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乍一看书名,你就会感到它的别样。所谓“最后七年”,指的是1970至1976年这个时间段。它对于毛泽东个人,对于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这七年中,中国的外交大门前所未有地打开,中国国内局势云谲波诡,风雨变幻。毛泽东作为共和国的最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依凭年老和衰病之躯,迎接了一次又一次风浪与挑战。无论政局如何变幻,无论病势怎样沉重,他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直至闭上双眼的那一刻,他都没有把权力交给“四人帮”。毛泽东的举措,客观上为我们的党和国家在他逝世后成功粉碎“四人帮”减少了阻力。
描述这段历史,很不容易。向广大普通读者生动翔实地再现这段历史,尤其不易。“毛泽东最后七年”作为一个情结,在红墙女作家顾保孜的心中已经萦怀多年。最终,她选择下笔,把这段历史,把毛泽东暮年的人生经历向读者展示。“图文并茂”是顾保孜著作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她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秉持客观的描述,不做深奥的理论分析,字里行间流露着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与细腻。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有着多年研读党史的经历;由于条件的便利,她有着多年与杜修贤先生愉快的合作。“他是风云亲历者,她是红墙女作家!”这应当是广大读者对杜修贤先生和顾保孜女士普遍的印象认可。她的文,加之他的照,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本书首度集中描写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历程,书中收入的近二百幅照片,一批首次曝光面世,一批首次还原色彩!
为二十世纪最为复杂的历史人物毛泽东作传本身就是一件容易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至深且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理解的毛泽东,很难求全责备。顾保孜女士深知此中真谛,她回避了对人物直接的评价和过于抽象的学理化分析,相反,她采取的是基于客观再现基础上的感性描述,这也是她作为女性作家的特长。除去事件本身,她更多关注的是历史人物的具体言行、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由此,她的文字较之很多作家也显得生动本色。
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对其评介和认识的基础得之于当时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物自身的回忆记述和当时留下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仅仅依靠当时历史人物的回忆记述,我们得到的历史印象应当是片面的和局限的。而依靠当时留下的第一手文献资料,我们完全可以尝试较为准确客观地把握历史真相。顾保孜女士在文字上不做小说家言,力求叙述严肃性;同时,她在自己的著作中辅以杜修贤老人拍摄的历史照片,以其个性化的方式对其解读。可以说,顾保孜在活化尘封历史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自我认识历史人物,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广阔天地。
在顾保孜的作品构成中,有着较为包容的主客观兼并的特色。顾保孜的文字,顾保孜对毛泽东的认识,属于顾保孜自己。顾保孜书中的毛泽东不可否认是她个人的,她并不希求她的文字让所有读者接受,成为定义。她在意的是,把你带进一段历史,让你尝试以顾保孜的方式体味一段历史。而她放入书中的杜修贤摄影作品,可谓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再现。每一个读者都可以通过一个历史瞬间,真切地介入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不论这种介入是否深刻,但都并非虚拟。当时的毛泽东就是那个模样,那个状态,就是在那种场景下进行着那样的历史活动。是感动,是震惊,是愤激,都留给读者千秋评说。所以,生动的文字和客观的图片,成就了顾保孜作品特有的丰厚。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从书中的文字到照片都会让你感到震撼。巨头交锋的惊险、国门洞开的艰难、权力角逐的波诡、伟人长逝的悲壮都于文中展露,神采奕奕的毛泽东、忧伤似海的毛泽东、坚毅刚强的毛泽东、病容憔悴的毛泽东都于图中再现。
读完这本书,毛泽东最后七年的鲜活形象一定会留在你的眼前,留在你的心间。无疑,毛泽东是伟人,家国天下,心怀青年时代就禀赋的理想,矢志不渝,从未动摇;毛泽东又是温情人物,一身诗意,晚年情怀动荡,一首词作能令他失声痛哭。可以说,林彪事件从客观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正确性,也摧垮了毛泽东的健康。理想与现实,时间与空间的无情矛盾折磨困扰着这位日渐老去的巨人。他的晚年需要许多代人冷静认真的思索、研究与总结。
正如顾保孜女士在《后记》中所述,希望读者能关注这段历史,喜欢这本书。毫无疑问,不了解这段历史,你就不会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毛泽东,了解当代中国。可以相信,这本集阅读价值与收藏价值于一体的著作,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会把你带入那段难忘的风雨岁月。 王一珂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