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恐难禁故里之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两部委恐难禁故里之争

2010年07月13日 16:45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日前联合发出通知: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故居、重要文物所在地的认定,要本着积极有益、少而精的原则,由权威的学术机构和专家参与进行认定。对于有争议的、未经认定的,不宜命名或宣传。

  大多数名人不是植物人,会在神州大地走来走去,再加上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故里、故居相互纠缠,要想没有争议是很困难的。面对纷繁复杂的故里之争,两部委似乎把重任交给了“权威的学术机构和专家”,那么他们能担此重任吗?

  其实早有人发现,故里之争的背后一直和专家有莫大的关系,《深圳商报》甚至举例说:同一位专家到了老河口,就说“老河口市是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和七夕节的主要起源地”,到了郧西县,又说“郧西是七夕文化发源地”,应邀到南阳考察时,则提出“南阳是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的重点起源地之一”,而此前,他还提出过“七夕发源地在襄樊”……

  所以,“通知”恐怕不会让名人故里之争偃旗息鼓,甚至有可能诱发地方上对于“权威学术机构和专家”的争夺,以及学术机构和专家之间对“权威”二字的争夺。

  话说回来,大家需要热闹,所以只要不是争夺西门庆之类的烂人,打打口水仗倒也无伤大雅。

  关键问题在于,“故里”二字往往只是前奏,接下来问世的,就是“斥资”二字。例如近日有报道说,四川大邑斥资千万重建赵云祠墓,而福建和江西的一些地方,则准备汇聚40亿建设“朱熹故里”。

  更要命的是,现在的游客可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么好骗,花大价钱造的“假古董”要是招揽不到游客,这些故里就会像清水河县的“鬼城”那样,让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

  问题是,即便禁止了任何形式的“故里”之争,“斥资”二字就可以杜绝吗?

  7月5日的《瞭望东方周刊》报道,如今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一场造城“大跃进”正在展开。

  此前,宜春旅游政务网出现一条雷人的广告语:“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引发网友热议。当一座座的城市像宜春那样克制不住“叫春”的欲望,故里之争和雷人口号只不过是外在的症状。

  近日,新华视点的记者就陕西吴起县的“全民免费教育”采访了各界人士。一位县长坦言:我的任期也就四五年,抓经济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抓教育则见效慢,难免吃力不讨好。

  当短暂的任期不再是攀爬的台阶,而是与长期的追责挂钩,故里之争才有可能被发展教育的热情所取代。本报评论员 庞岚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