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韶山管理局向社会公布:经过专家论证,韶山最新发现毛泽东在韶山求学时的最后一任塾师毛麓钟的墓葬,并得到了毛麓钟后人的确认。同时,韶山管理局还作出决定:为了纪念即将到来的第22个教师节,凡在9月10日来韶山滴水洞参观的全国游客,凭教师资格证可免费参观滴水洞景区和毛泽东在韶山求学时的最后一任塾师毛麓钟的墓葬。
墓葬坐落在滴水洞半山腰
毛麓钟是毛泽东五服之内的一位堂伯父,也是毛泽东在韶山求学时的最后一任塾师。他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病死于1921年夏天。他中过秀才,成为韶山冲屈指可数的一位学子。毛麓钟死后葬于滴水洞的半山腰,与毛泽东祖父母的坟虎歇坪相距不远。
在韶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滴水洞半山腰的毛麓钟墓葬前,墓葬坐西北朝东南,约10余平方米大小。四周用麻石和混凝土围起,并刻有碑文,上书“一九九八年春 十九派显考毛公麓钟 显妣毛母贺氏之墓 子泽承、泽合、泽葵、泽普率子敬立。”看得出,这是毛麓钟的后人所立的。
韶山宾馆罗隆军总经理向记者介绍,韶山管理局将对墓地进行维修,新铺一条小水泥路,直接通到墓前,新辟一个景点供游人瞻仰。
众多塾师中他对毛泽东影响最大
据考证,毛泽东早年在湘乡、韶山读私塾时,先后有文正莹、邹春培、毛咏熏、周少希、毛简臣、毛宇居、李漱清、毛麓钟等塾师授教。其中,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当属毛麓钟。
毛麓钟的家在韶山冲东茅塘。毛麓钟开办的是一所中西合璧式的新型私塾,教有10多名学生,而毛泽东这个本家侄儿却是他认定的天资聪慧、记忆超群的有用之才,因而对其十分器重。他常向人说:“润之有超群的领悟力和非凡的记忆力。”他精心指导毛泽东点读《史记》、《汉书》和历代诗书辞赋等古籍,又读了《日知录》和许多时论新书。毛泽东在这里寄宿学习了半年时间。毛泽东将毛麓钟的思想、人品和学识深深地铭记在心,他曾说过在读《三国演义》等书时,“有一天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这时的毛泽东已经开始意识到社会的不公和农民、土地问题,不能不说是毛麓钟“开启民智”教育的一个结果。
他说服毛父使毛泽东继续求学
毛麓钟对毛泽东的人生转折是起了关键作用的人。是他力劝毛泽东的父亲,才让毛泽东走出韶山冲,到了湘乡县城东山新学堂继续求学,随后,到湖南一师读书,从而走上革命道路。
1910年,毛泽东父亲毛顺生为了让毛泽东继承父业,决定派他到湘潭一家米店去学徒,而毛泽东却坚持要去湘乡县城东山新学堂读书,因而被盛怒的父亲赶出了家门。这时,毛泽东首先想到了一贯支持自己的毛麓钟,于是跑到东茅塘的毛麓钟家借宿。毛麓钟收留了毛泽东,伯侄俩谈心至深夜。第二天,毛麓钟送毛泽东回家。因毛顺生较固执,毛麓钟在征得毛泽东母亲的同意后,约请了毛泽东的堂叔毛钟楚、房兄毛宇居、舅父文正兴、表兄文运昌、王季范等几位亲友一起共同说服毛顺生放弃原来的主张。
作为一家之长的毛顺生,本以为要儿子退学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没想到毛麓钟等人却众口一词,劝毛顺生说:润芝聪明会读书,如果让他上洋学堂,受到先进的教育,能增强赚钱的本领,将来还有大的造化,可以光宗耀祖。毛顺生也只好听从大家的劝告。
毛泽东后来到湘乡、长沙等地求学,每年寒暑假,回韶山都要到毛麓钟家里拜访求教。毛麓钟逝世后,毛泽东与夫人杨开慧受党组织委派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期间,还特地到毛麓钟家悼念恩师。刘炬
相关链接
毛麓钟指点毛泽东学诗词
毛麓钟酷爱历代著名诗词辞赋,尤其喜爱宋词元曲。毛麓钟很喜爱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认为它反映了古人珍视友情的思想主题,全诗以口语写心中事,毫无雕琢之工,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模仿。他十分赞赏诗中那哀婉动人的故事,悠扬宛转的诗句,还有那给世人留下的谆谆告诫。他将这首长诗亲手抄录给毛泽东,让学生吟咏、揣摩。
由于毛麓钟的严格训练,毛泽东对诗歌辞赋的学习进步很快,他不仅熟读了几百首古诗,即使是很生僻的诗句,也能稔熟于心,倒背如流。从庾信的“此树婆娑,生意尽矣。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到辛弃疾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等等,他都能即兴吟唱,信口背诵,毫无差池。据闻,他的这种熟读古诗的兴趣和超常的记忆力到老不衰,一直伴他度过一生中轰轰烈烈的最后岁月。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