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诗人布罗茨基在他的散文集《小于一》里说:“回忆往昔的企图,和探究存在的意义的尝试一样,终将归于失败,这两种努力都让人觉得像一个去抓篮球的婴儿,他的手掌总是要滑落的。”
幸好冯小刚并未停留在这样的企图之上。《唐山大地震》的画面是过去式,它引诱我的是回到过去,轧钢厂、印着双喜图案的热水瓶、解放牌大卡车……即使明明知道抓不到,我仍有向过去探险的冲动,我即将落入俗套的回忆,在高科技道路的引导下。
然而,冯小刚的创作最后答案是现实,他抛弃干扰,以白描手法叙述中国30年的生活,影片的尾声是唐山的纪念墙,这里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钥匙,这里的电影语言是和别处不一样的,是形式上的悲天悯人,让我心里突然掠过海明威的影子:丧钟不是为一个城市而鸣,也不是为一种族而鸣,而是为全人类而鸣。这是个俗套却高明的结尾:只有这种升华,才能带给最大范围的现实思索。
这是一部超越之作,是我期待已久的一个走向,至少中国大片开始向普世价值的探讨,而不是展示中国,单纯的展示,无论是美好或者苦难,我相信,那仍然是难以抓住的一只溜溜球。
于是,我对这部电影的审视停留在了极其单纯的现实之上,如同用照片去对照一幅风景画那样,不厌其烦,对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更应如此。西谚常说:细节之中有真理。这部影片,90%的细节是相当到位的,坐在我旁边的老妈不停说:“当时就是这样!”
我在这里提出几个细节,和看过电影的朋友们一起探讨。
第一,小达和小登被压在同一块楼板之下,母亲李元妮确定救小达,小登最后是如何逃生的?这个应该是个非常关键的细节,但影片根本没有交代,直接跳到躺在地上的小登,在雨水中慢慢爬起来了,身上竟然完好无损,反而先被救的小达却少了胳膊。这无疑不合逻辑,我认为这个细节相当之关键,不可能被含糊过去,但事实上却被含糊过去了。
第二,小登被收养之后上大学了,按照影片的交代,此时应该是1988年或者1989年,但去医学院报到的小登却自己背着草席和被子去。我就是那个时候进大学的,我觉得这里有点叙事落后,落后于时代。那个时候我们是不会背着被子去学校的,好像所有的学校都不用背被子去了,不知道是否有例外。
第三,小登的大学生活刚刚说落后,突然又超前了——她本科还没有毕业就退学生孩子去了。按照影片的交代,她离开学校的时候男友研究生陆毅还没有离校,那起码也是1990年左右的事情。1990年左右大学的风气应该说还是挺懵懂的,计划时代快要过去,娱乐时代还未到来,校园里男女牵手都很少见,睡一起的也很少听说,至于生孩子退学的人,更是惊世骇俗了,要惊动社会的,不知道给孩子怎么上的户口,她要退学,学校里会千方百计地来整,她不太可能无声无息地走了。这个情节,我觉得是有点夸张。
影片有一个最让我感到信服的细节,小登和小达在汶川地震中的唐山抢险队上遇见了,这个很真实,因为地震的时候我采访过那个唐山抢险队,他们就在汉旺,影片拍摄的就是那个地方,连唐山抢险队车队所在的位置,就是2008年的同一条街,我都怀疑冯导当时也去了那个地方。那个和小达聊天的胖子,是抢险队队长,是,应该就是他,我当年也见过的,就算影片里出现的不是他本人,那肯定也是找了个非常像的人来演的。
总的来说,冯小刚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导演,《唐山大地震》终于因此连接了我们的现实和未来。米亚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