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著登上2010年快乐男生舞台的时候,他可能未曾想到,他的表演已经不仅仅是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了一个原先不被社会关注的群体,他让一个新的词汇或者说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火爆了起来,那就是“伪娘”。
一时间,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各个领域对“伪娘”这一现象进行剖析的观点和文章层出不穷,它们形成了正反两派:支持“伪娘”的人认为这是社会多元化的表现,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权;反对“伪娘”的人则认为这是一种性别辨识错乱的现象,不应被社会所提倡。这场争论的影响太大,连老外也都被激发起了兴趣,忍不住要评论一番。英国《每日电讯报》专栏作家皮特·弗斯特在其博客中就用“胆敢”一词来形容这种男扮女装的行为,他认为中国的“80后”“90后”正在跨越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底线。
“伪娘”的概念来自拥有众多美型男子形象的日本动漫,这个词汇在日语语境下指的是一个男性在相貌上的天然属性,而不是他的性格属性,本义是指外表美丽的男性。而让“伪娘”发扬光大起来的,则是起先流行于日本而后风靡全世界的Cosplay(角色扮演)表演。坦白地说,笔者欣赏不了“伪娘”的美学,但并不因此认为“伪娘”的存在是一种错误。相反,对目前媒体上不少有失公允、在还没有弄清楚“伪娘”的定义之前就妄加评论的声音,笔者感到深恶痛绝,因为这些观点已经失去了冷静,正在将大众的思维引向性别歧视的异端。观目前有关“伪娘”的报道和网友评论,比较典型的错误认识有两种:一是认为“伪娘”有同性恋倾向,二是认为由于家庭、学校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娘娘腔”的男性就是“伪娘”。其实,“伪娘”无须任何男扮女装的行为,把“娘娘腔”与“伪娘”挂钩更是毫无道理;其次,即使他们男扮女装,也是在进行着一种Cosplay式的表演,而这与同性恋又有何干?
实际上,大部分“伪娘”在生活中依然是标准的男性。笔者在日本著名的动漫胜地秋叶原的街头,就看到过装扮成女性的“伪娘”。他们穿着水兵服或者固定的工作服,站在餐馆、电玩店的门口招揽生意,这样的商铺往往人气火爆。当然,在一天的工作结束以后,他们就会脱下服装道具,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中。可以说,结合Cosplay而生存的“伪娘”,在日本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取向,它应观众的视觉和心理需求而出现,并不是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些街头小混混为了标榜自己而采取的特立独行的行为。从本质上说,“伪娘”的表演者和出演话剧的演员是没什么区别的,他们都是从扮演另一个人的行为中获得快乐,他们都在体会与所扮演人物的一种心灵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伪娘”甚至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他们的演出是一种小众化的、容易被社会误解的男扮女装的行为。
笔者认为,一些专家大可不必担心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男性对它产生兴趣,以致造成整个社会的性别意识混乱。笔者坚信“伪娘”现象不会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如果我们连这点文化自信都没有,那还叫什么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呢?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场域的观点告诉我们,文化是有势能的。势能高的文化总是能向势能低的文化区域拓展。“伪娘”文化带给我们的思考绝不应当止于对这一现象本身是好是坏的评判,人们应当看到它是日本流行文化向中国文化渗入的一个表现。我们的流行文化领域是否已成为势能较低的区域,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大家很好警惕的事情。 宋 磊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