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作品入围鲁奖是良好开端 还需过“三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作品入围鲁奖是良好开端 还需过“三关”

2010年09月19日 14:20 来源:沈阳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入围只是良好开端,“唯一”并不代表“第一”,要获鲁迅文学奖

  网络文学作品还需过“三关”

  这确实是件高兴的事——9月8日,中国作协官网公布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备选作品篇目,共130部作品入围。据了解,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在初步认定符合参评条件的1008篇(部)作品中,网络文学作品有31篇(部),约占3%。可到了最后,仅《网逝》一部入围。很多人在叫好的同时,也对网络文学作品最后真的能否获得鲁迅文学奖表示怀疑。同时认为,网络文学要发展,还要过“三关”。

  第一关:大众观念,有待改变

  鲁迅文学奖对网络文学的开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其发展和主流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尽管本届鲁迅文学奖只有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入选,也足以表明网络文学在经历十多年历练,已经具备了融入主流形态文学的条件。

  那么,入围就能得鲁迅文学奖吗?没有人敢肯定。虽然网络文学发展十年来,无论是质量、数量,还是影响力,都开始与传统文学形成对峙。但此次网络作品入围鲁迅文学奖的数量却如此之少,在参评环节,网络文学就已经溃不成军了,也不能不说明问题。

  有人认为这与专家们的传统观念有关。因为,第一次将一部网络文学纳入评奖体系,恐怕与网络文学快速发展的现状有关,使主办方无法对其视而不见,只好做出接纳的姿态来。正如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书记处书记陈崎嵘所说:“这是一次破冰之旅,带有试验性、标志性意义”。

  不容否认的是,到了今天,人们对网络文学观念的改变不算太大。观念不改变,何谈有更多的网络文学作品被认识?

  第二关:参评规则,有待放宽

  据称,本届网络参评作品数量少,原因在于没有考虑到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差别。鲁迅文学奖虽然吸收网络文学参评,却又规定推荐作品的网站需具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但目前国内千余家网站中,核发许可证的仅有百家,这样就使得许多网络文学作品无法申报。同时,鲁迅文学奖对作品的要求也完全没有考虑网络文学的特点,如规定中篇小说篇幅在2.5万至13万字以内,短篇小说在2.5万字以下,而网络作家主要是写长篇,动不动几十万字、上百万字很常见;网络上的诗歌、散文有很多,但按规定需要结集才能参评,这样就使很多作品失去了参评资格。

  看看当下有影响的网络小说,如“烟雨江南”的仙侠作品《尘缘》曾排在人气榜第一,同时也入选专家点评榜。“酒徒”的《家园》不但同时入选专家点评榜和人气榜,在台湾地区出版繁体字版时也颇受读者追捧,可是他们都根本无法参评。如果能放宽参评限制,或专门开辟网络文学奖项,网络文学作品的参赛数量自然会大大提高。

  第三关:文学水平,有待提高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阅读和写作,可以这样形容,目前网上正在掀起一场全民写作运动。网络文学本身也出现了分化,随着文学网站经历了发展、整合、兼并之后,2000年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2001年今何在的《悟空传》、2002年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和林长治的《沙僧日记》、 2005年邓安东的《有个流氓爱过我》和2008年的《不够时间好好来爱你》等优秀作品在不断出现。

  不容否认的是,不少读者热捧网络文学,但一个基本事实是,网络文学并没那么好。网络文学从草根表达,到市场宠儿,最后再到汇入文学主流,自然要有一个艰难过程。它刚诞生时,就像是一场话语的狂欢,初尝写作的普通文学爱好者,都迫不及待地体会着写作的快乐。虽然这股网络文学的创作已形成了洪流汹涌,但直到今天,仍是泥沙俱下。

  当下,不少网络文学作者中的佼佼者已清晰地意识到,读者的需求即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如果不再注重写作技巧,向传统文学借鉴结构逻辑、思想深度,网络文学今后难成气候。网络文学如何在攫取金子的同时,让自己也成为金子,这其实很重要。本报记者 陈凤军

  链接>>> 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文学原创作品为主。1991年王笑飞在海外创办了中文诗歌网。中国留美网络作家少君1991年4月在网络上发表《奋斗与平等》,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一篇中文网络小说。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