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处于最艰苦的历史阶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处于最艰苦的历史阶段

2010年08月02日 16: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2日电 “今天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是一个最艰苦和最严峻的、最紧迫的历史阶段,”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2日下午做客人民网时说。

  单霁翔强调,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一个反映就是城市化加速进程,另一个就是大规模的城乡建设。当然,这样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今天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是一个最艰苦和最严峻的、最紧迫的历史阶段。

  在访谈中,单霁翔着重谈到,大规模的城乡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的地上、地下的文化遗存之间的尖锐矛盾。他说,面对种种问题和挑战,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城市,都必须以文化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从全局和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创新理念。

  单霁翔说,近30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在文化建设方面却重视不够。他归纳了八个方面的问题或者说应该避免出现的八种情况。

  一是避免城市记忆的消失。在单霁翔看来,一些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片片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传统民居被无情地摧毁,由于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了这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我非常反对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这两个词汇,我认为旧城改造的问题在于把千百年积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旧城仅仅定位于改造的对象,而没有强调它需要保护、需要有机更新的一面,”单霁翔说。

  二是避免城市面貌的趋同。单霁翔说,一些城市在规划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城市面貌正在急剧地走向趋同,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特色危机,各地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面貌正在消失,带之而来几乎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

  三是避免城市建设的失调。单霁翔认为,城市建筑是为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文化环境,而城市规划则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护人类与自然环境,维护社会公平弥补市场失灵的手段。他认为,城市规划的根本目的不仅要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功能城市,更在于要建设一个社会和谐的文化城市。

  四是避免城市形象的低俗。单霁翔指出,一些城市已经很难找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不少中小城市盲目模仿大城市,至今还有一些城市仍然把高层、超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化的代表,寄希望在短时间能拥有更多新、奇、怪的建筑,以迅速地改变城市的形象,结果反而使城市景观变得生硬、浅薄和单调。

  五是避免城市环境的恶化。单霁翔批评“文化遗产地出现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的趋势”,认为城市环境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的负荷系统。城市环境与城市的生态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好的城市环境不但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是避免城市精神的衰落。单霁翔认为,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核,是对城市文化积淀进行提升的结果,城市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城市精神的概括和提炼可以使更多的民众理解和接受城市的追求,转化为城市市民的文化自觉。

  七是避免城市管理的错位。单霁翔说,一些城市在管理内容上重表象轻内涵,在管理途径上重认知轻法制,在管理手段上重经验轻科学,在管理效应上重近期轻长远。不能从更高层次上寻求城市管理的治本之策,问题已然成堆,才采取应对与补救措施。“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城市管理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缺乏应有的文化视野。

  八是避免城市文化的沉沦。单霁翔说,城市文化是市民状况、精神面貌以及城市景观的总体形态,并与市民的社会心态、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城市文化不但积淀与发展,形成城市的文脉。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城市的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未来。 (据人民网文字直播整理)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