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拍《红楼梦》究竟为什么? 恶评如潮用力过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重拍《红楼梦》究竟为什么? 恶评如潮用力过猛?

2010年09月13日 07:03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月2日,造势良久的新版《红楼梦》于卫视登场。时隔23年后,《红楼梦》再度亮相荧屏。

  这部古典名著很快便成了消费时代的热门话题。其实,从2002年电视剧立项之日开始,有关的争论声便不绝于耳。小说《红楼梦》的地位早已决定了电视剧的命运。

  经典不断被重温,也必将有不同的解读。而在投资方、出品方和播出方的眼中,社会各界的嬉笑怒骂皆为“好事”,因为争议越多,关注度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好。从传承文化的角度来看,或许也有其积极意义。但在评论界看来,斥巨资营造红楼梦境,不期然却营造出了鬼气森森的氛围,“属于用力过猛”。更有人批评其为红学研究的倒退。

  “红楼”效应

  从2002年广电总局立项,到2010年卫视播出,在连番宣传攻势之下,新版《红楼梦》让观众翘首期盼了8年。8年的坊间传闻和幕后揭秘,不断添加着“新红楼”的神秘色彩。

  9月2日,“新红楼”的面纱终于揭开。当天晚上,50集新版《红楼梦》在北京卫视和安徽卫视开始面向全国播出。伴随着昆曲和梦幻般的场景,红楼梦的故事再一次于电视荧屏上演绎。

  恍惚间,时光跨越了23年。老观众也许会依稀想起87版《红楼梦》播出时那万人空巷的盛况。在中国,《红楼梦》已是永恒的话题。

  开播时的收视率反映了人们的关注热度。据央视索福瑞25城市的统计数据,开播当晚,北京卫视创下了本地过9%的最高收视纪录,一举超越2009年最热剧《潜伏》。安徽卫视的收视率则较为平稳,CSM25城市的统计中,该剧于9月3日晚达到巅峰值0.92%,随后两日晚均在0.8%左右徘徊。

  而在播出之后,互联网上更是一片喧嚣。百度上关于新版《红楼梦》的搜索条目已达500余万。一时众声齐议,热闹非凡。

  观众的热情,让卫视之间的战争更为激烈。为抢夺收视率,安徽卫视甚至不惜拿掉转播《新闻联播》后的5分钟广告,在《新闻联播》一结束直接播放电视剧片头曲。虽然会损失上千万元的广告费,但此举让安徽卫视收视率得以反超。

  电视剧的热播,直接催生了一股《红楼梦》热潮。70后热衷于新老对比,80后忙于争论剧情,90后开始补习原著。出版社在加印原著,而红学家也随着热潮推出新作……在网络时代下,新版《红楼梦》的效应被无限放大。甚至在淘宝网上,新版《红楼梦》中的各类饰品已可定制。“晴雯的玛瑙耳坠”、“王熙凤的珍宝漆匣子”、“妙玉喝的六安茶”都成了热卖商品。

  网民称“开篇不谈新红楼,代表着被时尚潮流所遗弃”。而谈论声中,批驳和辩解一刻也没有停歇。重拍的《红楼梦》引爆全民热情的同时,各类争议正接踵而来。

  新在哪里?

  新版《红楼梦》究竟有何魅力?

  与87版相比,新版《红楼梦》更像一个身着华服的贵族,举手投足间一片珠光宝气,令人目眩神迷。华丽的画面,是新版《红楼梦》最大的特色之一。走进新版的“大观园”,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富贵与奢华。拍摄方介绍,这部耗时16个月拍成的电视剧,一共搭建了90多个场景。剧中仅摄影棚就有12个,其中最大的贾母前院,摄影棚面积达5000平方米,成本估算高达1.18亿元。

  据了解,新版中400套服装的设计,出自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得主叶锦添之手。女演员佩戴的三个凤冠,是国家老一代掐丝金丝镶嵌的工匠在给故宫复制十三陵的出土凤冠后为剧组制作的。其中一些珍藏的大绣服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的传承人顾文霞大师的封山之作。

  其实在新版中,大到门窗桌椅,小到纸扇荷包,每一样道具都在力求奢华。为追求真实,导演李少红甚至自掏腰包,花费9万元派人到新疆买来上等玉石,并配以金爪、宝石,加工制成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

  除这些精致道具之外,片中还大量运用特技。无论是开篇的女娲补天、梦游太虚等神话场景,还是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经典片段,特技的运用都让画面如梦如幻。

  出品方之一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的工作人员(应本人要求,不具名)告诉本报记者,相对于87版,新版《红楼梦》最大的特色就是影像水平进步,“这种画面代表着目前较高的技术水平,符合观众的欣赏习惯,你可以说新版与你想象的《红楼梦》不一样,但绝不能说它画面粗糙”。之所以道具布景极尽奢华,是为了体现中国古代贵族的家庭原貌。因为全剧使用电影摄影机镜头拍摄,对细节要求很高,所以吃、穿、用的物件在拍摄时都是尽可能地还原真实。

  制片人李小婉称,片中90多个场景都是拍完一个拆一个,然后再搭,成本巨大。因为对于《红楼梦》,许多观众都是对照着原著看的,光置景这一项“任何国外大片都没有这么大的规模”。

  出品方称,此次新版《红楼梦》完全严格按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120回《红楼梦》版本拍摄,包括高鹗的后40回续写的部分。前80回两回一集,后40回4回一集,一共是50集,拍摄原则是“对原著情节只有删减,没有杜撰;只拍曹雪芹写到的,不拍没有写到的”。

  这种对于原著的忠实,在网友看来,已经到了“愚忠”的程度:对于画面能够表现的情节,新版一场不漏,画面难于表现的,则以大段的旁白来实现,“好比配音连环画和情景广播剧”。

  北京台影视剧中心的工作人员称,87版《红楼梦》,拍摄时受限于意识形态等种种原因,对神怪和梦境部分体现较少,对情欲表现尺度也有所顾忌,并没有完美还原原著。而新版则是忠于原著度最高的版本。

  恶评如潮

  新版《红楼梦》在卫视上星播出后,争议之声一日高过一日,随后便重蹈了在地方台播出时“高开低走”的覆辙。北京卫视的收视率在开播次日便开始急剧下滑。9月6日的最新平均收视率仅为5%,之前还一度跌到4%。短短五天,跌了近一半。

  在其官网上,网友打分仅为2.7分。对于“你更喜欢新版《红楼梦》还是87版”的调查,一万余人的投票中,仅有11%的人投给了新版。

  “新红楼场景像《西游记》,配乐像《聊斋》,镜头运动像《哈利·波特》,旁白像《动物世界》。”有网友评价道。

  更有网友总结出新版《红楼梦》的五大“雷”:演员、造型、旁白、配乐、快进。

  在网友眼里,女演员头上的“额妆”惨不忍睹。网友形象地称其为“铜钱头”或者“黄瓜片”。壮实的林妹妹,再加上“铜钱头”,就成了林婶婶。

  红学家马瑞芳说:“额妆很难表现宝黛间的眉目传情,原著中第四十二回写道,‘宝玉和黛玉使了个眼色,黛玉会意,便走至里间将镜袱揭起,照了一照,只见两鬓略松了些。’这段描述颇能体现宝黛之间的默契和情愫,但黛玉头顶着紧到让人头痛的额妆,万万不可能出现‘两鬓松了些’的窘况。”

  新版《红楼梦》特别突出的旁白、配乐和快进也极大地激发了网友想象力——广播剧?连环画?鬼片?

  “第一集旁白的声音几乎就没停过,整个电视剧弄得像个广播剧。”“镜头漂移让人受不了。一集电视剧看起来像是一部沉闷的活动连环画。”“剧中动不动就用人物影像漂移术,使得剧中人物个个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个个时真时幻忽人忽鬼。《聊斋志异》若翻拍,新版《红楼梦》的原班人马定能胜任。”

  在幽怨的昆曲配乐下,宝玉入警幻仙境、宝玉至秦可卿房中小憩、可卿之死等场景更有了几分《聊斋》魑魅魍魉的气氛。

  因此有网友“温馨提示”:“请尽量选择家中有人陪时,观看此剧。”

  导演尹丽川则在微博中抨击道:“终于看了红楼。非常建议拿掉片头的‘原著曹雪芹’,就当台词纯属借鉴,其余与曹公无关。猥琐宝玉,呆板黛玉,僵硬凤姐,几个老太太‘快进’在院子里晃来晃去,表演、拍摄、剪辑,弄得每个人都心怀鬼胎。”

  相对于下滑的收视率,网络上恶搞新版《红楼梦》之风却愈演愈烈。在网友PS的图片里,林妹妹头戴钢盔,宝玉智取威虎山,贾母则成了灰太狼。最热门的当属网友自制的MV:用网络歌曲《爱情买卖》的曲调搭配新《红楼梦》的剪辑画面。在视频中,黛玉投奔贾府被描述成为了做买卖,决心投入丽春院做红牌。署名为“明流清醇小菊花”的网友一开口就唱:“带鱼进城来,为了做买卖。没有铜钱穿上窗帘,眼泪掉下来。”再配上黛玉落泪的画面,令人捧腹。

  用力过猛?

  恶搞似乎永无止境。事实上,从新版《红楼梦》拍摄之初,恶批之声就不绝于耳。随着电视剧热播,更多的质疑汹涌袭来。而面对批评,新版《红楼梦》的出品方、制片方、发行方有着自己的理解。

  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观众对音乐、服装有批评声很正常,因为这些都是导演李少红自己的艺术审美,带有其个人的艺术视角,不可能和所有人一致。

  这名工作人员举例称,红楼梦书中是无朝无代的,但研究认为,曹雪芹其实是按照宋代的民俗所写。新版中的“额妆”是宋朝的流行装扮。

  对于音乐的批评,这名工作人员也承认:“新版红楼采用的音乐形式比较极端,并不符合主流习惯。”但她认为,选择昆曲,也是出于对曹雪芹的研究,同时昆曲更能体现原著的神韵,“有人不喜欢,但也有很多人喜欢,比如很多昆曲专家就大为赞赏”。

  在出品方看来,观众对新版的批驳和对87版的追崇,更多的是一种“初恋情结”,很多观众先入为主,“在脑海中固化了印象”。而互联网的从众习惯,让网民喜欢跟随批评的潮流。

  新版《红楼梦》出品方之一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录百纳)副总经理罗立平告诉本报记者,存在批评很正常,“拍摄这样一部名著必然是成功与风险同在”。

  罗立平同时也是87版红楼梦中贾蔷的扮演者。在他看来,无论是新版还是87版,都与原著有着一定的距离,而批评声更多是因影视剧的局限性。“红楼梦的故事早无悬念,主人公的命运大家了如指掌,这次的新版更多是体现古代的贵族文化,以及那时古人的修养品味。”

  他坦言,观众提出的“旁白晦涩,音乐惊悚”值得反思,但也同时为未来再次重拍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的知名娱评人韩松落对本报记者说,他所期待的《红楼梦》应为丰润温暖的,但新版《红楼梦》的感觉却是“恍惚疏离,冷色调的”。不过,他也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红楼梦》。李少红当然也可以拍她所认定的《红楼梦》。

  在韩松落看来,李少红历来的作品都比较坚持自己的影像风格。从最早的《银蛇谋杀案》再到后来的《大明宫词》,她热衷黑暗的题材,喜欢用风格化的影像,她的作品中,更重要的是画面、环境、气氛、韵味。而这一次,李少红所坚持的依然是一种风格化的影像,阴郁清冷、梦境般的。她试图用这种效果,呈现出一部经她染色的《红楼梦》。韩松落说:“对面目越来越趋同的电视剧世界来说,这种尝试非常可贵。更何况,被用来开刀的是一部万人瞩目的名著。这种尝试,即便不被认可,也不算失败。”

  韩松落认为,新版《红楼梦》拍出了它梦的本质,比如把小说开篇的太虚幻境搬上了荧屏,这是87版导演王扶林曾遗憾没做到的。然而,从全局来看,李少红为了营造梦境的氛围,让一些观众觉得鬼气森森,“属于用力过猛”。

  传承文化?

  23年后重拍《红楼梦》究竟是为了什么?

  无论制作方还是出品方,答案都近于统一:新版《红楼梦》注重的不是商业价值,而是名著推广。

  李少红对媒体表示,她拍红楼时如履薄冰,满怀敬畏。这种对名著的尊重,从“不惜血本的拍摄投入”与“无限忠于原著”可见一斑。

  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数年来,北京电视台已为新《红楼梦》进行了大量宣传。和常规的剧前宣传不同,这些宣传并不是为了收视率,而是为了推广和认知《红楼梦》,让更多人了解《红楼梦》。“‘品红楼,赏红学’是我们的宣传主旨。”

  在这名工作人员看来,网络上的大量争议其实是件好事,代表着更多的人在关注《红楼梦》。“哪怕他们为了骂《红楼梦》或者为了考究剧情,会去翻原著,这就是好事。”

  此外,90后青少年群体,也是北京台最想争取的观众群。他们希望,通过新版《红楼梦》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部名著。“考虑到这些,几个少年时代的红楼人物,我们就选一些年轻人的偶像来出演,也希望能通过粉丝效应,让更多人了解《红楼梦》。”

  在开播之前,北京电视台通过《看天下》杂志发放了一批新版《红楼梦》的观剧手册,各大书店也开始加印120回本的《红楼梦》。

  对忠实原著的偏执追求甚至让新版《红楼梦》获得了“课本剧”的名号。对此,几位90后主演一致认为“课本剧”没什么不好。

  “小宝钗”李沁说,新版《红楼梦》起到了很好的“经典代读”作用,能让人在看电视剧的同时重新关注这部古典著作。

  “小宝玉”于小彤则表示,把曹雪芹的原著搬上荧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让80后和90后能看懂。做到这一点就很成功了,因此,他认为新《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视频教科书”。

  在投资方和出品方华录百纳看来,新版《红楼梦》是公司的“扛鼎之作”,商业并不是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品牌。罗立平说,拍摄新版《红楼梦》,对公司来说是一场历练,对每个参与其中的人的心灵都是一次洗涤。对经典的重新诠释,既是对名著的尊重,也是有益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承的好事。

  李少红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拍摄新版《红楼梦》,不能只从商业角度来考虑。用任何艺术形式表现《红楼梦》,意义都不在本身艺术上的成败,而是在传承和普及民族文化。

  不过,红学家西岭雪曾经评论说,看新版《红楼梦》,感觉到的却是“红学研究的倒退”。

  十年重拍一次?

  2010年,可谓是四大名著重拍之年。从高希希的新《三国》,到李少红的新《红楼梦》,张纪中的《西游记》与鞠觉亮的《水浒传》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中。

  红学家刘心武在电子邮件中向本报记者表达了他的看法:《红楼梦》是时代最好的参照物,可以参看我们的社会在发生什么,“我们真应当每十年拍摄一次《红楼梦》,作为我们时代状况的最佳说明”。

  然而,重拍经典名著向来是高难度的挑战,因为观众是“惯性高标准”。李少红曾把拍名著比作是“一把双刃剑”。87版《红楼梦》导演王扶林则表示当年的压力更大,“谁拍谁火,谁拍谁挨骂”。

  刘心武称,只要对原著心存敬畏,从原著衍生出来的种种东西,也不至于构成对原著的伤害。可怕的是“《红楼梦》算什么东西?能当饭吃吗?研究它干吗?读它有什么用?”这样的想法泛滥。他认为,一个民族不能光做跟吃饭直接有关的事情,也不能都热衷于现实政治,总得有些人去做些离政治经济中心相对边缘些的事情,“比如在一隅潜心钻研‘哥得巴赫猜想’,或静静地研究《红楼梦》”。

  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的工作人员则觉得20余年后重拍红楼,已然太久。“只要不是恶搞,态度端正,像红楼梦这样的文化经典,应该经常重拍,这样才能带动更多人阅读名著,有益于中国文化的传承。”

  与两部《红楼梦》都结缘颇深的罗立平说,无论新老《红楼梦》,都是永恒的经典。重拍与传播经典,无论何时,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认为,对经典的挖掘应该永无止境,“十年就应该重拍一次,或者更短,用影视剧的形式重现经典,符合时代传播的特征”。

  本报记者 王鹏 沈佳音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