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在北京台播出了,依然是恶评一片,几乎看不到正面的肯定评论。对该剧的批评集中在几个地方:让人“晕机”的快进、《蓝地球》一般的画外音、愚忠于曹雪芹原著、鬼魅一般的气氛。我感觉,这部戏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难看,尤其第八集之后,可能会比前面好一些。但那几条致命的缺陷,让新《红楼梦》注定要败了。
但我有些心生疑窦,李少红有这么差吗?《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的水准我们都了解,气氛鬼魅这是李少红的特色,新《红楼梦》也没能免俗,但像幻影般的快进、喋喋不休的画外音,这两种严重违反电视规律的方式,连我这种业余电视观众都产生排斥反应,李少红难道就不知道避免吗?
9月6日《北京青年报》对李少红的采访解答了我部分疑惑,但又增加了更多不解。在那篇报道中,李少红隐隐约约地吐露了委屈,道出了不为外界所知的事实。如快镜头,是因为很多铺垫“根据红学家的意见是应该保留的,而50集的篇幅根本无法容纳,只能用快进交代。”“原来拍过贾珍在门口多偷听一回谈话,红学家都说小说没有,不行。”
在采访的最后,李少红说,“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手段,我到开播前一刻都是在作斗争的。遇到重大冲突,我的个性也是坚持。我在学术上尊重他们,但在艺术创作上他们应该尊重我。这一点我很坚持。到最后一分钟也不可能失去立场。这种争斗如果若干年后你们还感兴趣,再讲给你们听。”
从这些话里有话里,李少红仿佛有很多话没有说,不能说还是不敢说?这部戏关红学家什么事?为什么红学家说不行就不行?红学家在戏里扮演了什么角色?看电视剧末尾的字幕,新《红楼梦》的顾问有一长串名字,其中有冯其庸、杨伟光、李准这样熟悉的,也有从没听说过的。据说那三位是挂名的,真正负责的是另外三位。他们就是红学家顾问们吧,他们都“顾”些什么呢?
带着疑问,我访问了深度介入新《红楼梦》的人,了解到一些事情,这些情况对新《红楼梦》的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这个剧是被归入一个什么重点项目的,也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中国红学会拥有了对这个剧目的决定权,而且权力大到什么程度呢?李少红说过,之前是有一个剧本的,但红学家说不忠实于原著,给否决了。这说明他们是有剧本否决权的。剧本要让红学家审核,他们不通过就不给盖章,不盖章就没法开拍。
红学家对这部剧的影响力就是这么大。为何那么多快进?是因为很多镜头红学家不让省略,但篇幅有限只好快进。画外音是剧拍成之后,红学家让补加的,因为要忠于原著。
最终,在忠实于原著的口号下,电视剧对书本亦步亦趋,不能越雷池一步,成了书本《红楼梦》的视听版。有两集我甚至根本没看,只听画外音就了解全部剧情,但是,难道这是一部广播剧吗?
我非常好奇的,这一次红学会为什么这样牛?以前红学家喜欢内部抬杠,为一个书里某个细节争得不可开交,倒也无伤大雅,但当他们真正地“顾问”了新《红楼梦》,并且拥有了权力之后,这个问题就严重了。87版《红楼梦》也有红学家当顾问,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啊?那一版对原著的改动挺大,也没见老红学家们有否决的权力。
我并非为李少红开脱责任,新《红楼梦》没拍好,导演当然是第一责任人,但当她被捆住了手脚,她怎么来承担责任?谁享有了权力,谁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新《红楼梦》没拍好,公众批评很多,一个上亿的项目不是个小事,投资人、导演、演员被观众和网友批评不断,在幕后施加影响力的中国红学会和红学家们,你们又该怎样回应观众的疑问呢?
我想问管事的红学家,我了解的这些属实吗?
潘采夫(北京 专栏作家)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