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界级的、独一无二的作家。”
品特的作品终于有了比较完整的中译本,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正在上演品特的剧作,这让喜爱品特的中国读者和观众有了更多了解和认识品特的机会。
英国作家哈罗德·品特在其近5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30多部戏剧,若干诗歌、小说、电影剧本和政论文章,200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08年因患喉癌不治去世。
译林出版社在推出品特戏剧作品集《送菜升降机》和《归于尘土》时,特邀译者华明和导演孟京辉谈谈他们理解的品特。
品特出生在一个英国的东欧移民的犹太人家庭,家境贫困,儿童时代经历了二战纳粹对伦敦的大轰炸。华明说:“这对他童年影响特别大,造成了一种对战争的恐惧感,就是他的‘威胁的戏剧’的一种基本的情调。”
对于品特的创作分期有不同的观点,华明说:“我个人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他最著名的‘威胁的喜剧’,《送菜升降机》就属于这一类。第二个时期叫做‘家庭戏剧’,代表性的是《回家》,这类戏剧往往写一些家庭中的矛盾冲突。第三类叫‘记忆的戏剧’,这些戏剧往往没有情节,几个人坐在那里回忆,包括以前的爱情、友谊和一些琐事等等。我认为,‘威胁的喜剧’和‘记忆的戏剧’这两类戏剧分别探索了人的生存,一个就是关于空间的感觉,这个空间受到某种威胁。而记忆的戏剧属于时间的哲理性的理解,对于自己消失的人生的一种怀念、感伤。第四类就是他晚年的政治戏剧,这些戏剧又分成两类,一类是揭露有权利者的腐败、虚伪等等,一类是权利者对于无权者的一种肉体和精神迫害。”
说到品特戏剧的特点,华明说:“品特的人物往往是出自个人体验,都有个人的影子在里面。他的戏剧结构比较特殊,往往没有来龙去脉。他的戏剧语言也非常有特点,一种叫做停顿,一种叫做静场,他强调一种所谓在语言之下的交流。”
20多年前还是学生的孟京辉就导演过品特的作品,他说,我接触品特是当年有一本叫《荒诞派戏剧集》的书,里边收录了《等待歌多》、《秃头歌女》、《动物园的故事》和《送菜升降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兴起了荒诞派戏剧阅读和扮演的风气,我作为一个那时的大学生,就觉得国外的各种各样的东西介绍到中国,我想用自己的东西来再现。就选了《送菜升降机》。
孟京辉说:“对于品特戏剧艺术我们进行了特殊处理,这样就增加了陌生化效果。所有这些东西都变成了我跟品特的第一次初恋,实际上也是我和戏剧的第一次初恋。”
英国资深剧评家迈·比林顿写道:“如果说品特的作品能引起全世界观众的共鸣,那是因为他理解人类生活的不安全感……”诺贝尔奖则对品特戏剧的国际影响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无论你在许多人眼睛里显得多么具有英国特点,你在戏剧领域国际的与人际的影响,在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极为巨大和振奋人心的……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你的剧作正在被新一代的导演与演员们加以诠释。”本报记者 袁 晞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