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民:《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经典现实主义作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康健民:《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经典现实主义作品

2010年07月27日 11:06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唐山大地震》张扬了现实主义精神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这个夏天冲击着观众的泪腺。记者看过之后最大的感觉是情绪很长时间无法平复,在灾难面前,人性和亲情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从《唐山大地震》看现实主义精神”专题讨论,开篇报道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电影界的重量级人物——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康健民。

  一部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

  谈到《唐山大地震》,康健民从四个方面剖析了这部电影。康健民首先从艺术性和现实主义方面评析了这部电影,康健民感叹道:“沿着李元妮的痛苦、方登的仇恨、方达的追求、老王的寻找,影片把人性中的‘大爱’这个全世界人民共通的情感毫不吝啬地挖掘出来,让观众情不自禁地勾起对身边父子情、夫妻情、兄妹情的回忆,产生了强烈共鸣。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冯小刚确实是个不会让人失望的导演,他对各种题材的把控能力都很娴熟,这部电影反映出中国电影产业和中国电影创作真正结合到了一起,是二者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电影人都在努力探索怎样振兴中国电影,冯小刚的作品从《甲方乙方》、《一声叹息》、《天下无贼》、《集结号》到这部 《唐山大地震》,不难看出的是,他一直在尝试转型。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出冯小刚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导演,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气节,他思考的是如何让中国观众喜欢上咱们中国自己的电影,他在电影里的情感投入、分寸把握都呈现出导演对电影把握的严肃态度。这部电影关注大事件,呵护普通人心灵,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34年,但是对于经历过地震的唐山人来说,那永远是无法抹去的心灵伤痛,这是一部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加上冯小刚自身对现实主义的体验,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不仅让唐山人感动,更让全中国人感动。虽然你可能没经历过地震,但你肯定经历过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情感,冯小刚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只要进入影院的人都会有共鸣。同时在看过电影之后,人们会思考,在面临灾难时,什么是最可爱的,什么是能抵御灾难的良药——那就是人性的光芒。 ”康健民认为,冯小刚将每个细节都拿捏得得体到位,体现了这部电影在艺术上的成熟。康健民说:“这部电影是真正接近人民大众生活的作品,所以能让大众所接受。 ”

  中国电影产业模式的风向标

  第二方面,康健民谈到了《唐山大地震》的产业运作模式,他认为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风向标。康健民说:“《唐山大地震》的投资方,既有内资,又有外资;既有地方政府,又有影视国企和民企,可谓多渠道融资。”康健民认为,《唐山大地震》看似投资巨大,但宽松的文化产业政策使投资方可政企联手、内外资联动、收益明确、风险共担,想亏本儿都难。这种以政府投资为主、捆绑商业资金和团队的电影投融资模式史无前例。康健民说:“对于政府来说,希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现在看来,其目的已经加倍达到,这种多方投资模式是中国电影产业运作的成功范例。”此外,康健民还谈到了《唐山大地震》的档期安排,他说:“《唐山大地震》选择在暑期档推出,这个档期选择非常好,暑期档是学生放假的时期,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大家多选择室内活动。此外,围绕《唐山大地震》的一系列宣传活动也做得很得体,无论从投资方还是创作团队来讲,这种市场化的运作也在走向成熟。 ”

  高科技的运用对中国电影的助推作用

  康健民谈到的第三点,就是影片的特效。他说:“我知道冯小刚在拍摄这部电影前期就考虑到了特效场面的问题,虽然影片中只有4分钟的地震场面,但是在电影院中的观众看过之后都会感到惊心动魄。据我所知,就那4分钟的特效,冯小刚拍了2个多月。不可否认的是,高科技的运用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助推作用,《唐山大地震》在这方面的尝试也是非常成功的。我们总在说如何走向世界,怎样征服世界的观众,但首先一点是不是应该先征服本土的观众呢?我们中国有13亿人,这个市场是不可小视的,怎样能让我们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我们自己的电影里,我相信这是每一个中国电影人都在努力做的一件事。总之一点,无论如何,中国电影人、媒体人共同关注的是中国电影如何能做得更好、中国电影怎样做才能拥有更好的口碑。 ”

  平和心态面对奥斯卡

  最后一点,记者向康健民询问《唐山大地震》能否代表中国参加明年美国电影奥斯卡奖的角逐,康健民说:“其实从这部影片开拍那一刻起,冯小刚就没想过要参加什么奖项的角逐,我相信这也不是他的创作目标,对于奥斯卡奖,我希望我们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奥斯卡奖毕竟只是美国的一个学院奖,能拿到奥斯卡奖是锦上添花,我们一定会很高兴,但它不是终极目标,如果评不上,我们也不气馁。也别把它太当回事儿,它就是美国的电影游戏。13亿人口、巨大的电影市场,有哪个美国制片方不羡慕?中国电影必须立足本土,把中国观众‘伺候’好、得到他们的认可比啥都强! ”

  □本报记者/肖 杨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