触胜于言谈、喜独处多于与人为伍的他推向风口浪尖。

  在燥热和台风天中夹生着的南国九月里,宋以朗带着惯常不温不火的神情,推出张爱玲最后一部“出土”长篇《易经》,并亲自为张爱玲遗物展览担任“导赏员”,以此与天南地北的“张迷”们共同纪念她诞辰90周年和逝世15周年。

  他说,和张爱玲的这层关系原非自己主动选择,但相信所作种种是为张爱玲还了心愿。

  张爱玲的九月

  这个9月是名符其实的“张爱玲月”。

  在9月17日至19日的“发现张爱玲”免费公开展览上,宋以朗拿出一批难得一见的张爱玲遗物,包括近年出版的《雷峰塔》、《异乡记》等书籍及珍贵手稿,从未发表的英文小说《香港妻子》的书稿,以及张爱玲和挚友宋淇、邝文美夫妇的亲笔书信。

  理科出身、现任国际名企统计学专家的宋以朗习惯了严谨。作为张爱玲遗产委托人宋淇夫妇之子,他在父母故去后开始负责处理张爱玲遗产。这个身份也促成了《小团圆》走出历史尘封,继而以始料未及的姿态风靡两岸三地。

  而紧随《小团圆》之后,张爱玲英文小说上、下部《雷峰塔》和《易经》分别于今年4月和9月初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发布,中译本也随后于9月在台湾由皇冠出版社率先发布。三部“出土文物”被合称为张爱玲自传体三部曲,其中《易经》最后一部“张式”长篇的意义更牵动“张迷”的心。

  在“张爱玲”的光环和统计学本职工作之外,宋以朗本人的语言能力和翻译功夫也很了得。他回港定居后设立的“东南西北”博客,将海内外与中国有关的中英文新闻或博文互译,虽然纯属“义工”,往往眼光“刁钻”,时效奇快,日渐成了海外驻华媒体圈中人不得不看的“名博”。

  不过,对于张爱玲的遗作翻译,宋以朗倒是坦言,不曾“手痒”。

  《国际先驱导报》:是否看过《雷锋塔》《易经》的中译本,对于所呈现的样貌满意吗?

  宋以朗:翻译有两种方法,一个是直译,一字一句,张爱玲的英文怎么写,就怎么翻译。另一个方法,把自己当作张爱玲,猜测她会如何行文,然后模仿之。 我认为第二种是不对的。若要活脱脱译出独具风采的“张式”文字实属“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现在的中译本选择第一种做法。可能有些人觉得有点不习惯,比如英文句子很短,翻译过来的中文难免有点怪,但起码能忠实反映张爱玲本来是怎么写的。

  Q:她有否提及,为什么想用英文写这个带有自传色彩的故事?

  A:其实,我想她写两部英文书,最初可以说为了生计。人在美国,写中文实在没有市场,当时也无法在大陆出版,香港又太小,台湾还没有发展起来。于是她唯有写英文,而写自己的故事最容易。“私语录”一书中曾经摘录过她的话说, 如果写美国人的故事,她也不够了解。所以我想,其实她的意思也不是要帮自己记录历史。她有个经纪人,将英文书拿去给不同出版商。但当时美国出版商认为,这两本小说里的人没有一个值得同情。而且,他们觉得从市场角度出发,要看中国人的故事,应该是女的漂亮、男的英伟,说的话都好像孔子说出来的话一样。

  Q:据说,张爱玲曾在遗嘱中提到销毁《小团圆》,为什么没有这样处理?

  A:她寄遗嘱给我父母,里面有提到几个要求。比如,要将她所有作品译成不同文字,法文、西班牙文等。她还提到一句,《小团圆》要销毁,但是下面又在括弧内补充说,这些事情以后再谈。我是觉得,如果她提及了销毁的理由,比如写的不好,又或者写出来会伤害一些人,我都能明白,但是她没有提及,只是说这些事情以后再谈,可惜以后没有再谈。她也或许是不想麻烦我的父母及后人吧。可是,你若让我父亲把《小团圆》销毁掉,可真是一样的给他“麻烦”了,想必少不得有人会为此批评他。对于这两本英文书,张爱玲并没有特别交待。

  与香港的“再三”缘

  展览中,一份泛黄的香港大学学生登记表上,可以看到张爱玲少女时代的证件照:一幅圆框眼镜,一头齐肩直发,微笑间流露着清丽柔和,并不见日后的孤芳姿态。

  张爱玲与这座城市情缘不长,却情分深厚。自传体三部曲的字里行间,更是充满她本人在战时香港大学的影子。

  宋以朗认为,张爱玲1939年入读香港大学文学院,在香港沦陷后辍学返沪,不多久即“趁早”成了名,但香港两年多的生活经历是她人生的重要阶段,对其随后借妙笔绽放光华深具意义。

  Q:在作品中,张爱玲多次将视角对准港大生活,她有否提及,为什么要重复探索这段逝去的时光?

  A:仅她自己在香港的那一段大学生活,就写了三次,分别1944年《烬余录》,1963年《易经》和1976年《小团圆》。如果你能看得清楚,这三次写出来的感受和态度都是不同的。比如,1944年那篇,她当时其实不懂这件事情对自己将来的影响。在《易经》中,她提到一次空袭的经历。她当时在坐电车,炸弹就投在临近的一条街。她(女主角)当时就想,自己可真差点就死掉了,可是这个经历能与谁人说?跟姑姑说,她大概很淡定地问一句,“真的么?”对朋友“比比”来说,万一我死掉了,她一定很伤心,但她又是天生快乐的人,一定会找一个办法快乐起来。跟父亲、后母、弟弟说?大概他们是不太关心的了。若是妈妈呢?她并没有写。可我却想,大概这位母亲的反应是,花了这么多钱养大你,你怎么可以这么死去呢?这是《易经》里闪现的一个段落和一个念头。但在《小团圆》中,同一个段落又成为全书最重要的一段。一般人不喜欢《小团圆》,多是因为前面在香港的章回内出现太多人,显得很乱。但我揣测张爱玲的意思,正是要说出来九莉(女主角)身边原本很多人,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可以说话的人。那一刻,她就明白自己是如何孤独的。读者就势必要问,她为什么这样孤独?于是,《小团圆》就再回到上海、回到童年,讲她为什么会孤独。也因此,等她明白自己的情况之后,当那一个男人——胡兰成,找上门来,她就变成没有办法应对。

  Q:《易经》之后,还有张爱玲的作品会“出土”么?

  A:长篇作品应该没有了。将来只会有她和我父母往来书信的集结,会是最后一件“大事”。

  唯一一次相遇

  在宋以朗眼中,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宋家好似武侠小说中的客栈,父母总是仗义地给各方好友借宿。1962年春天,宋家就又住进一位“阿姨”,父母让年仅12岁的他腾出自己的房间,去睡客厅沙发。

  宋以朗忆述,这阿姨的“孤僻”比年少内向的他有过之无不及,整日在房间内埋头写电影剧本,偶尔同桌用膳也不多言语,近视颇深却不带眼镜,看东西总要俯身向前。就这样几乎互相不理不睬的朝夕相对半个月后,她返回美国,从此再未返港,两人也未再见过。

  半个世纪后,因为这人是张爱玲,昔日少年郎原不以为意的琐事也都升华为传奇了。

  宋以朗如今生活在父母留下的香港宅邸中,在美国也有物业,生活优越。但渐渐地,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张爱玲日益成为他最紧要的事。

  Q:您一定总被问及“眼中的张爱玲”是什么样子吧?

  A:我想,我们总是记得与自己有关或者有兴趣的角度的事。她当时住我的房间,我去客厅睡沙发,所以当然记得她(笑)。我姐姐记得的是张爱玲近视但不带眼镜。因为她自己也是这个情况。至于我家里一位管家,最记得人家吃什么、用什么,于是就注意到张爱玲自己出去买面包。可是,她的面包多半是放了一天,到第二天才吃,猜测可能是她有胃病。

  Q:您可有个人比较属意的张氏作品?

  A:我对此暂时没有看法。因为,我看她的书主要为了工作。比如,拿起一本书,不可以就这样当一本书去看,而是要看这里一段和另外一本其中一段的关联,说到底是研究之用。说实话,我是理科出身,几乎是不大喜欢小说类的(笑)。从我个人的角度,《张爱玲私语录》一书应该最为重要,因为与我的家人有关。

  Q:因为“张爱玲遗产执行人”这个身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您现在是什么心情?

  A: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做这个人。如果我有一个选择权,应该说,我认为自己并不懂得这些事,应该不是由我来处理。可是我没有选择,所以只得面对。

  Q:不少人认为,张爱玲的遗产怕能带来“天文数字”的回报吧?

  A:天文数字我真不知道在哪里(苦笑),至少今天还没有看见。以前妈妈还在,我认为自己不应该处理,说来说去都是父母的事情。近几年才开始着手处理。至于所谓遗产版税,将来一定有好办法拿出来。2009年,我曾拿出100万港元给港大做奖学金。其实,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自己都还不知道可以拿出多少,只是猜测能有这么多版税,也想好了如果版税达不到,我就自己付。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