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调查:养生书遇冷 虚假图书广告锐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上海书展调查:养生书遇冷 虚假图书广告锐减

2010年08月12日 13:45 来源: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海书展首日现场人头攒动。

  很多书业谜题,随着昨天2010上海书展的开幕迎刃而解——养生类图书的“滑铁卢”已经成为事实;数字出版虽然风头正劲,但远未对传统出版构成威胁;夸大其词的虚假图书广告,正在成为书商的烫手山芋。这些谜题在上海书展的解开,也预示着下半年中国图书市场的走向。

  现场直击

  焦点1

  “张悟本后遗症”

  昨天在香港三联书店展台,工作人员如往届那样,兴致勃勃地等待读者“抢购”他们事先摆好一排的健康养生类图书。但他们很快发现自己失算了,因为根本没什么人来买,人们匆匆而过,连翻一下的闲情也没有。于是工作人员开始迁怒张悟本。“就是那个骗子的新闻出来后,热潮就没了,人家都不敢买了!”

  本报记者昨在书展上走访时发现,张悟本和刘太医等“伪专家”的图书虽已撤柜数月,但他们的阴影俨然还在这座城市上空游荡,他们留下的后遗症就是,给了健康养生类图书市场以毁灭性的打击。

  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展台去年曾因有“养生教母”马悦凌的现身而何等风光,但今年则归于平淡。凤凰集团的孙衍告诉本报,养生类图书曾是他们集团的一个强项,可是自张悟本倒台,他们便没怎么再推出养生新书,“似乎是一夜之间陷于不景气,销售狂降了30%。”

  “当初张悟本一部《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就占到养生类图书市场的20%,现在整个都不能买了,你就可以想象这沦陷面有多大。”浙江出版集团展台的朱兵对本报说。

  在调查中,记者的一个深刻印象是,张悟本刘太医等人的倒台,使得整个养生类图书市场正在遭受着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公司的郁君琪说,因为养生类图书关乎每个人的健康问题,要想消除读者对“别看书看出病来”的担忧,比其他危机干预更为艰难。

  但无论如何,重树养生类图书的整体形象,已是当务之急。新闻出版总署在6月透露,正制定“养生类图书经专家审读方可出版”的政策。在政策出台之前,一些出版社已自行抬高了专家出书的门槛,“我们制定了新标准,今后再出养生类图书,决不找三甲医院以外的专家写。”郁君琪告诉本报。可新问题又出现了,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专家善写科普图书。这时挖掘“医学界的易中天”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焦点2

  电子书的版权困惑

  几天前有一条惊人的新闻——全国数字出版的总产值超过了传统出版物总产值。于是有人哀叹,传统出版被数字出版取代已为期不远了。可是本报记者从昨天上海书展数字出版销售情况来看,这哀叹多少有一点自己吓唬自己的味道。

  为适应形势,今年书展辟有数字出版馆,380平方米的展厅里,新华传媒的“亦墨”,世纪出版集团的“辞海悦读器”,盛大文学的“Bambook”,“汉王”系列等最新阅读器摆了整整一排,其气势足以让任何传统出版工作者震惊。不过据记者的观察,似乎看的人多,买的人略少。卖得最好的辞海阅读器一上午卖了3台。“电子书也许已经是年轻潮人的新玩具,但来逛书展的很大一部分人对这种阅读器相当没有概念,他们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内容,也不知道要怎么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本报的调查了解,人们对阅读器的购买障碍除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外,主要是价格高,而所存内容却十分有限。这些阅读器价格低则2000多元,贵则3000多元。有的虽然声称所存图书标价高达数万元,但内容大多陈旧,可阅读性不是很强。

  这就涉及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数字出版商如何购买更多图书版权。记者的观察结果是,现在的阅读器,要么是未经授权而直接将图书内容录入,要么就是为版权谈判而精疲力尽。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告诉本报记者,他们“辞海悦读器”的内容版权就是一本本谈下来的,“确实很艰难,我们开出的版税标准是,一本书‘非排他性’地被悦读器使用三年,向作者支付6000元版税。但有的作者并不太同意。”

  种种事实表明,版权正在成为数字出版的一大困惑,一方面是作者要求支付更多版税,而另一方面则是数字出版商尚无力支付。

  焦点3

  虚假图书广告锐减

  麦家新书的《风语》昨天卖得很火,但很多读者向本报表示,他们之所以买,是因为书写得好,而不是那则有点雷人的广告。几天前,《风语》推出的同时,书商大做广告说,此书首印50万册,麦家将获得千万元版税。

  这炒作连麦家自己也看不下去,他后来公开声称“是炒作,出版商的炒作,我很反感,但是阻止不了。我的版税不是秘密,开印50万册,16%的版税,到底多少钱,完全可以计算出来。”

  夸大其词的炒作,显然有虚假广告之嫌。此风气曾也飘至上海,但从昨天的书展现场来看,已经大为收敛。记者昨天所见的最为劲爆的一则广告是称莫言为“最具爆发力和影响力的实力派作家”。虽然宣传语有无所不用其极之味道,但放在莫言身上,倒也不能算用错。更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以往动辄首印多少多少的“天量”,版税如何如何的“天价”,在本届书展,这些用语似乎都被有意避讳。新书推介实在了很多。

  一位书店展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书商宣传变得低调与日前税务局对虚假广告的关注有关。他就曾多次接待过一些税务局工作人员,他们看到了夸大的广告,要来查图书真正的首印数,看看有没有漏税的嫌疑。

   本报记者 郦亮 实习生 范辰子 摄影 记者 马骏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