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化不再是经济的“彩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当文化不再是经济的“彩头”

2010年08月02日 14:22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正在热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赚足了观众的口碑和眼泪,也为唐山这座北方重工业城市赢得了全新的形象。唐山市委、市政府承认,至少8000万元的利润分成让他们意外,而由此带来的营销效应和投资热潮更令人兴奋。

  这就是文化产业的力量!长久以来,人们都有一种固有观念,认为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在传统产业结构中,文化产业只是“彩头”,谁也不指望其成为主角。 《唐山大地震》的“出彩”,充分体现了文化产业的先导作用,它对地区经济的强大反哺,让我们如此感受强烈。

  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省的辽宁而言,《唐山大地震》也是一个典型的标本,一次思索的契机。

  资源的激活。传统产业需要资源支撑,文化产业也不能凭空而就。相比而言,文化产业资源更分散、更广泛,要靠独到的眼光去洞察挖掘。唐山市从唐山大地震34周年这一看似普通的事件里,敏锐捕捉到文化产业的符号,在历史中找到了宝藏。辽宁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地理环境,有着丰富的历史变革和工业痕迹,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如何艺术地激活它们,包装它们,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产品的开发。 《唐山大地震》创作之初有三套方案,最终选择用家庭小切口反映时代大主题,找到了主旋律与商业化的最佳平衡点,开发出了 “养情养志”的好产品。可以想象,如果采用其他方案,制造出来的产品要么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要么是无人问津的废品。没有好产品,谈何大产业?近几年,辽宁开发出不少在全国叫响的文化产品,但与广东、上海、浙江等文化产业强省(市)相比,我们的产品在种类和结构上均有差距,在如何做到既感染人又激励人的艺术标准上,仍有待拿捏。

  人才的融合。如果没有冯小刚的导演,如果没有华谊兄弟的营销,如果没有女作家张翎的小说,《唐山大地震》绝难奢望今天的声势。汇聚如此多的元素、历经多元观点的碰撞后的《唐山大地震》,是唐山人“闭门造车”而不能得的。辽宁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们要善于发现人才,对身怀技艺的民间艺人要高看一眼;我们还要善于引进人才,对到辽宁生活、创作、发展的文化人才要厚爱三分。

  有人预言,用不了多久,文化产业将与装备制造、石化冶金一样,跻身辽宁的支柱产业;有人建议,在沿海经济带发展、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和突破辽西北三大战略之外,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应该成为辽宁的“第四战略”。的确,当文化不再是经济的“彩头”,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已然是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

  张小龙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