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阳江9月20日电 题:现代疍民:赚钱与亲情相比不值一提
中新社记者 陈明
疍(音“旦”)家有“海上人家”之称,又称“疍民”,历史上也有“海上吉普赛人”之称。在中国的历史上,疍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人类学家认为疍民是古越族的后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民族甄别时,疍家差点成为中国第57个少数民族。
在南国海滨城市广东阳江,人们多称疍民为“疍家人”,不少网民称之为 “疍民部落”。阳江地区的疍民主要分布在当地各大渔港区以出海捕鱼为生。时至今日,疍民的生活习俗大多已被“岸上人”同化,但尽管如此,现代疍民在中秋佳节凸显出的那份为亲人团聚而风雨无阻的浓浓情结依然如故,令人动容。
中秋节前,记者走进广东阳江的闸坡渔港,切身感受这一“现代疍民部落”的节前气氛。
记者20日从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了解到,中秋节来临的前三天,数以百艘出海作业的渔船已陆续收帆归港。受访的几位船老大称,疍家人过中秋的心情“比过年来得迫切”,称“过年是团年,中秋是团圆”,“真正的圆满在中秋”。
闸坡大角湾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小张受访时称,当地的农贸市场这两天一下子多了许多身体壮实、皮肤黝黑、戴着“船家帽”的“海归”渔民。近年来,在每个中秋节来临前的两三天,出海的疍民都会抢在月圆之前归航上岸合家团聚。
18日那天,“疍家妹”小谭(正在阳江市区读高中)的QQ空间就挂上了这样一句话:中秋回家,让那颗长年累月在海上漂泊的心,停泊在温馨的港湾。小谭受访时直言,这句话是给自己的父兄的,尽管他们还在海上,看不到、也听不见。
中秋将至,归心似箭。19日下午就已收帆归航回家筹备过节的闸坡船老大老韩对记者说,出海打鱼、赚钱养家是历代疍家人的头等大事,但这与中秋团圆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
老韩表示,疍家祖祖辈辈都非常注重中秋之夜的亲情团聚,就算时代不同了,但这种观念丝毫未改。在老韩看来,长年累月在海上漂泊的疍家人,就像一只随波逐流的蛋壳(“蛋”与“疍”同音,有当地疍家人视之为“疍家”的称呼起源),说不准啥时候就真的回不来了。因此,在月圆之夜归家团聚,成了历代疍民一家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宁凉三日船,不差一夜情”,大意是说宁愿三天不出海赚钱,也不能错过中秋之夜的合家团圆。自称在闸坡海边长大的退休教师王先生称,在历代以“拉渔网为生、唱咸水歌为乐”的纯朴粗犷的疍家人心目中,赚钱要是与亲情相比,真的是不值一提。(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朱鹏英】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