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探宝:
罕见暗花纹是如何形成的
随着对一号墓清理的逐步深入,矛、戟、铍、剑等一大批精美的兵器被陆续发掘出来。墓葬中随葬用的兵器也同先前发现的金缕玉衣和玉棺一样,极其精美珍贵。一号墓发掘出土的兵器分为实用器和明器两种,种类有戟、矛、剑、铍、锥、弩机、箭镞、铠甲等。
考古队长李则斌向记者展示了其中一件铜铍,带刃的前端类似短剑,长约30厘米。虽然距今至少已有2100年,但其铍尖和锋刃没有任何缺损,黑色的铍身仍泛出幽暗的光芒。令人惊叹之处在于铍身上的暗花纹,这些黑色卷云纹清晰可见,用手抚摸却丝毫感觉不到。暗花纹是指在极少数精致的剑、戈、矛上所饰的菱形、米字形及火焰状几何装饰,仅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所出兵器之上。由于发现量极少,加之目前技术上对暗花纹尚无法完全复制,这些花纹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至今仍然是个谜。一种观点认为暗花纹采用了合金热扩散原理,即用锡基和金粉末涂兵器表面,经加热使合金成分渗入兵器中,使涂敷部分成白色,未涂部分仍为铜黄色;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采用了硫化铜的工艺,花纹处含硫量高,硫化铜可防腐,这也许是兵器保存完好的原因之一。
汉代铰链装上竟还能用
此外,发掘出的兵器还有长叶形铜矛、宽叶形铜矛等。而原本装饰在兵器边缘的错金银铜镦,整体错金银,纹饰以云气纹和动物纹为主题,由于保存较好,镦体内尚留存有尚未腐烂的木头。此外,3号坑、6号坑分别位于陵园北墙与西墙之外,坑内出土了大量明器类铁戟、铁剑、铜弩机、箭镞、箭箙、盾牌等各类兵器。
由于此次采取的是边发掘边保护的做法,记者在工地附近的工作间里看到,经过软化、去锈等清理过程,原本锈蚀的兵器展现出昔日的光彩。除了工艺精湛的兵器,还发现了众多玉器。有意思的是,一件银制的合页形制规整,与如今用在门上和柜子上的铰链差别不大,装上竟还能用。看来精美和时尚,铸造工艺先进是这批文物的特色。早先发现的一些玉棺贴片背后都刻有编号,专家告诉记者,这表明制作时是先有设计稿,再用编号的方法来确定每块玉的位置,这样将玉片粘贴在漆棺外侧时,就不会弄乱。
本报记者 张 楠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哉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