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煌煌巨著《红楼梦》,是否真的诞生于杭州?
土默热说:“杭州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你们杭州人是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历数六朝文化、南宋文化、晚明文化……唯一的交集点就是杭州。明清时的戏曲传奇,70%以上是杭州人或在杭州所作,这太了不起了,所以我对杭州非常感兴趣。”
大凡小说的场景可以天马行空,唯有作者的文化积淀无法掩藏。土默热说,《红楼梦》虽然用了不少北京话,但表达的却是江南人的习俗,那种软软、糯糯的味道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如贾母摸骨牌,随口说出一句“六桥梅花香彻骨”,湘云所作的“双悬日月照乾坤”,以及“大观园”的名字等等,都可以在杭州找到现实对应,这么多元素群体性出现在一本书中,可以断定不是孤立、偶合的现象。
换言之,一部文学作品中的风俗习惯最能反映作者的生活经历,而《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民风民俗无不与杭州这座城市密切相关。贾府中吃螃蟹所用的作料是醋加姜末,说起来杭州人不会感到陌生;“茄鲞”是江南才有的语言,北方只会叫“鱼干”;还有“盖子头”,不正是杭州人常说的“马桶盖儿头”?
一个东北大汉,还不是汉人,却生生把《红楼梦》与杭州扯上关系,想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土默热说,他只是希望让人们真正读懂《红楼梦》。他评价自己30多年的研究有两点成就,一是把《红楼梦》从18世纪的生活还原为17世纪,二是把旗人文化还原为江南文化。
“我只是给红学家们打开了另一个窗口,看到了另一个《红楼梦》,原来他们看到的是颐和园,现在窗子里看出去是西湖。”土默热说,他的研究还会继续,最近想出一本新书,书名为《土默热红学新进展》,如果有机缘,也可以在杭州出版。他相信杭州会有学者跟上来往前走,毕竟他们对于江南文化的感受更深,研究也可以更为深入。
土默热是孤独的,站在历史云烟早已散去的空旷西溪,他建立起一个新的红学研究体系,却没有得到太多人响应,也没有谁起身与他进行学术辩驳,这种沉默与漠视压抑而可怕。
力挺“土默热红学”的浙江省作协名誉主席黄亚洲认为,土默热的孤独状态是正常的,他推倒了一座大厦,自己一个人面对断砖残瓦孤零零站着,太阳底下当然只有他自己的影子了,“敢于从源头上说一些与众不同的话是需要勇气的,这是一种变异,但是变异往往也是历史的拐点。”
历史的真伪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学术研究与争鸣更见其意义。杭州市去年成立了西溪学研究院,《红楼梦》与西溪的研究将成为重要课题,相关人员即将到位,今年下半年还有意举办学术研讨会,让更多学者来参与讨论。此外,还有人建议在西溪设立国际红楼梦研究院,创办研究学刊,使杭州逐渐成为《红楼梦》研究的一个中心。
畅想美好,过程总是艰辛,如同一门学说的最终确立,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拓荒与交锋。杭州这座城市与《红楼梦》的前世关系还有待厘清,关于未来,不如让我们等待。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