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遗产小道的启示:由政府保护向全民保护——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大运河遗产小道的启示:由政府保护向全民保护

2010年08月13日 08:1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6日,86岁的文物专家罗哲文骑行在大运河杭州段的遗产小道上。

  蒋诗菁摄

正在绘制中的大运河遗产小道。资料图片

  靳秒,首都师范大学美学专业研究生,彭澎,中国海洋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学生,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大河小道工作室”的成员。这个夏天他们一直在忙碌着。从8月17日起,他们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11名师生一起,向宁波大学发出邀请,并在宁波市文化局文物处大运河申遗办公室的协助下,对大运河遗产小道开始为期6天的大运河宁波段骑行活动。

  “大河小道”,一个新的名词,2009年6月13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第一条大运河遗产小道在通州段奠基,这也标志着开辟一条严格位于大运河遗产区域内的、只能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的“大运河遗产小道”的理想开始变为现实。目前这一概念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呼应。

  随着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三十四次大会的结束,中国的申遗也进入下一年的轮回。和各级政府轰轰烈烈的申遗举动不同,和一旦成为世界遗产必然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惯性模式不同,有许多的文物志愿者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我们的文化遗产,而这正是我们目前世界遗产保护中最缺乏的力量。

  小道让你与大运河亲密接触

  大运河初步定于2014年申遗。如果按这个时间表,各项工作都得加紧进行。

  今年8月4日至11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浙江省内的39处大运河遗产点段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对遗产点段的价值和保护管理状况提出了评估意见。作为规模巨大的文化遗产线路,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有相当数量的点段来支持其多元的价值体系。在2010年底前国家文物局将公布第一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名单。

  还有另外的力量值得关注。8月5日,杭州成立了运河(河道)学研究会,86岁的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担任顾问。2006年5月,正是罗哲文、郑孝燮和朱炳仁三位先生发表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拉开了大运河申遗的序幕。如今4年过去了,罗哲文认为,申遗成功与否变得并不重要了,关键在于,对大运河遗产的认知已经逐渐地形成由点到面和线、由政府保护向全民保护、由国家和由单一民族属性向全人类文化遗产属性、由保护向保护和传承并重过渡,同时融入历史学、考古学、水利史、经济史、历史地理、环境保护、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综合保护的合作探索经验正在形成。

  然而,罗哲文老先生一直有一个夙愿,就是“骑上一辆车,就当做是一个住在河边或者倾心运河的人,在运河边徜徉。”如今他的理想实现了。这其实也是很多人对于大运河的向往。

  刘纮魁,就是这样一名向往运河的人,成为实践小道骑行的探索者。2009年4月,他从北京通州起程,一路沿河骑行近2200公里,历时35天,平均日行70公里,拍下了6000余张照片,抵达杭州三宝船闸。一路上,他都用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小道位置。他认为骑行小道是一个让公众更好地认识文化遗产的途径。

  在针对杭州专家、公众、居民做的一项调查中,对修建大运河遗产小道的意义,专家和公众选择最多的两个选项是“大运河遗产小道是一条体验中国文化的好方法、好线路”、“有效地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风貌”。也就是说,对于如何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专家和公众是有普遍相同的认知的。另外,关于在运河沿岸最喜欢看到的出行方式,专家、公众、居民选择“公共自行车”、“走路”这两个选项也占据了绝对优势,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8%左右。由此可以看出,专家、公众、居民对大运河遗产小道如何运作也有着相同的期待。

  所以,大运河文化遗产小道可以说是一个吸引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和体验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试验平台。也就是说,我们不用那么多推土机去进行“制造假古董”的破坏,但是却依然有办法吸引人来到运河旁边。

  民间力量可以做得更多

  “大河小道”, 全称大运河遗产小道,英文译名Grand Trek,缩写为GT,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齐欣首先提出。它北起北京白浮泉,中途分别西经河南洛阳(隋唐通济渠),东经山东南旺,南抵宁波镇海招宝山甬江口炮台,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世界文化遗产小道。它将把大运河沿岸的现有道路串连起来。但它并不是已经成型的,而是需要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行走和定位去贯通的。它是通过户外的时尚概念,弘扬一种“探索”、“分享”和“奉献”的精神,从而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大运河遗产保护的过程中。

  “大运河到底有多长?有没有可能将运河沿岸的道路串通起来,形成一条世界上最长的世界文化遗产小道。这条小道将北至北京,南至宁波,沿大运河长达2000公里,可以让对运河有感情的人们在这条绵延的小道上穿梭。”这一开始只是齐欣的一个想法,但当他将这个想法与别人分享时得到了无一例外的赞同和兴奋,只是他需要自己先行动起来,一段段地骑。

  “大河小道”的概念在2010年开始更加广泛地推广开来,“大河小道工作室”营运而生。这个活跃群体以志愿者的形式自发地开始建设有关大河小道的百度百科、博客、网站、组织相关的骑行活动。大河小道带动了一大批的活跃分子,靳秒因为受到小道的启发,决定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题目为“大运河遗产小道的美学意义”。大河小道将是对于一种生活方式和终极理想的追寻,有关探索、激情及分享,应该能够更好地吸引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人来体验大运河文化遗产之美。

  此次首都师范大学大运河宁波段骑行活动,将成为大河小道概念提出以来实施团队骑行的首支队伍,承担着骑行实践的示范和标杆作用。宁波市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与博物馆处处长、大运河申遗办公室主任邬向东说,大运河是如此庞大的线性遗产,政府和文化遗产专家都越来越感到需要一个能够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平台,让公众深入参与到运河保护的各个层面之中,小道就是这样一个合适的平台。学生能够自发地参与骑行大运河,并承担科研项目,是非常好的开端。

  大运河的研究中一直并不缺文物专家,但最难找的是有着同样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旅游、泛户外运动再加上市场营销专家,只有当这些力量聚合在一起,才能寻找出最合乎遗产保护原则的方法,才能让大运河真正地与公众发生关系。

  在文物专家的眼中,文化遗产往往是“气象万千”,但在公众的眼中,许多文化遗产却是“一无所有”。但如果文化遗产的价值只能停留在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之中,公众无法参与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中,这种保护就永远是一厢情愿的。

  况且从文化遗产的认定、规划的编制、基础的研究到考古发掘、保护维修、环境整治和立法等各项工作,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取得的成果的科学性和丰富性其实也会大打折扣。

  目前的大运河申遗中有多项工作是由民间力量承担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大运河作为仍在使用的活态遗产,其保护工作绝不是一味的严防死守,而要始终同利用、发展结合。民众是运河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没有了“人”,大运河就失去了生气和活力。大运河不仅要有“小桥”、“流水”,更要有“人家”。只有真正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使每一个人都愿意并且能够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才能实现大运河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

    本报记者 杨雪梅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