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从喧嚣回归宁静 作家签售“走马观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上海书展从喧嚣回归宁静 作家签售“走马观花”

2010年08月16日 07:5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作家签售“走马观花”图书新作力作少“网游童书”异军突起——

  本报自上海报道 明天,持续一周的上海书展即将落幕。本届上海书展共吸引了全国470多家出版社参加,学者吴敬琏,演员周立波,作家刘心武、莫言、迟子建、杨志军、六六、郭敬明、秦文君、郑渊洁等轮番登场,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400多场活动让读者眼花缭乱,以签售居多,作家“走马观花”,来“凑凑热闹”,难怪港台书业同行感叹,感觉像在逛“庙会”。台湾作家朱天文更直言:“仿佛是某个摇滚巨星的聚会”,上海书展还须在“喧嚣”中,多留出一份“宁静”。

  ■作家“走马观花” “比拼”签售数字

  936个展位、470多家出版社、15万余种图书、400多场活动……上海书展这些数字让人亢奋。再加上明星作家名单,莫言、麦家、刘心武、郑渊洁、曹文轩、秦文君、杨志军、杨红缨、陈丹燕、朱天文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在“热闹”的下面,隐藏的是新作力作的贫乏,不少名家大腕大多“走马观花”,直奔着“签售”而去,与读者互动极少,公益性的讲座更是屈指可数。

  沪上红人周立波在两个高大的黑衣保镖的“护卫”下,跟读者简单打过招呼,便开始签售,之后几乎一言不发,像一台机器人一样开始签售,整个现场就像一个工业流水线。在书展现场,比拼签售数字似乎成了一种潮流,以至于出现“浮夸风”,郑渊洁自称“两小时签出4000本”,遭不少人质疑“违背常识”。

  在400多场文化活动中,签售活动占了绝大多数,而纯公益性的安静的读者沙龙和讲座则屈指可数,除了吴敬琏、刘心武等几位作家的讲座和经典3.0系列公益讲座,不少文化活动“商业味”太浓。由于场馆的限制,不少讲座被安排在了展馆外的上海图书馆,对读者而言不太方便。不久前举办的香港书展虽然一方面有热闹的“签售”,但大多文化活动都是非商业性的,在安静的角落里,作家和读者间没有“壁垒”。

  ■图书新作力作少  “网游童书”异军突起

  本届书展虽然新书数量众多,但真正的大作品却并不多见,除去迟子建、刘心武等作家带来新作,大多所谓“首发”图书其实早已出版,或质量并不理想。今年正赶上世博会,关于世博的图书几乎泛滥成灾。

  记者在现场发现,《摩尔庄园》等“网游童书”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的热点。不少儿童文学出版社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个月,中国少儿图书排行榜前5位赫然全是根据儿童虚拟社区或游戏改编开发的系列丛书,将传统最著名的作家杨红缨都挤到了5名之外。在美国少儿图书排行榜上,也几乎由网游童书包围,纽约时报排行第一的是根据儿童游戏改编的《Lego star war》系列丛书。

  浙江少儿出版社副社长郑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游童书”是未来的趋势,以前儿童图书类型相对单一化,以儿童文学为主,但是未来会越来越多元化,比如童书和网游之间的互动。“在孩子的天性中肯定是更喜欢游戏,我认为传统出版者要打一场战役,把孩子从多媒体中夺回来,给他们的精神打一个漂亮的底子,网游中还是有健康网游,所以儿童出版需要向网游吸收其营养成分。”

  但他也同时指出,出版“网游童书”的过程中需要警惕,网游中有过于暴力的地方,需要引导,其次,在质量方面,不能粗制滥造。

  ■数字出版“皇帝不急,太监急”

  今年的上海书展设立数字展览馆,展出了多种电子纸技术和“辞海”、EDO、汉王、盛大等品牌电子阅读器产品,读者在购书的同时,还可以体验无纸化数字阅读带来的乐趣。在数字出版论坛上,各路IT精英展望未来,信心满满,但现场唯独缺少出版社。就连IT大佬们也坦言,“皇帝不急,太监急啊。”

  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给记者讲了个故事,凸显了引进版图书数字版权的“困境”。“数字化”正在中国大陆红红火火,上海译文出版社便去信米兰·昆德拉的经纪人希望也能引进其数字版权,结果人家回信把译文骂了一顿,“人家说没想到美国人这样,中国人现在也一样。”韩卫东哈哈大笑,“欧洲的一些作家不太愿意做数字版权,可能是因为谷歌的事情,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实际上,本土原创版权也是困难重重,一方面是作者要求支付更多版税,而另一方面则是数字出版商尚无力支付。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告诉记者他们“辞海悦读器”的内容版权一本本谈下来的,非常艰难,“我们开出的版税标准是,一本书‘非排他性’地被悦读器使用三年,向作者支付6000元版税。但有的作者并不太同意。”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